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163)

作品数:17 被引量:340H指数:11
相关作者:严善春李凤日刘兆刚王琪徐伟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衡水市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落叶松
  • 7篇樟子松
  • 7篇人工林
  • 6篇兴安落叶松
  • 6篇樟子松人工林
  • 6篇松毛虫
  • 6篇落叶松毛虫
  • 3篇植物
  • 3篇昆虫
  • 2篇针叶
  • 2篇树冠
  • 2篇取食
  • 2篇节子
  • 2篇昆虫取食
  • 2篇挥发物
  • 2篇触角电位
  • 2篇LARCH
  • 1篇对植
  • 1篇多酚
  • 1篇多酚氧化

机构

  • 17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衡水市林业局

作者

  • 9篇严善春
  • 8篇李凤日
  • 5篇刘兆刚
  • 5篇王琪
  • 3篇徐伟
  • 3篇程红
  • 3篇刘英胜
  • 2篇卢军
  • 2篇袁红娥
  • 1篇卢丹
  • 1篇曲智林
  • 1篇张健
  • 1篇金虎
  • 1篇冯春富
  • 1篇文攀
  • 1篇迟德富
  • 1篇廖月枝
  • 1篇肖锐
  • 1篇刘艳艳
  • 1篇孟昭军

传媒

  • 4篇林业科学
  • 4篇植物研究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Journa...
  • 1篇中国第五届植...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樟子松人工林树冠表面积及体积预估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基于樟子松(Pinus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6块固定标准地30株枝解析数据,在分析树冠表面积和树冠体积与林分变量和林木变量的基础上,利用幂函数建立了树冠表面积(CSA)和树冠体积(CV)的预估模型,同时还对林木材积生长量与CSA和CV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人工林树冠表面积和树冠体积随着林木胸径、树高和冠长的增大而增大,林木材积生长量与树冠表面积和树冠体积均明显呈线性关系。不同林分条件的樟子松人工林CSA和CV随林分年龄和胸径的增大而增大,CSA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CV与林分密度相关不紧密。林分树冠表面积和树冠体积预估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两个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都在±8%之内,预估精度均大于91%,说明所建模型可以很好地预估樟子松人工林不同林分条件下的林木树冠表面积和树冠体积。
廖彩霞李凤日
关键词:樟子松材积生长量
落叶松毛虫对兴安落叶松6种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被引量:7
2007年
利用触角电位技术(EAG)测定了落叶松毛虫未交尾雌蛾、已交尾雌蛾、未交尾雄蛾对R型α-蒎烯、S型α-蒎烯、罗勒烯、S型β-蒎烯、水芹烯、莰烯等6种兴安落叶松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不同生理状况的落叶松毛虫对6种挥发物的7个浓度的EAG反应中,除对0.1μL.μL-1水芹烯的EAG反应值是未交尾雌虫>已交尾雌虫>未交尾雄虫外,对水芹烯的其它不同浓度以及其它挥发物的EAG反应值均是已交尾雌蛾>未交尾雌蛾>未交尾雄蛾。未交尾雌、雄蛾的EAG反应差异显著(P<0.05),已交尾雌蛾与未交尾雌、雄蛾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已交尾雌蛾对寄主植物气味更为敏感。落叶松毛虫未交尾雌蛾、已交尾雌蛾、未交尾雄蛾对水芹烯的EAG反应均比较敏感。在暗周期内已交尾雌蛾与未交尾雄蛾的活跃期在20:00—4:00,与其羽化、交尾、产卵期一致。
严善春刘英胜王琪程红张健迟德富
关键词:落叶松毛虫植物挥发物触角电位反应兴安落叶松
樟子松人工林树冠结构的分形分析被引量:62
2005年
基于樟子松人工林7块固定标准地中的31株解析木的树冠体积和叶量,以幂函数关系(F=Av(D/3))建立了预估树冠表面积的分形维数。同时根据生物量实测数据,建立预估叶量的生物模型Lw=0.180 397D3 045 903H-1.673 48。基于枝解析、树干解析数据,动态地预估了一年、二年、三年前的树冠体积,并结合树冠体积、叶量的这种幂函数关系可以动态地预估一年、二年、三年前树冠表面积的分形维数,从而反映出树冠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了了解不同分级样木的分维数变化情况,利用2003年调查的4块生物量标准地数据,根据单株树木各个枝条占据的空间体积与该枝条的带叶枝干重的关系,计算了各标准地不同分级样木树冠的分维数。为探讨单株样木树冠的分维数的计算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树冠的分维数作为表征树冠的动态生长变化是一有用和可靠的指标。
刘兆刚刘继明李凤日刘艳艳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树冠结构叶量分维数
Behavioural responses of Dendrolimus superans and Anastatus japonicus to chemical defences induced by application of jasmonic acid on larch seedlings
Jasmonic acid (JA) is a plant hormone that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nts,herbivores and ...
MENG Zhao-jun,YAN Shan-chun College of Forestry,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文献传递
基于林氏系统语言的树木枝条分形特征模拟1被引量:4
2006年
