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232)

作品数:27 被引量:202H指数:8
相关作者:徐守宇姚新苗李艳杨文明范为民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顺天堂大学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信号
  • 3篇信号通路
  • 3篇通路
  • 3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3篇肌萎缩
  • 3篇国医
  • 3篇国医大师
  • 2篇医案
  • 2篇数据挖掘
  • 2篇中药
  • 2篇中医
  • 2篇肿瘤
  • 2篇痿病
  • 2篇痿证
  • 2篇汪机
  • 2篇细胞
  • 2篇肌肉
  • 2篇骨骼
  • 2篇关节炎

机构

  • 8篇浙江中医药大...
  • 8篇顺天堂大学
  • 5篇皖南医学院
  • 5篇皖南医学院弋...
  • 5篇安徽中医药大...
  • 4篇安徽中医药大...
  • 3篇浙江大学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西医结...
  • 1篇皖南医学院第...

作者

  • 9篇徐守宇
  • 6篇姚新苗
  • 6篇李艳
  • 4篇杨文明
  • 3篇范为民
  • 3篇王健
  • 2篇吴燕
  • 2篇何望生
  • 2篇李高权
  • 2篇孙悦
  • 2篇刘雪云
  • 2篇胡怡芳
  • 2篇丁成华
  • 2篇王河宝
  • 2篇汪瀚
  • 2篇胡珊
  • 2篇朱琪
  • 2篇黄鹏
  • 1篇张丽梅
  • 1篇杜宇鹏

