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CGJW003)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小鲁吕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信息不对称
  • 1篇社会理论
  • 1篇市场结构
  • 1篇主义
  • 1篇价格上限
  • 1篇价格上限管制
  • 1篇共产主义

机构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篇吕鹏
  • 1篇刘小鲁

传媒

  • 1篇经济评论
  • 1篇俄罗斯研究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从东亚样本看“后共产主义”研究的多元路径被引量:3
2012年
一些学者认为"后共产主义"一词现今已经过时,理由是转型的成果在那些之前的欧洲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中已经定型。然而中国持续的经济、社会以及政治层面的转型却否定了"后共产主义终结"这一理论,因而即使是在抛弃苏联式社会主义体系的二十年之后,"后共产主义"仍不是一个多余的概念。相反,在东亚和东、中欧的比较研究中,重视"实际存在的社会主义"的过去,并将它作为一个实质性的解释变量,能显著地增进我们对转型国家多样化轨迹和形式的理解。
吕鹏
关键词:社会理论
我国劝诱性医疗的成因:管制、市场结构还是信息不对称?被引量:16
2012年
本文使用一个价格管制背景下的医疗信号博弈模型讨论了我国劝诱性医疗现象的成因,以及管制、市场结构和信息不对称在导致资源配置扭曲中的作用机制和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在无管制市场中,医生存在以价格承诺实现医疗资源最优配置的动机和可能。在政府对各项医疗收费实施全面价格管制的制度背景下,过低的诊断价格上限将使市场自发的事前价格承诺机制失灵,并诱发欺骗性的诊断结果,而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的价格上限管制则诱使医生以增加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量的数量决策来维持自身的垄断抽租能力。这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双重劝诱性医疗均衡。在此均衡下,由于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未受影响,故价格管制无法改善患者的福利状况,反而会导致社会的净福利损失。
刘小鲁
关键词:价格上限管制市场结构信息不对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