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4057)

作品数:11 被引量:83H指数:5
相关作者:崔笃信王庆良王文萍胡亚轩朱桂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东北缘
  • 6篇青藏高原
  • 6篇青藏高原东北...
  • 6篇北缘
  • 3篇地震
  • 3篇地幔
  • 3篇断裂带
  • 3篇上地幔
  • 3篇裂带
  • 3篇海原断裂
  • 3篇海原断裂带
  • 3篇GPS速度场
  • 2篇地壳
  • 2篇断层
  • 2篇形变
  • 2篇岩石
  • 2篇岩石圈
  • 2篇岩石圈变形
  • 2篇同震位移
  • 2篇滑动速率

机构

  • 14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13篇崔笃信
  • 10篇胡亚轩
  • 9篇王文萍
  • 8篇王庆良
  • 5篇郝明
  • 5篇季灵运
  • 3篇朱桂芝
  • 2篇梁伟锋
  • 2篇张晓亮
  • 2篇陈兵
  • 1篇王敏
  • 1篇薛富平
  • 1篇祝意青

传媒

  • 2篇地震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测绘科学
  • 1篇Earthq...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工程地球物理...
  • 1篇Geodes...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变形及其机理被引量:24
2009年
为了解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变形特征,进一步研究该地区地壳运动的壳-幔耦合机理,本文通过处理分析该地区1999~2007年多期GPS观测数据、1972~2000年水准测量数据和1992年及2007年相对重力测量资料,获得了该区域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较长时间段的垂直形变场和相对重力变化场.分析发现青藏高原东北缘东西部的变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西部以北东向地壳缩短运动为主,而东部以顺时针旋转为主;东部以地壳隆升为主,速率在2.1 mm/a左右,而西部隆升的速率小于1 mm/a;相对重力变化则表现为在整体增大的背景下东部升高速率较大,平均为9.0×10^(-8)m·s^(-2)·a^(-1) ,而西部较小,平均值为3.1×10^(-8)m·s^(-2)·a^(-1).我们还发现,地壳不同变形形式的转换不是渐变的,而是发生在较窄的一个转换带内,这个转换带的整体走向为NEE,北部位于金昌与武威之间,中部在祁连山东部、门源以西,南部位于德令哈以东青海湖以西.最后结合前寒武纪构造格架、重力均衡异常资料和地震SKS分裂结果对形成这种运动态势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岩石圈物质侧向流动、岩石圈结构及壳-幔耦合方式差异可能是导致东部与西部岩石圈变形差异主要动因.
崔笃信王庆良胡亚轩王文萍梁伟锋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变形GPS速度场
利用InSAR技术获取南昆仑DEM被引量:5
2007年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是一种获取地面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探测地面微小形变的新技术。本文介绍了荷兰Delft理工大学开发的Doris软件生成DEM的流程,分析了InSAR技术生成DEM的误差源,并利用南昆仑地区的数据获取了该区的数字高程模型,最后将获取的DEM与SRTM DEM进行了精度比较分析,认为在植被稀少区用InSAR技术获取的DEM完全能满足常规地形图的精度需求。
季灵运王庆良崔笃信胡亚轩郝明
关键词:INSARDEMSRTMDEM
Analysis on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Three Profiles across the Qilian Mountain-Haiyuan Fault Zone
2011年
由分析 GPS,铺平并且从 Minle, Huazangsi 和 Shagouhe 的严肃观察数据在 2005 期间介绍 Qilian Mountain-Haiyuan 差错到对面 - 2009,这些数据的变化和在不同时间的主要差错的活动特征被获得。Changma-Erbo, Maomaoshan, Zhunglanghe 和 Haiyuan 指责的结果表演在最近的年里是活跃的。在垂直排水量和活动严肃数据之间的关系被分析,并且结果表明严肃变化主要由于集体转移。水平运动速度的方向几乎沿着差错的 GPS 观察表演的结果在 2006 罢工 - 2007 当水平速度在 2007 从差错方向背离了时 - 2008,由增加的东方排水量描绘了。在连续观察的 N 和 E 坐标值的时间系列上的线性趋势的移动之上的进一步的分析在三侧面附近中国的外壳的运动观察网络驻扎表明 Wenchuan 地震在 2007 在观察上有效果 - 2008。在 2008 比较重力的变化 - 2009 与 Bouguer 严肃异例背景,我们发现 Minle 侧面附近的区域在调整和恢复的阶段,当异例完全没在 Huazangsi 和 Shagouhe 侧面附近被恢复时。
Hu Yaxuan Wang Xiong Cui Duxin Zhu Yiqing
关键词:海原断裂带观测数据布格重力异常重力数据
