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35)
- 作品数:13 被引量:224H指数:9
- 相关作者:谢永宏李峰陈心胜潘瑛李旭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洞庭湖湿地植被组成及区系成分分析被引量:19
- 2010年
- 以2007-2009年的野外调查资料为依据,对洞庭湖湿地植物的组成及区系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洞庭湖湿地共有种子植物229种,隶属于58科150属。其中草本植物占的比例高达97.9%,木本植物匮乏;(2)单种科属较多,单种科共计34科,占总科数的54.0%,单种属共计118个属,占总属的76.1%;(3)科级区系成分中,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占的比例较大,属级区系成分中,温带分布属共计59属,占的比例最大,说明洞庭湖植物地理成分明显具有温带性质。
- 李峰侯志勇陈心胜谢永宏邓正苗李旭潘瑛
- 关键词:洞庭湖植被组成区系成分
- 洞庭湖湿地杨树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4年
- 近几十年来的杨树大面积种植引发了人们对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恶化的担忧。本研究以11龄与5龄杨树林为对象,以邻近的典型湿地植被南荻为对照,拟阐明杨树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土壤物理特性而言,杨树的种植加速了土壤水分的散失,对水分改变的趋势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杨树人工林改变了土壤粒径组成,致使粘粒与粉粒的降低、砂粒的增加,砂粒化趋势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强;对土壤化学特性而言,杨树人工林导致土壤中层(20-60 cm)电导率的降低,以及下层(60-100 cm)pH值的升高,对土壤全磷含量无明显影响,总体上降低了土壤全钾含量;引起土壤40-60 cm全氮含量的降低,降低趋势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此外,两种杨树林对土壤全碳的影响不同,低林龄能降低土壤全碳含量,而高林龄有利于碳的增加。可见,大规模种植杨树导致土壤特性的重要改变必将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 李有志谢永宏李峰邹冬生
- 关键词:洞庭湖杨树人工林土壤理化特性湿地
- 洞庭湖湿地的外来入侵植物研究被引量:21
- 2011年
- 2007-2011年间通过对洞庭湖湿地大面积实地踏察,对外来植物的种类、分布、来源、生活型、入侵生境、引入途径以及危害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该湿地有外来入侵植物19科34属43种,以菊科和苋科植物最常见,分别有7种和6种。危害较大的有美洲杨树(Populus deltoides)、意大利杨(Populus euramevicana)、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五叶地锦(PhytolaccaAmericana)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等。外来入侵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占总数的86%。入侵种主要分布于防洪大堤及路边,占总数的62.8%。外来入侵种主要来源于美洲,占55.8%。入侵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类有意(48.8%)或无意引入(37.2%)。
- 侯志勇谢永宏陈心胜李旭李峰潘瑛邓正苗
- 关键词:洞庭湖湿地生物入侵外来入侵植物
- 南洞庭湖黄土包河不同年龄洲滩生态特征的初步研究
- 2010年
-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系统研究了南洞庭湖黄土包河区域不同年龄洲滩的土壤和植被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细砂粒百分比与大部分环境变量相关,经CCA分析,它同时决定着湿地植被分布,因此细砂粒百分比可以作为湿地演替程度的指示因子。总体而言,在10年洲滩中,泥沙淤积过程决定洲滩的土壤和植被特征,此时土壤细砂粒百分比为4倍于50年洲。砂粒比重过大使土壤养分极易随水体流失,同时强烈的淤积也不利植物的生长,植物凋落物很少,使土壤有机质、全钾和全氮含量低。而在20,30,50年洲滩中,植物对土壤的改良作用逐渐增强,土壤细砂粒含量随着植物生物量、丰富度指数及多样性指数的增加而显著减少,其变化使土壤养分含量逐渐增加,50年洲滩中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最高,因此生物因素代替泥沙淤积成为10年后洲滩演替的关键因子。
- 潘瑛谢永宏陈心胜李峰
- 关键词:洞庭湖土壤特征生物特征
- 湿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29
- 2012年
- 湿地土壤依靠孔隙而发挥水源涵养功能,广义的湿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是指湿地土壤内多个水文过程及其水文效应的综合表现,而狭义的湿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仅指湿地土壤蓄水。主要从土壤水源涵养的机制、计算方法、土壤蓄水量及其对径流调节、影响土壤蓄水的因素等几个方面对当前湿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土壤涵养水源是由于水分能在土壤孔隙中的存储、持留和运转。从力学的角度看,水分主要依赖于吸附力、毛管力和重力作用而持留。湿地土壤蓄水能力的3种计算方法各有优缺点,计算时应结合湿地水文波动的实际情况而选择。不同类型湿地的土壤蓄水能力因土壤本身性质而异。湿地土壤蓄水能力受土壤粒径组成、结构、孔隙、有机质和含水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调控。针对当前湿地土壤蓄水能力研究的不足,指出应加强对湿地蓄水能力的定量研究及计算方法的探讨;同时,土地利用对湿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影响的研究也需进一步加强。
