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30743)

作品数:11 被引量:85H指数:6
相关作者:吴丰昌朱元荣冯承莲张瑞卿王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太湖
  • 3篇腐殖酸
  • 2篇地表水
  • 2篇生态风险
  • 2篇水体
  • 2篇微囊藻
  • 2篇氨基酸
  • 2篇SB
  • 2篇PAHS
  • 1篇地表水体
  • 1篇典型植物
  • 1篇多环芳烃
  • 1篇多环芳烃含量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盐酸处理
  • 1篇营养化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光谱
  • 1篇有机质

机构

  • 9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河海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青岛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市环境保...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环境保护部华...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淄博市环境保...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吴丰昌
  • 3篇朱元荣
  • 2篇林樱
  • 2篇常明
  • 2篇孙福红
  • 2篇张瑞卿
  • 2篇冯承莲
  • 2篇王颖
  • 2篇吴珊
  • 2篇鄢元波
  • 1篇刘跃丹
  • 1篇赵晓丽
  • 1篇高小峰
  • 1篇倪晋仁
  • 1篇王国祥
  • 1篇谢理
  • 1篇何宏平
  • 1篇白英臣
  • 1篇谷依露
  • 1篇穆云松

传媒

  • 6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湖泊科学
  • 1篇Scienc...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物种敏感度分布的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模型被引量:10
2015年
针对目前物种敏感度分布参数方法建模所存在的缺点,首次提出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的物种敏感度分布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最优窗宽和检验方法。选用无机汞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和3种传统参数模型分别推导了保护我国水生生物的无机汞的急性水质基准值。结果表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在推导无机汞水质基准中的稳健性和精确度都大大优于传统参数模型,能够更好地构建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该方法的提出丰富了水质基准的理论方法学,为更好地保护水生生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王颖冯承莲黄文贤刘跃丹马燕张瑞卿吴丰昌
关键词:无机汞水质基准物种敏感度分布
铜绿微囊藻培养过程中氨基酸的释放特征及其对水体有机质的贡献被引量:7
2016年
为深入分析铜绿微囊藻水华暴发对水体有机质、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蓝藻水华暴发对湖泊内源氨基酸和有机质的贡献及养分循环机制,采集太湖北部富营养化区域梅梁湾中的水样,用于在室内培养太湖蓝藻水华优势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采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铜绿微囊藻生长、衰亡过程中氨基酸的摩尔浓度及其组成特征的变化,探讨藻类产生的氨基酸和有机质对湖泊水体中有机质、TC(总碳)及DTN(溶解性总氮)的贡献.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对水体中TC、DTN、TOC(总有机碳)的贡献率分别为23%~37%、46%~93%和46%~83%;在衰亡期,水体中难降解氨基酸(如甘氨酸、丝氨酸、丙氨酸和赖氨酸)的摩尔浓度(c)为60.4μmol/L,显著高于同时期易降解氨基酸(如酪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的摩尔浓度(40.9μmol/L);c(D-氨基酸)/c(L-氨基酸)由初始的0.28降至0.09,表明在铜绿微囊藻对数生长至衰亡期间,水体中有机质的降解程度逐渐降低.研究显示,在水体有机质降解程度降低的同时,氨基酸摩尔浓度逐步增加,因此大量未降解的氨基酸沉积下来成为水体有机质来源之一.
于茜朱元荣王焕华汤智宫蓓蓓谭伟强
关键词:有机质铜绿微囊藻氨基酸富营养化太湖北部
基于SSD方法比较中美物种对铜的敏感性差异被引量:4
2014年
基于无机铜(以下简称铜)对中、美淡水水生动物的毒性数据,构建了中、美水生动物对铜的SSD(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比较了中、美物种的HC5(hazardous concentration at 5thpercentile of the species,保护95%以上物种的浓度水平)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在HC5下,中国的水生动物对铜的敏感性排序为节肢动物>非节肢动物>鱼类,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美国不同物种对铜的敏感性排序为非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鱼类,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根据铜短期暴露的HC5对中、美物种敏感性进行比较可知,中国鱼类、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敏感性均大于美国相应物种;而中国非节肢无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均小于美国相应物种.研究所选的美国全部物种对铜的敏感性略高于中国物种,但二者仅相差0.52μgL.除非节肢无脊椎动物外,中、美水生生物对铜的SSD敏感性分布均未见显著差异.因此,在推导中国水质基准时应注重考虑敏感性物种(如节肢动物).
赵天慧周北海方怡向陈程王颖穆云松
关键词:显著性差异
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生长周期中腐殖酸的释放特性被引量:3
2015年