跨祁连山-海原断裂带综合观测剖面资料分析
2010年
通过对跨祁连山-海原断裂带的民乐、华藏寺和沙沟河等3个剖面2005~2009年GPS、水准及重力观测资料的分析,得到各观测量在每个时间段的变化特征,对剖面所跨主要断裂的活动特征有所了解。发现跨不同剖面的昌马-俄博断裂、毛毛山断裂、庄浪河断裂和海原断裂附近点位的位移和重力变化都较大,表明这些断层活动性较强;通过分析各剖面垂直位移与重力变化的关系,可知重力变化主要由于物质的迁移引起。GPS资料分析表明,2006~2007年水平运动基本沿断层走向,而2007~2008年水平位移偏离断层走向,以东向位移增大为主;通过进一步对剖面周围的中国地壳运动网络连续观测站坐标时间序列的去线性分析,得知2007~2008年的观测结果与汶川地震的影响有关。用2008~2009年的重力变化同重力布格异常背景相比,可知民乐剖面附近处于调整恢复阶段,而华藏寺和沙沟河剖面附近的异常仍没有完全解除。
胡亚轩崔笃信祝意青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邻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1.引言对于大陆动力学的研究,目前已从传统的运动学描述研究逐步向动力学机理研究方向发展,已从'厚皮说'与'薄皮说'两种极端模式的争论,向上地幔流变驱动、岩石圈性质差异性控制的块体运动与连续变形耦合模式发展,已从青藏高原大...
崔笃信胡亚轩季灵运郝明王文萍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邻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对于大陆动力学的研究,目前已从传统的运动学描述研究逐步向动力学机理研究方向发展,已从'厚皮说'与'薄皮说'两种极端模式的争论,向上地幔流变驱动、岩石圈性质差异性控制的块体运动与连续变形耦合模式发展,已从青藏高原大尺度的变...
崔笃信胡亚轩季灵运郝明王文萍
用GPS数据反演海原断裂带断层滑动速率和闭锁深度被引量:32
2009年
以"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区域站在海原断裂带附近的所有观测数据及跨断裂GPS剖面观测数据作为约束,用Smith3-D体力模型反演了海原断裂带断层滑动速率和断层闭锁深度.从西到东断裂共分为5段,采用遗传算法拟合GPS水平运动速度场,拟合残差均方根为1.1mm/a.反演结果为:毛毛山断裂左旋走滑运动速率为3.5mm/a,闭锁深度为22.0km;老虎山断裂左旋走滑速率为6.5mm/a,闭锁深度为10.3km;海原断裂带西段、中段和东段的滑动速率依次为4.5mm/a、5.6mm/a和5.5mm/a,闭锁深度依次为8.4km、3.6km和4.3km.表明毛毛山断裂左旋走滑运动速率小,闭锁深度大,有利于应变能的积累,使得该断裂及附近地区存在发生强震的背景.
崔笃信王庆良胡亚轩王文萍朱桂芝
关键词:海原断裂带反演滑动速率
青藏高原东北缘上地幔各项异性及其动力学解释
1.引言由远震剪切波分裂获得的地震各向异性被认为是该区最后一次大规模构造运动遗留在岩石圈中的"化石"各向异性,在构造活动区,各向异性反映了正在进行的构造运动;如果各向异性发生在软流圈,认为各向异性参数反映的是软流圈地幔流...
崔笃信胡亚轩季灵运郝明王文萍
文献传递
昆仑8.1级地震同震形变特征及其对响应地震活动的制约机制
2009年
本文定义"响应地震"的概念统一表述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所引发的主破裂两侧临近构造及部分块体边界上的显著地震活动.其主体活动区域集中在昆仑地震主破裂的西南侧和东北侧及祁连山断裂.同时,地壳运动在主破裂北侧的甘青块体中西部出现与背景运动场反向的特征性变化,祁连山断裂出现应变弱化.弹性位移-应力阶跃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昆仑地震造成其东北侧甘青块体中西部地壳运动的反向运动(相对背景场).并形成东北部和西南部两个体应变张性区域,绝大部分响应地震都发生在应变张性区中和块体张性边界上.这种强烈挤压剪切背景中出现的相对松弛状态与昆仑地震后青藏块体地震弱活动背景中出现的显著活跃的响应地震活动的正相关性可能反映了断层约束状态的相对减弱对滑动的触发作用.说明在考虑地震发生条件时,不能只着眼于应力场是否增强,断层摩擦强度,或更广义地说,构造约束条件的变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陈兵崔笃信王庆良张晓亮王文萍薛富平王敏
海原断裂带库仑应力积累被引量:8
2009年
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区域站在海原断裂带附近的所有观测数据及跨断裂GPS剖面观测数据作为约束,用Smith3D体力模型反演了海原断裂带断层滑动速率和断层闭锁深度,计算了库仑应力积累率和地震矩积累率.采用遗传算法拟合GPS水平运动速度场,拟合的最后残差均方根为1.2mm/a.反演结果为:第一段毛毛山断裂左旋走滑运动速率为3.6mm/a,闭锁深度为22km;第二段老虎山断裂左旋走滑速率为10.5mm/a,闭锁深度为11.4km;第三、四、五段(海原断裂带西段、中段和东段)滑动速率依次为3.5mm/a、5.8mm/a、5.7mm/a,闭锁深度依次为8.5km、3.6km、4.3km.海原断裂带库仑应力积累率为0.48~1.59MPa/100a,毛毛山断裂地震矩积累率较大,但库仑应力积累率较小;老虎山断裂库仑应力积累率和地震矩积累率均比较大;海原断裂带(狭义)中西段库仑应力积累率最大.
崔笃信胡亚轩王文萍朱桂芝
关键词:海原断裂带滑动速率地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