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9301307)

作品数:31 被引量:341H指数:13
相关作者:王阶陈恒文魏本君何小鹃吕爱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中医
  • 4篇瘀热
  • 4篇关节炎
  • 3篇心病
  • 3篇心室
  • 3篇心室重构
  • 3篇宣痹
  • 3篇正交
  • 3篇正交试验
  • 3篇中药
  • 3篇胶原
  • 3篇胶原诱导
  • 3篇胶原诱导关节...
  • 3篇冠心病
  • 2篇丹参
  • 2篇蛋白
  • 2篇心肌
  • 2篇心绞痛
  • 2篇胸痹
  • 2篇炎性

机构

  • 18篇中国中医科学...
  • 12篇中国中医科学...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湖北中医药大...
  • 4篇香港浸会大学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大理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阳理工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18篇王阶
  • 8篇陈恒文
  • 7篇魏本君
  • 5篇吕爱平
  • 5篇何小鹃
  • 4篇张翠英
  • 4篇高嘉良
  • 3篇任伟光
  • 3篇孙伟
  • 3篇陈光
  • 3篇郭晴晴
  • 3篇何浩强
  • 2篇谭勇
  • 2篇刘忠第
  • 2篇刘超
  • 2篇姜淼
  • 2篇李军
  • 2篇黄世敬
  • 2篇汤欢
  • 2篇袁蓉

