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06054)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3
相关作者:杨静范明明张萍波周燕蒋平平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浙江绿岛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酯交换
  • 3篇生物柴油
  • 3篇酯交换反应
  • 3篇离子
  • 3篇离子液
  • 3篇离子液体
  • 3篇柴油
  • 2篇乙酯
  • 2篇碳酸
  • 2篇碳酸二乙酯
  • 2篇涂膜
  • 2篇涂膜性能
  • 2篇量子化学
  • 2篇量子化学计算
  • 2篇膜性能
  • 2篇化学计算
  • 2篇碱性离子液体
  • 2篇二乙酯
  • 1篇乙基
  • 1篇硬脂

机构

  • 10篇江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绿岛科技...

作者

  • 3篇杨静
  • 2篇张萍波
  • 2篇范明明
  • 1篇蒋平平
  • 1篇周燕

传媒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精细化工
  • 1篇化学试剂
  • 1篇涂料工业
  • 1篇化工进展
  • 1篇Chines...
  • 1篇石油化工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MCO/TiO_2复合改性有机硅苯丙树脂涂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马来酸酐和KH560对可再生资源蓖麻油进行改性,将—Si(OCH3)3引入到蓖麻油分子中得到了KH560和马来酸酐共改性蓖麻油(GMCO),利用核磁(1H-NMR)、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GMCO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KH560作为偶联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将GMCO和钛溶胶与有机硅苯丙树脂进行复配得到GMCO/TiO2复合改性有机硅苯丙树脂涂膜,通过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热重分析(TG)及涂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成功地对有机硅苯丙树脂进行了改性,改性后的涂膜其稳定性得到了提高,钛原子的引入能提高涂膜的附着力,且GMCO的引入及其用量的增加能分别改善涂膜的柔韧性和疏水性。
娄丽丽张萍波蒋平平范永生唐敏艳
关键词:蓖麻油涂膜性能
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2年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环保型可再生能源,它的研究和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机理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从量子化学方面介绍了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进展,讨论了不同催化活性中心对反应机理的影响,并对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展望。
张萍波韩秋菊范明明杨静李斯斯蒋平平
关键词:酯交换反应反应机理生物柴油量子化学计算
1-丁基-3-甲基咪唑咪唑盐的结构、量子化学计算及催化酯交换活性被引量:1
2013年
合成了一种新型功能化碱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咪唑盐([Bmim]Im),进行了1HNMR和红外表征。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分析了离子液体[Bmim]Im及组成部分[Bmim]+、Im-的稳定结构及电荷分布,从电荷分布的角度探讨了其结构与催化合成生物柴油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与传统催化剂NaOH、KOH对比,由于较好的分散度和相容性,催化活性更好。
张萍波周燕范明明杨静
关键词:密度泛函酯交换反应
Catalytic synthesis of diethyl carbonate with supported Pd-Cu bimetallic nanoparticle catalysts:Cu(Ⅰ) as the active species被引量:2
2015年
Cupric oxide (CuO) and copper-cuprous oxide (Cu-Cu2O)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a simple hydrothermal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diethyi carbonate (DEC) from ethanol. During these syntheses, varying NaOH and glucose concentrations were applied to explore and pinpoint the active species. It was found that PdCl2/CuO and PdCI2/Cu-Cu2O both catalysts exhibited good thermal stability and morphology. The results of catalytic tests showed that the catalysts prepared with 5 mol/L NaOH show superior catalytic performances because of their lower extent of agglomeration. It is noteworthy that the PdC12/Cu-Cu2O catalysts were the most active, especially the PdCl2/Cu-Cu2O catalyst prepared with 10 mmol glucose and having a higher Cu2O concentration. In Pd(ll)-Cu(II) (PdCl2/CuO) catalysts, there is an induction period, during which Pd(II) is reduced to Pd(0), that must occur prior to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 Pd and Cu, and this can slow the catalytic reaction. To further pinpoint the active species, PdCl2/Cu-Cu2O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Cu2O contents were prepared by controlling the dosages of glucose. The maximum DEC yield obtained with these catalysts was 151.9 