传媒

  • 4篇中国康复医学...
  • 4篇中医药临床杂...
  • 4篇风湿病与关节...
  • 2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中医药通报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医学争鸣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针刀联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针刀疗法联合中药内服或外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达到标本兼治,不易复发的效果,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用的疗法之一,在临床上发展迅速。文章就其近10年来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胡珊姚新苗徐守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小针刀中药
运动疗法联合口服消炎镇痛药及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被引量:29
2014年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联合口服消炎镇痛药及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0例。运动疗法组采用运动疗法联合口服消炎镇痛药及颈椎牵引治疗,常规治疗组采用口服消炎镇痛药及颈椎牵引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患者颈椎疼痛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①颈椎疼痛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颈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1.5)分,(7.0±1.5)分,t=0.221,P=0.826];治疗8周后两组颈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降低[(3.3±1.4)分,(4.1±0.8)分],运动疗法组降低程度大于常规治疗组[(3.8±1.1)分,(2.9±1.3)分,t=2.717,P=0.009]。②临床疗效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4.6)分,(8.5±4.5)分,t=0.169,P=0.867];治疗8周后两组临床疗效评分均提高[(15.9±4.1)分,(13.2±4.9)分],运动疗法组提高程度大于常规治疗组[(7.6±2.6)分,(4.7±3.1)分,t=3.925,P=0.000]。结论:采用运动疗法联合口服消炎镇痛药及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明显减轻颈椎疼痛,疗效优于单纯采用口服消炎镇痛药及颈椎牵引,且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燕姚新苗徐守宇
关键词:神经根病运动疗法
sEMG在颈痛患者颈肌功能特征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 EMG)是神经肌肉系统在进行活动时的生物电变化经表面电极引导、放大、显示和记录所获得的一组电压时间序列信号,它与肌肉的活动状态和功能状态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性,因而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神经肌肉的活动[1]。在规范化控制的条件下,表面肌电信号可以定量的反映出肌肉的疲劳程度、肌力水平、多肌群的协调性等功能状况[2],
胡小珍姚新苗王健徐守宇
关键词:颈痛神经肌肉系统颈肌SEMG表面肌电图表面肌电信号
命门与三焦关系浅析被引量:9
2019年
通过对中医经典文献的研究,笔者认为命门是人体的第六脏,并与三焦形成阴阳表里的对应关系。命门为水中之阳,三焦为火中之阴,形式上符合五行学说。命门藏元气,通行三焦以发挥作用;三焦运后天之气下行,培补先天元气,这样形成了一个升降的体系,以产生人体不竭的生命动力。
齐城成孙悦丁成华王河宝董艳玉郑绍勇顾佳毛卓鹏
关键词:三焦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李济仁教授辨治痹病学术经验撷要被引量:22
2014年
文章从八纲辨证,重视寒热;固本培元,重视脾肾;虚实夹杂,重视痰瘀;治养结合,重视调摄等方面介绍李济仁教授辨治痹病学术经验,对痹病的治疗有借鉴意义。
范为民胡怡芳李艳
关键词:痹病名医经验
国医大师李济仁治疗肿瘤术后虚劳病的药物配伍与剂量值数据挖掘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从药物配伍与剂量值的角度探讨国医大师李济仁治疗中老年患者肿瘤术后虚劳病的用药特点。方法:对李济仁教授治疗中老年肿瘤术后虚劳病患者的处方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550首处方中共用药物310味,相应剂量值823种;频率>10%的40味中药中,有54种频率>5%的高频剂量值;频次前5位的药物为黄芪(480)、半枝莲(383)、半边莲(372)、白术(288)、全蝎(273)。关联规则提示,组方以黄芪为核心,支持度≥0.60、置信度≥0.96的剂量值组合包括“白术15 g,半枝莲15 g→半边莲15 g”“黄芪35 g,半边莲15 g→半枝莲15 g”;具有高相关度的药物剂量值包括黄芪35 g、白术15 g、白花蛇舌草30 g、半枝莲15 g、半边莲15 g等。系统聚类法分别形成4至5类药物与剂量值的聚类方。超过半数的药物剂量达到或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的最大用量。结论:李济仁教授治疗中老年患者肿瘤术后虚劳病常以35~50 g黄芪配伍白术15 g、白花蛇舌草30 g、猫爪草30 g、半枝莲15 g、半边莲15 g,用量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偏大,但临床疗效较好。
王一苇李明强范为民纪超凡李艳
关键词:虚劳病肿瘤术后中药剂量数据挖掘
阻血下肌肉力量训练的应用现状被引量:7
2015年
日本的佐藤义昭博士在按摩因跪坐而发麻的小腿时,发现肌肉被动收缩的感觉与力量训练相似,进而设想:通过增大压力使血流量降低,同时结合肌力训练,可能会促进肌肉快速肥大。从1973年开始,他逐步改善阻血装置来优化训练方法,并在1983年确立此技术[1]。阻血训练在日本被称为KAATSU training,是通过使用专用设备(如止血带或充气加压带)对上臂或大腿进行捆绑施加压力(〉50 mm Hg,
胡珊王健徐守宇
关键词:废用性肌萎缩肌肉力量
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线索探讨
2013年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中医学又称“颤证”或“颤病”,是一种长期、缓慢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运动障碍疾病。临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势异常和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常常伴随着非运动障碍症状,如嗅觉障碍、痴呆、抑郁、焦虑、快速动眼睡眠障碍等。该病呈慢性进展性发展,可累及多个系统,以黑质多巴胺能系统变性和残存神经元出现特征性包涵体——路易小体病理改变为主。
李睿杨文明汪美霞
关键词:帕金森病基因组学生化标志物影像学中医诊断
汉化版日本膝关节骨关节炎功能评估量表的信度研究被引量:29
2014年
目的:探讨日本膝关节骨关节炎功能评估量表(JKOM)汉化版的信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共选取171例KOA患者,按照JKOM的评分标准对上述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并进行信度分析:重测信度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用Cronbachα进行分析。结果:汉化版JKOM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ICC=0.947—0.993)。健康状态的信度系数Cronbachα为0.632,其余4部分和总量表的信度系数Cronbachα为0.755—0.958,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论:汉化版JKOM具有良好的信度,适用于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评价。
徐守宇姚新苗吴燕张丽梅李高权刘雪云黑泽尚赤居正美
关键词:信度
成人型烟雾病2例临床报告被引量:2
2013年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又称自发性颅底动脉环闭塞症,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以双侧颈内动脉终末段及其主要分支血管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主要表现为颈内动脉(ICA)远端、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前动脉(ACA)近端狭窄或闭塞伴脑底部和软脑膜烟雾状、细小血管形成,在DSA检查时显示模糊不清的血管网,如烟雾升起,故又名烟雾病。
李祥杨文明汪瀚何望生黄鹏胡裕秀董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