基于树木分枝的分形特征,在简要介绍林氏系统语言基本概念和海龟解释基础上,应用L-studio软件编写林氏系统语言程序对不同枝条的分枝类型进行生长模拟,并通过引入随机性因子使得应用林氏系统生成的树木分枝图形更加丰富多彩和形象逼真。林氏系统可对树木枝条仿真和树冠动态生长可视化模拟提供参考。
刘兆刚李凤日卢军曲智林
关键词:分形
叶损伤对兴安落叶松防御酶活性的系统诱导被引量:8
2012年
为了研究剪叶及昆虫取食诱导与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针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以剪叶及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a superans)取食处理兴安落叶松幼苗,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针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剪叶或松毛虫取食均能强烈诱导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4枝50%为最适的损伤程度。多酚氧化酶活性在达到最大值后迅速下降,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持续时间较长。当损伤程度为4枝50%时,松毛虫取食与剪叶处理诱导的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无显著差异,取食诱导的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剪叶诱导,但2种处理方法诱导的防御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均在同一时间表现出最高的酶活性。因此推测,松毛虫取食与机械损伤可能诱导相同的防御系统,可以考虑通过机械损伤拟合昆虫取食,从而达到较理想的诱导防治效果。
王琪严善春金虎王艳军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落叶松毛虫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昆虫取食
樟子松人工林树冠内一级枝条空间的分布规律被引量:18
2007年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枝解析的方法,于2002、2003年共测定53株林木(年龄17~38年,直径8.61~21.5cm,树高7.48~18.24cm)的树冠变量,建立树冠内一级枝条个数的预估模型,并对一级枝条在树冠内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级枝条个数在树冠有效冠内垂直方向上呈现一“多”一“少”的趋势,在有效冠以下,随着着枝深度的增加,枝条个数呈现直线下降趋势;枝条的水平分布百f以用均匀图形分布讲行很好地拟合.表明圆形分布统计量是分析枝条方位水平分布非常有用的工具。
刘兆刚李凤日
关键词:樟子松
叶损伤诱导兴安落叶松针叶中10种酚酸的变化被引量:13
2010年
酚酸是一类重要次生抗虫物质.为研究损伤及昆虫取食诱导对兴安落叶松针叶内酚酸含量的影响,采用3种不同程度剪叶或落叶松毛虫幼虫取食处理兴安落叶松幼树,以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兴安落叶松健康针叶中酚酸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处理后1d,剪叶或昆虫取食4枝50%针叶处理的兴安落叶松幼苗健康针叶中,除阿魏酸无显著差异外,苯甲酸、咖啡酸、绿原酸、水杨酸、苯乙酸、肉桂酸、香草酸、丁香酸和没食子酸9种酚酸均差异显著;4枝75%针叶处理的10种酚酸含量均发生显著变化.说明剪叶及虫害50%、75%针叶处理均达到诱导阈值,能显著诱导兴安落叶松化学防御.在损伤程度相同情况下,处理1d时,剪叶4枝50%、75%诱导的咖啡酸、苯乙酸、肉桂酸、香草酸和没食子酸的含量显著高于虫害诱导处理;5d时,剪叶4枝50%、75%诱导处理的这5种酚酸含量显著低于虫害诱导处理;10d时,两种方法诱导的酚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剪叶诱导处理的酚酸含量变化比昆虫取食处理迅速,且诱导强度与剪叶程度相关.采用适当处理诱导针叶中酚酸含量的变化来增强兴安落叶松对害虫的防御能力是可行的.
严善春袁红娥王琪王艳军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落叶松毛虫酚酸昆虫取食
落叶松毛虫和平腹小蜂对喷施茉莉酸的落叶松苗的行为反应
茉莉酸(Jasmonic acid,JA)是一种植物激素,在植物、害虫及天敌三级营养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明确茉莉酸对落叶松诱导抗虫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手动喷雾器将3个浓度梯度的茉莉酸溶液[0.01mM(JA0.01),...
孟昭军严善春
关键词:害虫天敌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
文献传递
茉莉酸在植物诱导防御中的作用被引量:115
2005年
茉莉酸(JA)和茉莉酸甲酯(MeJA)作为与损伤相关的植物激素和信号分子,广泛地存在于植物体中,外源应用能够激发防御植物基因的表达,诱导植物的化学防御,产生与机械损伤和昆虫取食相似的效果。大量研究表明,用茉莉酸类化合物处理植物可系统诱导蛋白酶抑制剂(PI)和多酚氧化酶(PPO),从而影响植食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还能增加过氧化物酶、壳聚糖酶和脂氧合酶等防御蛋白的活性水平,导致生物碱和酚酸类次生物质的积累,增加并改变挥发性信号化合物的释放,甚至形成防御结构,如毛状体和树脂导管。经茉莉酸处理的植物提高了植食动物的死亡率,变得更加吸引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挥发性化合物——茉莉酸甲酯可以从植物的气孔进入植物体内,在细胞质中被酯酶水解为茉莉酸,实现长距离的信号传导和植物间的交流,诱导邻近植物产生诱导防御反应。茉莉酸和茉莉酸甲酯分别具有4种立体异构,其中具有活性的是顺式结构,但顺式结构不稳定,会差向异构化为反式结构。茉莉酸的代谢物(Z)-茉莉酮(cis-Jasmone)具电生理活性,在植物诱导防御中起作用,并且在防御信号的作用上不同于茉莉酸和茉莉酸甲酯。
徐伟严善春
关键词:茉莉酸诱导抗性植物防御次生物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