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0324410130)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3
相关作者:董长宪马玉春张连仲雷红召刘大看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瘤
  • 2篇尿素
  • 2篇介入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血管畸形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体表血管瘤
  • 1篇组织学
  • 1篇组织学特征
  • 1篇颌面
  • 1篇颌面部
  • 1篇联合介入
  • 1篇联合介入治疗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面部
  • 1篇描记

机构

  • 3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河南省医学会

作者

  • 3篇董长宪
  • 2篇张连仲
  • 2篇马玉春
  • 1篇武宇红
  • 1篇肖莉
  • 1篇刘大看
  • 1篇雷红召
  • 1篇李恭才
  • 1篇王成增
  • 1篇郭会斌

传媒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尿素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介入治疗颌面部重症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颌面部重症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分析2001至2006年我科收治的35例颌面部重症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年龄最小10d,最大5个月,平均31d,血小板明显减低,在76×10^9/L以下,最低至6.2×10^9/L,采用颈外动脉结扎置管、40%尿素溶液与甲基强的松龙针剂联合介入治疗的方法。平均随访1年8个月。结果35例患儿中,血小板计数3~7d恢复到正常的30例,8~11d5例;血管瘤瘤体逐渐缩小,6~12个月消失28例,13~23个月7例。其中3例出现病情反复。结论颈外动脉结扎置管、尿素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介入治疗婴幼儿颌面部重症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疗效确切,创伤小,副作用少。本疗法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易于推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小儿颌面部重症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的方法。
董长宪武宇红马玉春张连仲刘大看肖莉雷红召
关键词:血管瘤血小板减少尿素
体表血管瘤与血管畸形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组织学特征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血管瘤与血管畸形(VM)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和免疫组织学特征。方法应用CDU对22例血管瘤患儿和18例VM患儿声像图特征、血管密度、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等进行分析,并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血管瘤与VM在高频灰阶超声图像上均表现为一团块状结构,但血管瘤内血管密度较VM明显增高[(5.3±2.0)vs(2.3±1.0)]条/cm2,P<0.01)]、PSV增大[(61.1±29.9)vs(27.4±15.0)cm/s,P<0.01)],两组RI无明显差异[(0.6±0.1)vs(0.7±0.17),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碱性纤维母细胞生成因子(bFGF)、碱性纤维母细胞生成因子受体(bFGFR)、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VEGF)在血管瘤中呈明显高表达,与VM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结论血管瘤与VM的CDU表现及免疫组织化学均有明显不同,CDU可对其进行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王成增张连仲董长宪
关键词:血管瘤血管畸形
尿素介入治疗颌面部重症血管瘤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颌面部重症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36例颌面部重症血管瘤行颈外动脉结扎置管、尿素介入治疗 ,其中混合性血管瘤 5 1例 ,草莓状血管瘤 6 3例 ,海绵状血管瘤 96例 ,葡萄酒斑血管瘤 2 6例 ,平均随访 3年 4个月。结果  96例海绵状血管瘤中 5 9例治愈 ,33例有效 ,4例无效 ;6 3例草莓状血管瘤中 5 1例治愈 ,12例有效 ;5 1例混合性血管瘤中 33例治愈 ,15例有效 ,3例无效 ;2 6例葡萄酒斑血管瘤中 18例有效 ,8例无效。结论 本疗法操作简便 ,不需要特殊设备 ,疗效肯定 。
董长宪马玉春李恭才郭会斌
关键词:尿素介入颌面部血管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