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4031)

作品数:6 被引量:107H指数:4
相关作者:裴顺平汪素云刘杰马宏生高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壳
  • 2篇地震
  • 2篇地震波
  • 2篇地震波衰减
  • 2篇震波
  • 2篇横波
  • 2篇S波
  • 1篇地幔
  • 1篇振幅
  • 1篇上地壳
  • 1篇上地幔
  • 1篇上地幔顶部
  • 1篇各向异性
  • 1篇各向异性研究
  • 1篇NORTH_...
  • 1篇PN
  • 1篇PN波
  • 1篇Q值
  • 1篇AMPLIT...
  • 1篇ML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5篇裴顺平
  • 2篇马宏生
  • 2篇苏金蓉
  • 2篇汪素云
  • 2篇刘杰
  • 2篇高星
  • 1篇赵俊猛
  • 1篇华卫
  • 1篇周龙泉
  • 1篇俞言祥
  • 1篇许忠淮
  • 1篇崔仲雄
  • 1篇刘宏兵

传媒

  • 5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Earthq...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利用ML振幅研究地壳横波Q值Ⅱ:Q横向变化特征被引量:30
2008年
利用中国地震年报(1984-2004年)测定ML所用的54000余条区域地震最大振幅数据,采用二维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中国大陆地壳介质品质因子Q0结构.反演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壳介质品质因子Q0平均为370,Q0横向变化量可达±200.在整个研究区解的分辨率能够达到3°×3°,大部分地区能够达到2°×2°.Q0的变化显示出与地质构造分区相关的特征:低衰减(高Q0值)异常区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高原及华南地区,鄂尔多斯高原北部Q0值最高;高衰减异常区(低Q0值)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东的川滇地区、华北平原、渤海湾,最低Q0值在渤海湾地区,天山、祁连山和汾渭地堑Q0也呈较低异常变化.总体看来,构造上稳定的克拉通地台的介质品质因子Q0较高,而构造上活动的地区往往Q0较低,显现出区域的衰减变化特征与地壳结构和区域构造之间的密切关系.
汪素云裴顺平Thomas M. Heam许忠淮James F. Ni俞言祥
关键词:地震波衰减
川滇地区横波Q值动态变化被引量:17
2010年
Q值的动态变化能够反映地壳应力、裂隙、地下流体等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理解地震的孕育发生提供证据.文中尝试将选自中国地震年报、四川省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及云南省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数据分成6个时间段,分别对每个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成像,来获得Q值的动态变化图像.首先选择一个具有超过14000条射线数据的时间段,通过原始数据加噪音的方法和Bootstrap方法对ML振幅成像的结果进行误差和可信度分析,然后在误差可接受的基础上,再对每个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成像.研究结果发现:(1)原始数据的观测误差和忽略震源辐射花样对成像结果的影响比较小,40%的噪音所造成的结果误差最大不超过6%.(2)用Bootstrap方法获得的结果最大误差不超过平均Q值的8%,说明振幅层析成像方法在川滇地区的应用因采用大量数据所获得的结果是稳定可靠的,误差是比较小的.(3)分辨率测试发现,川滇地区在射线超过50条的区域,分辨率能够达到20′.(4)分别对每个时间段进行成像,从而获得Q值变化的动态图像.每个时段的区域平均Q值与中强地震的个数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地震个数越多,则区域平均Q值越大,这可能是区域整体应力变化的结果.通过分析地震的分布和Q值动态变化的关系还发现,大多数中强地震不是分布在Q值变化最大的区域,而是分布在Q增加和降低最大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这可能是由于差应力变化在过渡区最大,更容易触发地震造成的.
裴顺平刘杰马宏生高星苏金蓉
关键词:S波
The updated crustal attenuation in North China using M_L amplitude tomography被引量:2
2010年
