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70025304)
- 作品数:34 被引量:876H指数:15
- 相关作者:程国强刘李峰刘合光崔卫杰李正波更多>>
- 相关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多哈回合农业国内支持谈判方案的评估被引量:15
- 2007年
- 多哈农业谈判试图建立更为严格的农业补贴规则框架。本文发现,确定正确的农业补贴削减基期,有利于对发达国家农业补贴的有效约束和实质性削减;大幅度削减微量允许水平,将蓝箱封顶限制在较低水平,不仅有助于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的单项削减,而且有助于对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总量的总体削减。国内支持削减谈判对中国现行农业国内支持政策框架影响不显著,但新的农业补贴规则对今后中国农业支持政策长期改革的约束作用将逐步显现。
- 崔卫杰程国强
- 关键词:多哈回合农业谈判蓝箱
-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估计被引量:320
- 2003年
- 本文系统介绍了研究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的等市场份额 (CMS)模型 ,用该模型对中国农产品整体国际竞争力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呈下降趋势 ,出口值绝对量的增长掩盖了这一趋势。出口农产品结构不优、市场结构单一是制约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采用显性比较优势 (RCA)法 ,对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具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已基本丧失 ,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鲜活原料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 ,而深加工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在显著上升。并指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 帅传敏程国强张金隆
-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CMS模型显性比较优势RCA对外贸易
- “早期收获”计划对我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被引量:7
- 2006年
-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了国际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日益巩固,互惠互利的效益日益显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也进展顺利。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早期收获”计划给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只有积极应对才能趋利避害,不断提升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水平。
- 喻国华
-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
- 新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19
- 2008年
- 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全年涨幅有可能达到4.5% ̄4.6%。前期CPI上涨的直接诱因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而非食品价格涨幅保持在较低水平,因此具有典型的结构性特征。本文利用计量模型分析表明,猪肉价格上涨对CPI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猪肉价格每上涨10%,就会推动CPI上涨0.5%。不同品种农产品之间的价格波动存在传导性和同步性,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农村居民人均增收217元,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乡居民生活成本。总体而言,目前农产品价格波动仍处于合理范围。
- 程国强胡冰川徐雪高
- 关键词:农产品食品CPI通货膨胀
- 中国棉花生产的波动:特征、成因及对策
- 2006年
- 棉花是产业链较长的大田经济作物。中国棉花生产不仅是全国200多个基地县财政及产区1亿多棉农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纺织、印染、服装行业和流通领域成千上万员工的收入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中国棉花生产的最大特征是产量波动剧烈,主产区变迁显著。上世纪80年代初,冀、鲁、豫三省棉花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张不但造成了全国棉花生产的严重“过剩”,并促使一大批中小型纺纱厂的建立,导致了全国棉花结构性的需大于供;1992~1995年,虽然南方棉区较为稳定,新疆棉花生产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冀、鲁、豫三省的棉花生产连续出现较大滑坡,造成全国棉花严重短缺,影响了纺织业发展。中国的农业产业结构,目前正处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棉花市场化改革也在稳步向前推进,在此背景下,研究棉花生产波动、区位变迁的特点和规律,对于丰富中国农产品主产区迁移的理论解释和农业生产优势区域布局的实证经验均具有重要意义。
- 刘李峰张晴李东伟
- 关键词:棉花生产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结构调整市场化改革
- 中国与澳大利亚、中国与新西兰农产品贸易特征及相似度被引量:15
- 2006年
- 本文首先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集中率指数、赫芬达尔指数、相对贸易优势指数等方法,对中国与澳大利亚、中国与新西兰农产品贸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增长潜力巨大、贸易的产品集中度高、产业内贸易程度低、明显互补是中国与澳大利亚、中国与新西兰农产品贸易的共同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贸易的产品相似度指数对中国与澳大利亚、中国与新西兰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农产品对澳大利亚、新西兰出口的产品相似度指数较高,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而中国从澳大利亚、新西兰进口农产品的产品相似度指数则较低,并且在不断下降,本文也探讨了其中的原因。
- 刘李峰程国强
-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相似度
- 多哈农业改革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被引量:6
- 2006年
- WTO新一轮谈判于2004年8月1日达成框架协议,农业谈判在国内支持、出口竞争、市场准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是后续谈判的基础。运用ATPSM模型,在对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农业自由化改革模拟的基础上,探索了以框架协议为基础的多哈农业改革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可能影响。
- 刘合光苏莉李正波
- 关键词:农产品多哈回合自由化
- 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蚕丝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展望被引量:6
- 2006年
- 作为传统的出口优势产品,中国蚕丝贸易近年在继续保持巨大的贸易顺差的同时,也出现了出口秩序混乱、增长乏力的问题。文章首先对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蚕丝贸易近年的发展趋势、进出口产品结构及国别特征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间蚕丝贸易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然后,针对蚕丝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促进中国蚕丝产业发展、优化中国蚕丝贸易格局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 刘李峰张晴张照新
- 中国乳业:生产、消费、贸易与国际化的影响被引量:8
- 2001年
- 程国强
- 关键词:乳业乳品生产乳品消费乳品贸易WTO
- 多哈农业改革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影响——以欧美日加四国为例被引量:8
- 2006年
- 发展是WTO新一轮谈判的主题,农业是谈判重点之一,发展中成员的利益在新一轮农业谈判中受到更多的关注。在经历了坎昆会议的挫折后,WTO新一轮谈判于2004年8月1日达成框架协议,农业谈判在国内支持、出口竞争、市场准入等三大支柱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欧美日加四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占居重要地位,而且四国对部分农产品给予较高的保护,本文以四国农业自由化为模拟分析对象,探索了多哈农业改革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可能影响。
- 刘合光程国强苏莉李正波
- 关键词:农业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