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E71B01)
-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4
- 相关作者:林高用曾菊花王莉许秀芝孙利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常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变形Zn-2%Al合金的时效处理与力学性能变化的关系
- 2012年
- 通过对挤压变形ZA2合金进行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时效处理,采用X-ray衍射、金相显微分析和硬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变形ZA2合金力学性能和组织变化与时效制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时效处理温度越高,硬度的增加越明显。研究了变形合金组织演化与性能变化的关系,并探究了晶粒转动。
- 孙文声张锦麟谢先娇张明
- 关键词:时效处理
- 锌基合金热力学和相图数据库的建立被引量:2
- 2011年
- 利用Visual Basic6.0软件开发了一套锌基合金体系热力学和相图数据库系统,用于收集、整理锌基合金体系的热力学和相图相关信息。利用该软件系统可以实现对锌基合金体系热力学和相图数据的排序、查询和打印等功能,也可实现数据库的实时更新。探讨了如何实现该软件系统的各项功能,解决了锌合金体系热力学和相图数据人工查询的低效率问题,该数据库软件在锌合金的改性和新型锌合金的设计与开发应用中具有一定使用价值。
- 黄剑锋王建华肖来荣苏旭平
- 关键词:锌基合金相图数据库VISUAL
- Zn-8%Al变形锌合金组织演化规律研究
- 2010年
- 通过对Zn-8%Al合金的熔铸、挤压和拉拔加工,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该合金的组织演化和相转变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铸锭凝固初期发生包晶反应L+α→β,初生晶α′边缘包围着一层更富Zn的η相,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进而发生共晶反应L→η+β与共析反应β→η+α。在热挤压过程中,大变形量加工使得枝晶破碎,合金的微观组织得到明显细化,但在横截面上仍可以看到小的枝晶,包晶相β在挤压的过程中已经发生共析转变:β→α+η。由于挤压和拉拔过程中都产生大量的变形热,Zn为层错能高的金属,发生动态再结晶,但由于冷却速度很快,只能发生不完全动态再结晶。Zn在冷加工过程中,出现软化现象,除了可能发生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外,还有可能会发生η→ηm′+η′→η+α的相变。
- 孙文声张锦麟庄秀发张明李宁谢先娇
- 关键词:包晶反应动态再结晶
- Zn-Cu-Mg-Al-RE锌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切削性能被引量:6
- 2010年
- 采用金相组织分析、X线衍射物相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技术对自行研制的Zn-Cu-Mg-Al-RE锌合金(拟取代HPb59-1黄铜)在铸态、挤压态和热处理态3种状态下的显微组织与切削性能进行研究,并比较3种状态Zn-Cu-Mg-Al-RE合金与HPb59-1黄铜的切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铸态Zn-Cu-Mg-Al-RE锌合金中主要含有纯Zn相、Mg2Zn11相和Cu4Zn相(ε相),且晶间有不连续分布的块状稀土化合物,该稀土化合物性脆易断,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切削性能;挤压态合金的晶界不明显,稀土化合物消失,基体组织发生再结晶;热处理后,合金发生二次再结晶,晶粒细化,ε相大量析出,强度和塑性均有所提高;与铸态相比,挤压态及热处理态Zn-Cu-Mg-Al-RE合金的切削性能略有下降;铸态Zn-Cu-Mg-Al-RE合金的切削性能已接近HPb59-1黄铜的切削性能。
- 林高用曾菊花郑小燕杨伟邹艳明
- 关键词:锌合金稀土显微组织
- 含Bi易切削变形Zn-Al合金显微组织与性能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技术、切削性能测试、电镀试验对自行配制的含Bi易切削变形Zn-Al合金铸态、挤压态的组织与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熔点的Bi相在Zn-Al合金中以针状弥散分布,改善Zn-Al合金的切削性能;Bi含量超过0.5%(质量分数)时,Bi对Zn-Al易切削变形合金电镀性能产生不良影响;自行配制的Zn-10%Al-0.3%Bi-X合金,切削性能良好,抗拉强度达到351 MPa,伸长率为18%,电镀不易起泡,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性能,可作为部分铜合金替代材料,用于轴承、连接件、五金、家电等结构件。
