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07050600680701)

作品数:4 被引量:98H指数:3
相关作者:史印山谷永利林艳于波李洁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气候中心河北省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气候
  • 3篇环流
  • 2篇氧化碳
  • 2篇突变
  • 2篇气候模式
  • 2篇区域气候
  • 2篇区域气候模式
  • 2篇夏季
  • 2篇京津
  • 2篇京津冀
  • 2篇环流特征
  • 2篇二氧化碳
  • 2篇干旱
  • 2篇高温
  • 2篇高温天气
  • 1篇日数
  • 1篇水汽
  • 1篇水汽输送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模拟

机构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北京市气候中...
  • 2篇河北省气候中...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局北...

作者

  • 2篇董文杰
  • 2篇史印山
  • 1篇孟伟
  • 1篇高晓清
  • 1篇李洁
  • 1篇王冀
  • 1篇施洪波
  • 1篇林艳
  • 1篇张英娟
  • 1篇谷永利
  • 1篇郭文利
  • 1篇于波
  • 1篇陈大刚

传媒

  • 2篇气象
  • 1篇高原气象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西北地区未来干旱趋势预测
本文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IEMS对西北地区未来干旱进行了趋势预测分析。通过模式对现在气候进行评估分析表明,RIEMS能较好地抓住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在二氧化碳浓度递增情景下,通过干旱指数得出天山北部地区、内蒙古的乌海市...
张英娟董文杰郭文利
关键词:区域气候模式二氧化碳干旱
中国西北气候模拟及未来干旱情景预估
本文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IEMS先对现在气候进行了模拟分析表明模式能较好地抓住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然后利用干旱指数对西北地区未来干旱进行了情景预估。在二氧化碳浓度递增情景下,天山北部地区、内蒙古的乌海市附近及宁夏、陕西...
张英娟董文杰
关键词:区域气候模式二氧化碳干旱
文献传递
大尺度环流变化对华北地区夏季水汽输送的影响被引量:35
2008年
利用我国华北地区25个气象站1951—2006年共56年的月降水资料及1948—2006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 HYSPLIT_4水汽轨迹模型,分析了近50年华北地区夏季降水量、整层水汽输送通量及水汽输送轨迹的变化,并探讨了其影响成因。结果表明,华北夏季水汽输送通量及其轨迹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东亚夏季风的南风北界的年际变化对水汽输送有重要影响,南风北界的南撤导致了华北地区水汽输送通量的减少;通过对华北地区降水偏多年和偏少年的比较显示,降水偏多年水汽大部分来自南海,并且输送轨迹较长,水汽主要从西南方向输送到华北,并且偏多年华北上空存在明显的上升运动,偏干年反之。
马京津于波高晓清李洁
关键词:水汽输送气候变化
北京及周边地区冬季低温变化特征分析
2011年
利用北京及周边地区21个台站的均一化日最低气温资料,通过百分位法定义了不同台站的逐日极端低温阈值,分析了冬季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率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极端低温的变率和趋势及其频次变化周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8-2006年北京及周边地区冬季极端低温天数呈减少趋势,极端低温减小速率的最高值位于北京、河北的保定、石家庄及邢台,大多地区基本都在-11d/49a左右。从区域平均来看,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极端低温发生的频率迅速减小。近49a来,除了天津塘沽区、河北沧州东部及邢台南部地区最低气温高于-20℃外,其余地区最低气温均低于-20℃。极端最低气温整个线性变化梯度呈西北-东南方向,其变化趋势呈显著增加。增幅最大的地区位于河北的邢台,变率高达1.4℃/10a。河北承德-北京-石家庄一带变化速率均在1.0℃/10a以上。冬季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均是从1970年前后呈现减少趋势,且均发生了突变现象,但突变的时间不一致。北京、天津及河北南部地区极端低温事件减少频次突变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河北北部及东部部分地区减少突变主要发生在70年代中后期。低温事件发生频次均具有7~9a的周期振荡。研究结果对华北地区冬季设施保护及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张英娟孟伟陈大刚郭文利王冀
关键词:极端低温事件突变周期
京津冀高温天气特征分析
选取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1961~2007年165个站点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和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分析、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47年来京津冀地区高温天气的时空分布...
史印山姚学祥谷永利顾光芹
关键词:京津冀高温天气环流特征
文献传递
京津冀高温天气的时空分布及环流特征分析被引量:48
2009年
选取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1961—2007年165个站点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分析、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47年来京津冀地区高温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高温天气的年代际变化与大尺度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高温天气一般出现在6、7月份,大于37℃的强高温天气和大于40℃的极端高温天气90%以上都出现在这一时段;(2)京津冀地区高温天气出现次数和同期降水量成反相关关系;干旱年份高温天气出现较多,降水偏多年份高温天气出现较少;(3)高温天气较多和较少年份北半球500hPa环流形势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同期,前期也有明显的反映,前期环流的明显差异为预测高温天气的出现提供了依据。
史印山谷永利林艳
关键词:高温天气环流特征
1960—2008年京津冀地区夏季高温日数的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22
2011年
基于整理的京津冀地区83个台站1960—2008年夏季逐日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和滑动t检验方法分析了近50年京津冀夏季高温日数的时空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60—2008年京津冀夏季高温日数在空间上呈现出"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高值中心位于南部的南宫附近,在时间上呈现出"多—少—多"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无显著的线性变化趋势,但其南部夏季高温日数主要呈减少趋势,北部主要呈增加趋势。京津冀夏季高温日数有两个突变点,即从1972年由多变少,从1996年由少变多,但其北部只有一个突变点。与1960—1972年京津冀夏季高温日数偏多期相比,近12年(1997—2008年)京津冀夏季高温日数偏多且出现的年份更为集中,在此期间京津冀及其南北部夏季高温日数呈现明显的减弱趋势。
施洪波
关键词:高温日数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