mg.g-1.h-1, corresponding to an ethanol conversion of 7.2% and 97.9% DEC selectivity on an ethanol basis. Therefore, it was concluded that Cu+ was the active species in this catalytic system, possibly because a higher proportion of Cu+ reduces the Pd2+ concentration and limits the CO oxidation side reaction, thus increasing DEC selectivity. In addition, Cu+ promotes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 Pd and Cu without an induction period, which could also promot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张萍波周燕范明明蒋平平
溴化1-乙基-3-甲基咪唑氯化锌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溴代乙烷与N-甲基咪唑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溴化1-乙基-3甲基咪唑,并与氯化锌反应制备了1-乙基-3-甲基溴化咪唑氯化锌盐。分别经1 HNMR、FT-IR、TG、DSC对离子液体进行了结构表征及热分析。将该离子液体用于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二乙酯反应体系,考查了[EMIM][Br][Zn2Cl4]离子液体的催化性能,碳酸二乙酯的收率超过25%。
倪邦庆代永昌张萍波范明明王辉王小兵
关键词:离子液体碳酸二乙酯尿素
醇水体积比对Cu-HMS介孔分子筛结构及PdCl_2/Cu-HMS催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改变EtOH/H2O体积比,制备了5个不同粒径和比表面积的Cu-HMS分子筛。采用红外、XRD、SEM和BET进行表征,研究不同乙醇/水体积比对Cu-HMS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不同粒径的Cu-HMS与活性组分PdCl2结合制成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乙酯(DEC)的催化剂,选择性均达到100%。EtOH/H2O体积比为1.0的Cu-HMS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可达1 520.36 m2/g,DEC的时空收率达到110.3 g/(L·h)。
张萍波周燕范明明蒋平平
关键词:ETOH碳酸二乙酯
N-甲基-N-乙基-N,N-二(2-硬脂酰氧)乙基溴化铵的合成及应用
2012年
采用先季铵化再酯化的合成路线,合成了酯基季铵盐N-甲基-N-乙基-N,N-二(2-硬脂酰氧)乙基溴化铵。考察了物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中间体N-甲基-N-乙基-N,N-二羟乙基溴化铵的影响,所得中间体与硬脂酰氯酯化得到酯基季铵盐产品,产物活性物质含量质量分数达98%以上,采用IR、MS和1H-NMR对合成酯基季铵盐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合成的酯基季铵盐的柔软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1821)相近。
魏小桥倪邦庆范明明
环氧苯丙树脂的制备及有机-无机杂化膜的性能
2014年
为了改善膜的附着力、稳定性及力学性能,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环氧苯丙树脂,并将此树脂与无机钛溶胶进行复配得到一种有机-无机杂化膜。考察了工艺条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用量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下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单体总质量14%的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反应温度90℃,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用量为7.5%(以单体总质量计)时,制得的环氧苯丙树脂其Mn=5985、Mw=13 826及PDI=2.31。通过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热重分析(TG)、涂膜性能测试表明,成功地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与环氧苯丙树脂膜相比,其热稳定性提高不明显但具有优良的涂膜性能。
娄丽丽张萍波范永生唐敏艳蒋平平
关键词:环氧涂膜性能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被引量:18
2012年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替代石化柴油的清洁能源,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讨论了国内外对生物柴油的多种分析方法,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热重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并对部分分析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总括并比较了多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气相色谱、液相色谱适用于定量分析;TGA准确度高;1H NMR操作简单、准确,但成本高;FTIR适用于定性;NIR成本低,精确度较差。
范明明毛炜陶杨静张萍波
关键词:生物柴油酯交换气相色谱热重分析核磁共振氢谱
咪唑类碱性离子液体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被引量:8
2012年
合成了3种以咪唑为阴离子的新型强碱性离子液体([Bmim]Im,ChIm,[N4222]Im),并以其作为催化剂进行了大豆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新型强碱性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选取[Bmim]Im离子液体对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在反应温度60℃,醇(甲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以大豆油质量分数为基准)3%,反应时间3h的工艺条件下,生物柴油的收率可达94.1%。[Bmim]Im可重复利用6次且稳定性性能较好,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
范明明李斯斯杨雪蒋平平张萍波周财源郑洋孙立伟尤兴林
关键词:离子液体生物柴油酯交换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