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474) 作品数:3 被引量:26 H指数:2 相关作者: 刘艳玲 杨美 徐立铭 向巧彦 付杰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苏州市相城区农发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莲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与建立 被引量:6 2012年 以中国古代莲(Nelumbo nucifera)和美洲黄莲(N.lutea)为材料,利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影响莲SRAP-PCR扩增效果的模板、Mg2+、dNTP、Taq DNA聚合酶、引物浓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获得了能稳定扩增莲基因组的SRAP-PCR最佳10μL反应体系:模板DNA浓度为50 ng、1μL 10×Buffer、MgCl2浓度为2 mmol/L、dNTPs浓度为0.2 mmol/L、Taq DNA聚合酶浓度为0.75 U、正反向引物浓度均为0.8μmol/L。为检测该优化体系的稳定性,进一步选取16对引物组合对88份花莲核心种质进行PCR扩增,获得了183条清晰的谱带,其中165条具有多态性,比率为90%,说明建立的莲SRAP反应体系是稳定可靠的。莲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和建立,为利用SRAP标记技术深入开展莲的遗传多样性评价、遗传连锁图构建和分子辅助育种等研究提供成熟的技术体系支撑。 杨美 徐立铭 刘艳玲关键词:SRAP PCR反应体系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构建花莲核心种质资源 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构建花莲核心种质,以利于对花莲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和利用。【方法】利用AFLP分子标记,对395份花莲原始种质按照种属来源分组后采用组内简单比例法和聚类抽样法建立候选核心种质,比较不同候选核心种质的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等参数,最终确定花莲核心种质,并进行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和t检验。【结果】所获得88个品种的花莲核心种质包括60份中国花莲品种,3份美洲黄莲,16份中美杂交莲和9份日本莲品种。核心种质保留了原始种质22.27%的样品,多态性位点和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保留率为99.27%,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Shannon’s信息指数的保留率分别为100.00%、101.72%、110.00%、106.67%。t测验结果表明,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与原始种质差异不显著。【结论】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剔除原始种质中的冗余种质后,建立的核心种质以最少的花莲资源可代表原始种质最大的遗传多样性。本文所构建的花莲核心种质在遗传上能最大程度地代表原始种质资源。 杨美 付杰 向巧彦 刘艳玲关键词:花莲 AFLP 种质资源 核心种质 蓼属一新变种——铺地火炭母 被引量:2 2007年 采自海南省文昌市文昌镇一个蓼科蓼属植物新变种,与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Linn.var.chinense)相比较,其主要特点是茎匍匐,叶具大斑点,命名为铺地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Linn.var.procumbensZ.E.Zhao et J.R.Zhao)。 刘艳玲 吴建明 徐立铭 赵家荣 赵子恩关键词:新变种 蓼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