传媒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8
  • 7篇2017
  • 14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丹酚酸B的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利用大孔吸附树脂优化丹参中高纯度丹酚酸B的纯化工艺。[方法]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考察包括树脂类型的选择、上样量、除杂溶剂、洗脱溶剂等多方面因素。[结果]确定丹参中丹酚酸B的纯化树脂为大孔吸附树脂HP300、上样量为1∶2(丹参∶树脂)、2BV水除杂、3 BV的40%乙醇洗脱。收集40%乙醇洗脱部分回收溶剂喷雾干燥,丹酚酸B纯化物中丹酚酸B的含量为73.6%、68.9%。[结论]大孔吸附树脂优化的纯化条件为丹酚酸B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了实验基础。
张翠英章洪王阶
关键词:丹参丹酚酸B纯化大孔吸附树脂
辛开苦降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运用被引量:1
2015年
辛开苦降法是一种辛温药和苦寒药配合运用的方法,具有燮理阴阳、调和寒热,协调升降的功能。目前对辛开苦降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而心血管疾病由于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多变,许多疾病中也会出现寒热错杂、气机失调的病机。故从其源流、功用及其在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后心室重构等疾病方面的运用做一探讨,以扩大其范围,更好地运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
魏本君郭丽丽高嘉良陈恒文王阶
关键词:辛开苦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
《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和特色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探讨温病学派代表人物叶天士治疗痹证的用药特色。方法:选取《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痹证的医案复方,建立数据表,对药物的使用频数、功效、性味、归经、科属等特征进行统计。结果:在治疗痹证的80首汤剂复方中,药物120味,用药次数是560总频次,平均每方用药7味,方简力专。其中防己、桂枝、茯苓、白术、当归等17味药累积使用频次占总频次的52.2%,是高频常用药物。另外,蚕沙配防己、石膏配防己、独活配白术、独活配茯苓等药对也是高频常用药对。120味药物按功效划分,使用频率较高依次为:补虚药25.4%,祛风湿药16.4%,利水渗湿药12.9%;按药性划分,使用频率较高依次为:温性药46.44%,寒性药28.04%,平性药19.64%;按药味划分,使用频次较高依次为:甘味药39.51%,苦味药28.72%,辛味药18.12%;按归经划分,使用频次较高依次为:肺经17.52%,脾经17.36%,肝经15.84%,肾经12.49%;120味中药分属59种科属,使用频次较高的依次为:伞形科10.2%,豆科9.8%,多孔菌科6.1%。结论:叶天士治疗痹证用药特色寒温并用,补泻同施,气血同治,重用甘味补益气血、缓急止痛,辛开苦降宣通三焦脏腑气机,促进肢体关节经络气血流通而痹痛除。高频常用药物及药对是特色用药,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刘忠第姜淼谭勇何小鹃吕爱平
关键词:临证指南医案叶天士痹证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祛瘀化痰通脉颗粒中12种指标成分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祛瘀化痰通脉颗粒中12种成分,验证此方法在复方制剂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技术适应性。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内参物,建立与其他11种成分(丹参素钠,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阿魏酸,表小檗碱,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绿原酸,洛伐他汀)的相对校正因子进行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对这12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通过比较2种方法的结果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2种计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RSD<5%。结论:一测多评质量评价模式可用于祛瘀化痰通脉颗粒中多指标成分的同步质量评价。
莫舒张洪敏韩馥蔓王莉鑫王锦玉仝燕冯伟红刘建勋
关键词:相对校正因子阿魏酸盐酸小檗碱
“瘀热”浅识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瘀热"成为当今许多疾病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广泛存在于各系统疾病的不同阶段。文章从概念、源流、成因、治疗、现代临床等方面对"瘀热"做一较全面的论述。对"瘀热"理论的进一步认识及临床运用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魏本君郭丽丽王阶
关键词:瘀热清热化瘀
傣药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利用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傣药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为傣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结合傣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现状和工作实践,对傣药资源开发应用的重点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结果:对傣药学的发展历史、本草沿革、傣药资源种类及分布、濒危资源、保护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今后傣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结论:傣药应加强传统知识的传承和知识产权保护,今后应重点开展重要傣药及濒危资源的保护与专题调研,从品种考证、质量标准、化学成分、生物活性、有效方药的新药开发研究以及濒危傣药野生变家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是促进傣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化的关键。
段宝忠徐江李海涛陈士林
关键词:傣药
类风湿关节炎寒热方证对应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策略被引量:11
2015年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累及人体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乌头汤、黄连解毒汤分别对应治疗该病的寒证和热证,有效性已为一千多年临床实践所证实。寒热方证对应的复杂性、系统性和科学性,需要在分子网络药理学层次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研究策略如下:第一,通过基因芯片技术、代谢组学得到临床类风湿关节炎寒证、热证患者与健康人比较的差异基因和代谢物,构建和分析寒证和热证的分子网络。第二,根据乌头汤、黄连解毒汤的中药化学成分及其所作用的基因、蛋白质,构建分子药理网络。第三,通过分析寒热方证的分子药理网络,探索和发现两者关联的靶基因、靶蛋白,了解它们的功能、相互关系和作用。第四,构建布洛芬、美洛昔康、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及泼尼松的分子药理网络。第五,乌头汤、黄连解毒汤的分子药理网络分别与布洛芬、美洛昔康、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及泼尼松的分子药理网络相比较,探索和发现中药与西药分别作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寒、热证的药理作用途径异同点。
刘忠第姜淼谭勇何小鹃贾冬梅周珂吕爱平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乌头汤方证对应网络药理学
含三七中成药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分析2015年版《中国药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成方制剂》)含三七方剂组方规律。方法:对《中国药典》及《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有三七的方剂进行检索,收集资料,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构建含三七方剂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含三七方剂的功能主治、证候分布、配伍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并对高频药对和高频证候进行深度分析。结果:含三七方剂共197首,涉及中药391种,常用药物组合67个,主治疾病14种,主治证候7种,高频药对"三七-当归","三七-红花"及高频证候"气滞血瘀"及"气虚血瘀"的药物组合分析显示三七在不同药对中功效大致相同,针对不同证候治疗作用具有差异。结论:《中国药典》与《中药成方制剂》中含三七方剂多具有活血止痛之功效,三七常与活血药、补益药、理气药同用,其组方规律与特点为临床新药研发提供依据,其针对"气滞血瘀"与"气虚血瘀"的药物组合为研究三七"生打熟补"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陈光刘超何浩强高嘉良李军邢雁伟王阶
关键词:《中国药典》组方规律
从瘀热互结论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炎性反应被引量:13
2015年
近年来研究趋向于认为炎性反应主导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病理过程,而目前并没有针对炎性反应的推荐用药。中医药在这方面有潜在优势,通过对PCI术后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发现瘀热互结证与PCI术后炎性反应存在有机对应关系。文章分析PCI术后病因病机特点,结合临床经验,介绍从瘀热互结入手,针对炎性反应的PCI术后再狭窄防治。
陈胤峰李敏王阶
关键词:再狭窄炎性反应
雷公藤甲素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血清和踝关节中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CIA大鼠模型,不同浓度雷公藤甲素灌胃治疗,治疗期间进行足趾厚度和宽度的测量。治疗3周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清标本,ELISA法检测HIF-1α和VEGF表达水平。收集关节标本,采用RT-PCR法检测踝关节中HIF-1α和VEGF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雷公藤甲素治疗后,关节肿胀明显下降。模型组大鼠血清及踝关节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各用药组大鼠血清及踝关节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能通过抑制CIA大鼠HIF-1α和VEGF的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樊丹平郭晴晴李静吕爱平何小鹃
关键词:胶原诱导关节炎缺氧诱导因子雷公藤甲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