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31540910511-2009034)

作品数:4 被引量:89H指数:4
相关作者:张甜迪王年咏陶雄华陈明珏邱丰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金融
  • 2篇中国利率
  • 2篇利率
  • 1篇对称性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账户
  • 1篇人民币
  • 1篇人民币国际化
  • 1篇省际
  • 1篇省际面板
  • 1篇失衡
  • 1篇实际利率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市场化
  • 1篇市场化进程
  • 1篇市场利率
  • 1篇收入份额
  • 1篇全球经济
  • 1篇全球经济失衡

机构

  • 4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2篇王年咏
  • 2篇张甜迪
  • 1篇陈明珏
  • 1篇刘方
  • 1篇陶雄华
  • 1篇邱丰

传媒

  • 2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上海金融

年份

  • 4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测度与改革指向被引量:74
2013年
本文通过构建利率市场化指数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进行测度,研究表明,1979~2012年,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经历了曲折起步、持续增进、僵滞回潮与局部突破的阶段变化。截至2012年底,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为80%。后续利率市场化改革应统筹兼顾改革深化的有利条件与外在约束,稳步放松、择机解除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的管制,协同推进利率市场化及其他金融改革。
陶雄华陈明珏
关键词:金融改革利率管制实际利率市场利率人民币国际化
全球经济失衡的持续性分析——基于国际资本流动与经常账户失衡的视角被引量:6
2013年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国际资本净流动呈现了由众多顺差国几乎单一地流向美国的新趋势,由此形成的"对称性不调节解"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金融危机促成的再平衡压力及各国采取的政策响应,虽使全球经济失衡有所缓解,但考察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深度、分散度及持续性可以发现,两类再平衡举措的总体功效有限;实现全球经济均衡必须推进国际货币秩序、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王年咏张甜迪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国际资本流动经常账户失衡金融监管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文章以局部调整模型为基础,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国内外)利差缺口收窄、金融监管质量对利率市场化具有正向影响,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市场垄断、预算软约束的影响为负,经济开放度和产权多元化的影响不确定。因此,后续利率市场化改革应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依托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逐步打破银行市场垄断,硬化预算约束,增进制度创新。
刘方邱丰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影响因素
不同程度金融化水平对功能性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全球范围内劳动力收入份额不断下降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功能性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视。本文通过构建卡莱斯基分配增长模型分析表明,金融化会增大股东权利,从而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会不断降低劳动力收入份额。基于中国东中西部及城乡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印证了这一结论,且金融化水平较高的城镇及东部城镇地区实证结果均表明,金融化对劳动力收入份额的挤占存在门限效应:在金融化的初期会大幅降低劳动力收入份额,超过门限值后这一负面影响明显减弱;中西部城镇及农村地区未发现门限效应,但两者仍呈显著的负向关系。
王年咏张甜迪
关键词:金融化财产性收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