- 林高用孙利平曾菊花王莉
- 关键词:BI显微组织
- 新型Cu-Al-Fe-Ni变形铝青铜的固溶和时效强化被引量:17
- 2012年
- 采用正交试验法,结合金相、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和力学性能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一种自主研发的Cu-Al-Fe-Ni变形铝青铜的固溶和时效强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溶时效工艺参数对合金抗拉强度、伸长率和硬度的作用主次顺序为时效温度、固溶温度、时效时间、固溶时间,其中温度对合金力学性的影响趋势单一,但时间的影响较复杂。经优化获得的最佳固溶时效工艺为:先在880℃下固溶3 h、水淬,再在480℃下时效1 h、空冷。合金的抗拉强度达810 MPa,伸长率达9%,硬度达255 HB,其综合力学性能比挤压态合金的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软硬相的面积比及其显微硬度对合金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 林高用曾菊花王莉金一伟宋佳胜
- 关键词:固溶时效正交设计
- 变形Al-Si-Cu-Mg合金热处理强化及其组织特征被引量:13
- 2014年
- 采用正交实验法和金相、力学性能、扫描电镜、能谱等测试手段对自主研发的变形Al-Si-Cu-Mg合金进行固溶和时效强化研究,并探究热处理过程中其组织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固溶(495℃,90 min,水冷)和时效(170℃,4 h,空冷)处理后,合金的硬度提高31.3%,强度提高3.3倍。固溶过程中,大量Si、Cu和Mg原子固溶于基体中,起到强烈的固溶强化作用;过剩的共晶Si逐渐发生明显粒状化;剩余的大块θ相和Q相发生球化。时效过程中,细小针状强化相θ″和细小板条状Q′相在基体的(100)面上大量析出,分布均匀,对合金起到强烈的沉淀强化效果;过剩Si主要通过扩散附着于共晶Si表面析出。
- 林高用雷玉霞郭道强许秀芝张宗鹏
- 关键词:变形铝合金固溶时效正交实验力学性能
- 变形Zn-2Al合金的热处理硬化行为研究
- 2010年
- 采用X射线衍射、金相分析等方法,对铸造态、挤压态和热处理态的Zn-2Al合金组织结构及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合硬度(HV)的测量,发现了变形Zn-2Al合金中存在的加工软化,热处理硬化现象。提出了受力过程中晶粒转动机制是决定Zn-2Al合金变形机理的主要决定因素。
- 孙文声张锦麟何林斌谢先娇谢全文张明
- 易切削变形Zn-Cu-Bi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性能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技术及切削性能测试对自行研制的含Bi易切削变形Zn-Cu合金铸态及挤压态的组织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n在Zn-Cu合金中易形成大而硬的块状相,对于提高锌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作用不明显,且可能产生不良影响;低熔点Bi相在Zn-Cu合金中铸态时以针状弥散分布,挤压态时以点状弥散分布,改善了Zn-Cu合金的切削性能;自行配制的Zn-1.2%Cu-0.5%Bi-X合金,切削性能良好,抗拉强度达到405 MPa,伸长率为19.0%,表现出较优的综合性能,可作为部分铜合金替代材料,用于制造轴承、连接件、五金和家电等结构件。
- 孙利平林高用王莉曾菊花
- 关键词:BI显微组织
- 固溶时效对QAl9-4-3铝青铜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3年
- 采用SEM、XRD、EDS、TEM、室温拉伸测试、硬度测试、摩擦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手段,研究时效温度和固溶温度对自行研制的QAl9-4-3铝青铜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温度的降低或固溶温度的升高,原β硬相区的马氏体特征越来越明显;固溶温度的升高还使β硬相区的面积率增大,使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增大,但降低了伸长率。获得的最佳固溶时效工艺为:(910℃,3 h)固溶后水淬+(480℃,1 h)时效后空冷。该状态下,合金中原β硬相区的显微硬度为270HV,其与α软相的面积比为71:29,使合金具有较好的强韧性配合,抗拉强度为887 MPa,硬度为253HBS,伸长率为7.3%,前两种性能分别较其挤压态合金的提高了22%和33%;其摩擦因数仅略高于挤压态合金的,但磨损率较挤压态合金的降低了27%,表现出较好的耐磨性能。
- 林高用王莉许秀芝曾菊花
- 关键词:铝青铜固溶时效力学性能耐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