We have updated the lateral variations of the quality factor Q0(Q at 1 Hz) beneath the crust of North China using ML amplitude tomography with near three times data.The data were selected from the Annual Bulletin of Chinese Earthquakes(ABCE) in 1985-2009,including 26 283 ML amplitude readings from 4 204 events recorded by 38 stations.The result is similar with previous research but has higher resolution.Estimated Q0 values are consistent with tectonic and topographic structure in North China.Q0 is low in the active tectonic regions having many faults,such as Bohai bay,North China basin,the Shanxi and Yinchuan grabens,while it is high in the stable Ordos craton.Q0 values are low in several topographically low-lying areas,such as the North China,Taikang-Hefei,and Subei-Huanghai Sea basins,whereas it is high in mountainous and uplift regions exhibiting surface expressions of crystalline basement rocks:the Yinshan,Yanshan,Taihang,Qinling and Dabie mountains,Luxi and Jiaoliao uplifts.Quality factor estimates are also consistent with Pn and Sn velocity patterns.High velocity values in general correspond with high Q0 and vice versa.This coincides with a common temperature influence in the crust and uppermost mantle.
Shunping PeiYongshun John Chen
川滇及周边地区地壳横波衰减的成像研究被引量:43
2007年
利用由149个台站记录的中国地震年报、四川和云南区域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5897个近震的27530条横波振幅与周期资料,反演得到川滇地区及周边的地壳衰减Q0值(频率为1Hz时的Q值)空间分布图像、台站的场地响应以及由于介质衰减不同造成的震级偏差.结果表明,川滇及周边地区的地壳横波衰减Q0值在200—600范围内变化,平均值为400,横向变化显著.在川西-滇西北-保山地区、云贵交界-昆明-思茅地区以及海原-祁连、汾渭和东昆仑等活动块体边界带的Q0值明显较低,这些地区地震和构造活动相对活跃;而构造相对稳定的四川盆地、马尔康块体、桂西滇东断块以及鄂尔多斯、秦岭-大别等地区的Q0值则明显较高.此外,川滇地区大多数台站的场地响应都在1附近,仅有少数增益或衰减较大,达到2倍左右,且其分布无明显规律性.该区观测报告给出的大多数地震震级偏差不大于0.3,但也有少数震级偏差达0.4,其分布与介质品质因子Q0值分布相关,说明震级测定可能受地壳介质衰减横向变化的影响.
马宏生汪素云裴顺平刘杰华卫周龙泉
青藏高原东构造结及周边地区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研究被引量:35
2009年
东构造结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奇点,历来是地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在中国及区域地震台网资料所得结果的基础上,增加了1964-2006年的ISC数据,总共349475个Pn波到时资料,着重反演了东构造结及周边地区Pn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结果表明该区Pn速度结构与现代构造活动存在较明显的关联:四川盆地,印度板块是构造稳定的地块而具有高速异常;藏东南和南北地震带构造活动强烈而显示低速异常,云南南部、中南半岛北部因处于缅甸弧弧后扩张区其低速异常尤为明显.Pn波各向异性表明快波方向在东构造结有一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在藏东南是北东方向,然后在南北地震带先转向东南,再转向南,最后在中南半岛北部突变为近东西向.这是因为青藏高原物质在东流的过程中,相对于东构造结和四川盆地,在藏东南和南北地震带存在强烈的简单剪切变形,而在缅甸弧后扩张区为纯剪切变形所致.SKS快波方向也有类似的旋转趋势,但在中南半岛北部附近,具有近东西向Pn快波方向的区域,比云南南部东西向SKS区域偏南3°左右,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区岩石圈上部运动比下部更快的结果.
崔仲雄裴顺平
关键词:PN波不均匀性各向异性
日本上地壳S波衰减成像被引量:3
2008年
地球介质的衰减特性可以从地震波中的频谱信息中获取,并且能够提供地球内部结构非均匀性的重要信息.与大量的速度结构研究相比,对衰减结构的研究却较少,且大多仅对日本群岛局部地区做研究.本文运用ML振幅层析成像技术反演获得了整个日本群岛上地壳的品质因子Q0值(1Hz时的Q值).计算中共利用了日本Hi-net台网971个台站记录到的5559个地震事件,超过60000条Sg波最大振幅-频率数据,并且满足震中距小于2°、震源深度小于10km.计算结果表明,低Q0值区域主要存在于日本群岛的中央火山带,与日本新生代以来的火山分布非常一致;同时,位于从神户到京都东北地区、以及四国岛东部等地的非火山区,断层密集,对应的Q0值也很低;另外,西太平洋俯冲海沟与日本群岛东海岸之间的区域也是低Q0值区,这说明高温、岩石强烈破碎、深厚的沉积物是造成地震波强烈衰减的主要原因.高Q0值主要分布在中央火山带前缘与日本东海岸之间.
裴顺平苏金蓉高星赵俊猛刘宏兵
关键词:地震波衰减S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