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JG2012010053)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何宏莲韩学平陈鹏宋雪高峰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高校法学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361”路径被引量:3
- 2014年
- 法律职业需求对法学教育具有引领的功效,面对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需求相脱节的现状,高校法学专业应积极推行"6+3+1"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其结构体系表现为"6分理论、3分实践、1分职业道德教育"。该模式以社会需求为本位,真实体现了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所追求的目标,即"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从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6+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关键在于"361"路径下的新型课程群的开发、相应的教学实践改革与配套保障建设,遵循"361"路径,确立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推行符合"6+3+1"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群,并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及相应的配套保障体系建设,由此才能真正实现"6+3+1"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 韩学平何宏莲
- 关键词:课程群专业导师制
- 高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6+3+1”人才培养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与推广被引量:2
- 2014年
- 高等农业院校法学教育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突出"三农"特色,培养具有深厚法律专业知识、熟悉"三农"事务的应用型"三农"法律人才。在具体操作方面,推行新型的"6+3+1"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进行全新的具有"三农"特色的法学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通过修订人才培养目标、采用"361"路径推广特色课程体系、推行"知识导向"与"实践导向"并重的教学模式、拓宽实践教学途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及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途径推进"法学特色课程体系"的实践推广,实现"6+3+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 何宏莲宋雪
-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课程群
- 高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的选择与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当前我国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在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上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的理论教学仍然处于主流地位,缺乏针对农业院校和社会需求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如何立足于树立以"农"为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规范实践性课程体系入手,改革考核机制,完善课程设置比例,逐步探寻适应农业院校应用型法学人才的培养路径。
- 陈鹏韩学平
-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 高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 2014年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因而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已经为各高等院校所重视。但是,对培养的策略并没有统一的意见,特别是法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在高等农业院校中应当如何培养,较少有人研究。基于此,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环境改善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利于将来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 高峰崔本强
-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