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150)

作品数:10 被引量:239H指数:7
相关作者:赵忠李鹏澹台湛李占斌王迪海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泰和县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刺槐
  • 5篇细根
  • 4篇土壤
  • 4篇根系
  • 4篇刺槐根系
  • 3篇水分
  • 3篇土壤水
  • 3篇土壤水分
  • 3篇黄土高原
  • 2篇深层土壤
  • 2篇深层土壤水分
  • 2篇退化红壤
  • 2篇物量
  • 2篇红壤
  • 2篇层土
  • 1篇对刺
  • 1篇英文
  • 1篇原基
  • 1篇造林
  • 1篇造林树种

机构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泰和县林业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赵忠
  • 4篇李鹏
  • 3篇李占斌
  • 3篇成向荣
  • 3篇王迪海
  • 3篇澹台湛
  • 2篇刘亮英
  • 2篇刘苑秋
  • 2篇罗良兴
  • 2篇薛文鹏
  • 1篇张庭桢
  • 1篇郭生武
  • 1篇曹扬
  • 1篇杜天真
  • 1篇袁志发
  • 1篇夏晓兰
  • 1篇郭满才
  • 1篇赵忠
  • 1篇李鹏
  • 1篇渠美

传媒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林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江西林业科技
  • 1篇Journa...
  • 1篇生态环境
  • 1篇2005年全...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刺槐根系垂直分布特征研究(英文)被引量:4
2004年
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水分是树木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根系分布特征由于反映了树木对环境条件的利用程度而具有更加特殊的生态意义。本研究选择阳坡和阴坡不同立地上年龄一致的刺槐林调查了根系分布特征。根系垂直分布特征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所有立地上,根系生物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细根的分布深度大于粗根的分布深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地上不同径级根系的分布特征也有明显的差别,粗根是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阴坡立地上的根系生物量,特别是细根生物量大于阳坡立地上的。对根系消弱系数的分析结果表明,阴坡立地上的根系消弱系数大于0.982,而阳坡立地上的根系消弱系数小于0.982,说明阴坡立地上刺槐根系的生物量在深层土壤中的分布相对量更大一些。其中细根的根系消弱系数大于粗根的,这种根系分布特征有利于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养分的吸收利用,进而促进树木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图3表3参15。
李鹏赵忠李占斌
关键词:方差分析黄土高原刺槐
水分生态环境对刺槐细根垂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9
2005年
采用土钻法,对安塞县和长武县的刺槐细根面积垂直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刺槐细根的垂直分布与水分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现存的细根密度是对具体生境逐步适应调整的结果。(2)刺槐在遗传特性上表现为深根性树种。刺槐细根的垂直分布除了受树种遗传特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受水分生态环境的影响。(3)刺槐细根的垂直分布区域与降雨的补偿深度基本一致,如果土壤中的水分得不到很好的补偿,将对刺槐的生长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黄土高原营造人工林,应充分考虑降水对土壤含水量的补偿深度和补偿程度,以水分生态环境中所能容纳的适宜细根密度为依据确定造林密度,才能使树木达到最大生产力。
王迪海赵忠薛文鹏成向荣
关键词:黄土高原刺槐细根
退化红壤重建森林生态系统初期细根生物量及其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以江西泰和严重退化红壤地区重建的4种不同类型森林为对象,初步研究了细根生物量、分布特征、季节变化动态及其与土壤水分、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重建模式的土壤细根现存生物量顺序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2)细根垂直分布呈明显的层次性,主要分布在0~20cm土层内,占0~40cm土层内细根量的66.76%~80.64%;3)不同重建模式细根年生长动态呈单峰型,且季节变化较明显,在整个生长过程,针阔混交林的细根量大于阔叶纯林,针叶纯林细根量最少;4)土壤水分对细根生长变化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当土壤温度较低时,在0~20cm土层内随温度的升高而细根呈增加的趋势,20~40cm土层温度影响规律不明显。
刘亮英刘苑秋杜天真罗良兴
关键词:退化红壤细根生物量土壤水分土壤温度
白杨派杂种无性系生根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通过对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的白杨无性系生根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无性系在最早生根时间、主侧根总数量、主侧根总长度等指标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各无性系的生根能力具有显著差异。主根平均根数和侧根平均根数两个性状的遗传方差均大于环境方差,其重复力分别可达95%和87%。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易生根的无性系根原基数量最多,平均每段插穗约14.7~7.3个,而较难生根的无性系平均每段插穗约5.5~6.8个,难生根的毛白杨根原基数量最少,平均每段插穗约3.3个。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各无性系生根特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606、9603、9608、9607、9614、9610、9602等7个无性系生根能力均优于其亲本和毛白杨。
