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270)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大恒王晓恒张铁慧于德信更多>>
相关机构:长春师范学院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代文
  • 1篇悼亡
  • 1篇悼亡诗
  • 1篇意象
  • 1篇阴阳
  • 1篇阴阳五行
  • 1篇哲学
  • 1篇哲学渊源
  • 1篇诗赋
  • 1篇诗歌
  • 1篇抒情
  • 1篇抒情模式
  • 1篇思乡
  • 1篇天人合一
  • 1篇鸟意象
  • 1篇情调
  • 1篇中庸
  • 1篇文学
  • 1篇相思
  • 1篇美学思想

机构

  • 4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王大恒
  • 2篇王晓恒
  • 1篇于德信
  • 1篇张铁慧

传媒

  • 2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作家
  • 1篇才智

年份

  • 4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深深哀悼意 幽幽相思情——论中国古代悼亡诗的抒情模式
2009年
悼亡诗是我国古典文学题材中较为特殊的一类,虽然历代悼亡诗的作者都是借诗来抒发自己对亲人的哀悼之意、相思之情,但在表达时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抒情模式:有的是睹物思人,现其哀思;有的是景中含事,触景生情;有的是人去屋空,抒己悲情;有的则是通过对梦境的描写来抒发情感等等。本文将结合具体诗歌作品对中国古代悼亡诗表现出来的抒情模式加以分析总结。
王大恒
关键词:哀悼相思悼亡诗抒情模式
论嵇康诗歌中的飞鸟意象
2009年
作为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嵇康是七贤的灵魂,也代表了七贤的精神,在魏晋文坛上可谓继往开来。他志在高远,不为世事所累,追求人生自由,喜欢直抒胸臆,在其不同的人生经历中形成了其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在嵇康诗歌中经常出现飞鸟的意象。深入探究诗人的这种飞鸟情结,可以发现,实际上这是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的一种暗示,是诗人飞翔精神的表现,是诗人希望摆脱现实的苦闷,追求个性的自由抒发,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的反映。
王大恒王晓恒
关键词:诗歌飞鸟意象
论“中和”美学思想产生的哲学渊源被引量:3
2009年
先秦"中和"美学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哲学渊源,主要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和"美学思想产生的主要哲学之源,"阴阳五行"思想是"中和"思想的演绎派生,而"中庸"思想则是"中和"思想的概括性总结。
王晓恒张铁慧
关键词:哲学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中庸
论江淹作品所体现的伤离惜别的感伤情调
2009年
伤离惜别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一大主题,作为我国南朝时期著名的文士,因为其生活的不顺,仕途的坎坷和时局的动荡,所以其作品中体现了浓郁的感伤情调。其代表作《别赋》更是确立了其感伤情调中的伤离惜别的一大基调,本文即从此入手,通过对其诗赋的详细分析论述,探讨了其作品中所体现的伤离惜别的感伤情调。
于德信王大恒
关键词:诗赋南朝时期古代文学《关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