- 谢亚军谢永宏陈心胜李峰
- 关键词:湿地土壤水源涵养蓄水能力
- 湖南省农业洪旱灾害演变趋势和成因及防灾减灾措施被引量:7
- 2011年
- 运用Mann-Kendall趋势突变检验(简称M-K法)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湖南省农业洪旱灾受灾面积演变趋势并分析了其原因。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洪灾受灾面积的M-K统计值在1983年后即突破置信区间(P<0.05),总体上呈明显的幂函数上升趋势;旱灾受灾面积呈波动趋势,存在不显著的上升趋势(P>0.05),可见,1980s后湖南省农业洪灾受灾面积持续增长,旱灾受灾面积未能有效遏制。主要原因包括:(1)雨水存在季节性和区域性分布不匀。如1986年后4月、5月和6月的降雨量与1951-1980年均值相比整体偏少,而7月明显偏多。(2)水土流失严重使森林水分涵养功能低下。(3)河湖淤积严重使河湖泄洪功能下降。(4)水库数量庞大但未能有效发挥其防洪兴利综合功能。最后,针对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减少农业洪旱灾受灾面积的策略。
- 覃红燕谢永宏邹冬生
- 关键词:洪灾旱灾洞庭湖流域大型水库
- 湿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被引量:51
- 2013年
- 土壤微生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生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微生物研究方法及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作用机制等的研究现状.微生物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元素循环、物质转化、能量流动及生态修复等多个方面;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微生物计数法、微生物生理指标方法及分子技术3类;此外,从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两方面综述了各环境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今后的研究中,需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功能机理、环境因子与微生物间关联性的研究,同时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传统方法和分子技术的结合.
- 刘银银李峰孙庆业谢永宏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湿地生态系统分子技术环境因子
- 洞庭湖湿地土壤环境及其对退田还湖方式的响应被引量:8
- 2011年
- 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是构成土壤环境的主要组分,综合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调蓄功能和演替恢复。以农田(水田和旱地)和自然湿地系统(苔草地和芦苇地)为对照,以3种退田还湖生态系统(种植杨树、芦苇和自然恢复)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探索湿地土壤总体环境与生态系统演替过程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总体环境与生态系统恢复有很好的一致性。退田还湖为自然水域后,土壤环境的恢复接近于自然湿地系统,在3种退田还湖方式中恢复最好;杨树林地对土壤环境的恢复效果优于人工芦苇地,在一定程度上对湿地土壤环境有所改善,特别是对土壤有机质积累、土壤粘粒形成等过程的改善,但是其土壤环境与苔草等自然湿地发育的土壤仍然有较大差异;因子重要性分析表明水文情势是控制湿地土壤环境恢复的决定性因素,其次是人类干扰强度和方式。
- 刘娜王克林谢永宏杨刚段亚锋
- 关键词:洞庭湖湿地退田还湖土壤环境
- 洞庭湖最小生态需水量研究被引量:17
- 2012年
- 从湿地水文的角度对典型通江湖泊——洞庭湖3个时期的最小生态需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74和1988年的最小生态水位均为24m,而1998年为24.6m;(2)1974、1988和1998年的最小生态蓄水量分别为21.06×108、18.04×108和18.80×108 m3;(3)1974~1987、1988~1997和1998~2007年的最小出湖生态需水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 396、3 379和4 717m3/s,最小入湖生态需水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 657、2 704和3 745m3/s。可见,随着洞庭湖的演变,1974年最小生态水位比1998年大幅减少,最小生态蓄水量明显增加,出、入湖最小生态需水量不均衡增加。最后,对洞庭湖最小生态需水量的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生态恢复对策。
- 谢永宏李峰陈心胜
- 湿地植物对泥沙淤积的适应被引量:11
- 2011年
- 泥沙淤积是湿地常见自然现象,常造成土壤容重、水含量和金属元素含量增加,而使土壤有机质、通气性及温度降低等,深刻影响着湿地植物生存、生长及植被演化。在长期适应进化过程中,适应者演化出一套有效的适应策略,克服了泥沙淤积的负面影响甚至依赖泥沙淤积完成生命周期,而不适应者则被驱离出湿地环境。主要适应策略包括:1)生活史对策,如产生大质量种子、休眠或无性繁殖增强等;2)形态学对策,如叶、茎或间隔子伸长、分枝角度缩小、分蘖增加、根冠比减少或产生气生根等;3)生理对策,如光合速率、CO2交换速率或植物激素含量升高等。在今后的研究中,泥沙淤积对种子休眠和植物生长促进的机理及植物生理变化特点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应加强解剖学上的研究。
- 潘瑛谢永宏陈心胜李峰
- 关键词:泥沙淤积生活史形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