澹台湛李鹏赵忠张庭桢
关键词:无性系生根性状主根侧根根原基层次分析法
黄土高原退耕草地植被根系动态分布特征被引量:63
2005年
采用土钻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不同退耕年限和天然草地植被根系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样地上不同采样点间的根系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根系指标的合并计算结果可以代表立地上植被根系的分布特征.植被根系生物量、根系长度等指标的垂直分布特征均表现出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植被根系的生物量、根系长度等指标逐渐增加,一般在退耕年限超过20年后,植被根系的分布特征接近天然草地的根系分布特征.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根系消失系数从0.98逐渐降低到0.96,说明植被在深层土壤中的相对含量逐渐减少,根系逐渐集中在0~40cm的表层土壤中.退耕植被根系分布特征的改善提高了土壤理化性质,有利于新物种入侵和植被演替进行.
李鹏李占斌澹台湛
关键词:退耕地黄土高原
刺槐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对黄土高原沟壑区主要造林树种——刺槐细根系及其林地土壤水分进行了调查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在阴坡立地上刺槐细根水平分布无明显差异,最大分布深度为200cm;阳坡立地上刺槐细根仅在距树干0.5m处垂直分布可到200cm。根...
赵忠曹扬成向荣王迪海
关键词:刺槐根系深层土壤水分
文献传递
渭北黄土区刺槐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44
2005年
采用土钻法对黄土高原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刺槐的根系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立地上刺槐根系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阴坡立地上,刺槐根系随距树干距离的增加表现出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且不同深度土层的分布相对比较均匀,这一分布特征扩大了刺槐根系的吸收空间范围,有利于树木地上部分的生长;而阳坡立地上的刺槐根系随距树干距离的增加呈降低趋,并且各处根系集中分布在40~80 cm的土层中,这一分布特征限制了根系在土层中的吸收空间,进而树木地上部分的生长也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对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地上根系存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大径级根系生物量而引起的,阴坡立地上的细根生物量更大一些.在两个立地上,直径为1 mm
李鹏赵忠李占斌澹台湛
关键词:刺槐根系生物量径级黄土区
渭北主要造林树种细根生长及分布与土壤密度关系被引量:38
2004年
采用野外样地调查和盆栽试验的方法 ,研究了土壤密度对渭北主要造林树种细根生长及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0~ 10 0cm的深度内 ,不论是阴坡还是阳坡 ,油松林地的土壤密度均表现出随土层的加深逐渐增大的趋势 ;刺槐林地的土壤密度大于油松林地 ,且各土层间的差异不大。油松林地各土层土壤密度与不同径级根系长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盆栽基质密度对不同树种苗木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的影响虽各异 ,但在基质密度和孔隙度适中的条件下均生长良好 ,生物量达到最大。盆栽基质的密度对刺槐和油松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最显著 ;侧柏和山杏的细根生长发育受土壤密度的影响较小 ,其根系生物量在不同密度的基质中没有明显变化。
赵忠李鹏薛文鹏郭生武
关键词:渭北黄土高原人工造林细根生长土壤密度
刺槐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被引量:45
2006年
对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刺槐根系及其林地土壤水分进行调查和监测,结果表明,在阴坡立地上,刺槐细根在距树干2.0m范围内的水平分布无明显差异,最大分布深度均为2.0m;而阳坡立地上刺槐细根在距树干0.5m处的垂直分布深度可达2.0m,且阴坡立地上细根密度特征值明显大于阳坡.根系对土壤深层水分的影响范围因不同立地条件下根系分布空间差异而不同,在阳坡立地上,刺槐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深度可达2.7m处的土层,而在阴坡立地上,这种影响范围可达3.3m处的土层.
曹扬赵忠渠美成向荣王迪海
关键词:土壤水分刺槐根系
退化红壤重建森林初期细根特征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21
2005年
以江西泰和严重退化红壤上不同模式重建的森林第10年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分析了细根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性状相关性.结果表明,各重建森林模式的土壤细根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占0~40cm土层的73.39%~87.41%;不同重建森林模式细根的养分贮量有较明显差异,中等栽植密度晚松纯林细根的全N、全P和全K贮量远远高于其它林地,细根中全N、全P、全K、Ca、Mg贮量分别达84.47、5.55、38.42、17和10.76kg·hm-2;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N、有效K、pH值与细根现存量相关显著(P<0.05),细根对物理性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上;植物细根显著提高了>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从而增加了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土壤细根与土壤细菌和微生物总数相关性显著.
刘苑秋罗良兴刘亮英杨家林夏晓兰
关键词:退化红壤细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