由于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太湖长期暴发蓝藻水华,这些蓝藻在代谢及消亡过程中大量释放包括腐植酸在内的有机物,不仅影响供水水质,并且进一步加重了水华程度.以太湖水华优势藻种——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 T34)为研究对象,对藻株生长周期中的藻细胞、浮游细菌进行计数,并使用TOC仪与三维荧光光谱对培养液中提取的腐殖酸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探究水华微囊藻在生长过程中藻细胞密度、浮游细菌密度与腐殖酸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培养液中腐殖酸浓度的变化趋势与细菌数量变化趋势一致,但与细菌数量曲线拐点相比,腐殖酸浓度曲线拐点出现两周的延迟.腐殖酸产量在藻细胞对数期较低,当水华微囊藻进入稳定期与衰亡期后,腐殖酸大量产生,其浓度迅速增加,最高可达到28.6 mg/L.根据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水华微囊藻所产生的腐殖酸特征峰出现在(235~245 nm)/(380~425 nm),属于类富里酸荧光峰.本研究初步探究蓝藻与水体腐殖酸之间的关系,为水体腐殖酸来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谷依露高小峰李仁辉
关键词:水华微囊藻腐殖酸三维荧光光谱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PAHs in surface waters of China被引量:14
2012年
The concentrations of PAHs in the surface waters from seven river basins in China were summarized from literature published from 2000-2010. Subsequently, the risks from individual PAHs and ∑PAHs in the surface waters of China were quantified by comparing the overlap between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of exposure concentrations with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of toxicity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15 PAHs in the surface waters ranged from 3.09 to 38139.00 ng L-1, with a geometric mean of 474.93 ng L-1. The significantly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the 15 PAHs occurred in the surface waters from northern China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southern China.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15 PAHs in Chinese surface water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waters worldwide. The MOS10 (margin of safety) values were calculated at 90th percentile values of exposure concentrations and 10th percentile values of toxicity data, with 5.75, 0.17, 2.33, 0.30, 0.57, 1.74, 1.05, and 0.11 for Ace, Ant, Flu, BaP, Flua, Nap, Phe, and Pyr, respectively. The probabilities of the individual PAH concentrations exceeding the 10th percentile value of the toxicity data were 6.06%, 2.07%, 9.51%, and 2.07% for Nap, Ace, Phe, and Flu,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minimal risk to aquatic organisms; however, the probabilities of BaP, Ant, Flua, and Pyr exceeding this value were 19.49%, 25.46%, 15.15%, and 30.50%,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potential risks. Among the individual PAHs, the ecological risk from Pyr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in descending order of risk, Ant, Bap, Flua, Phe, Nap, Flu, and Ace. Additionally, the combined ecological risk of ∑PAH8 in Chinese surface water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ny that of individual PAHs alone. The MOS10 values in the river basins were < 1, except for the Haihe River Basin, suggesting a potential combined risk from ∑PAH8 in the other six river basins. The probabilities calculation indicate that low to high ecological risk from ∑PAH8 for all aquatic species was reported i
GUO GuangHuiWU FengChangHE HongPingZHANG RuiQingLI HuiXianFENG ChengLian
关键词:生态风险评估地表水苯并(A)芘概率分布PAHS
Pb2+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培养基,研究了添加Pb2+对Bt(Bacillus thuringiensis,苏云金芽孢杆菌)生长和晶体蛋白合成的影响,同时分析了Bt发酵过程中有效态Pb含量(以ρ计)的变化,并采用FTIR(傅立叶红外光谱)和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初步探讨了Pb2+在Bt表面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污泥培养基在支持Bt生长代谢和降低重金属有效态含量方面均优于商用培养基,当初始ρ(Pb2+)高达400 mg/L时,与未添加Pb2+相比,污泥培养基中Bt活菌数与晶体蛋白产量约分别下降48%和54%,而商用培养基中约分别下降82%和75%,证实了污泥作为Bt发酵培养基的可行性;Bt对Pb2+有较好的耐受性,当ρ(有效态Pb)在80 mg/L以下时,Bt生长代谢不会受到显著影响.光谱学分析表明,Bt对Pb2+有少量吸附,从而降低Bt发酵过程中Pb的生物有效性,吸附位点主要为羟基,部分C O和S O也参与了吸附反应.
常明摆亚军孙启宏陈晨倪晋仁
关键词:污泥苏云金芽孢杆菌生物有效性
中国地表水体多环芳烃含量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25
2012年
根据近10年来(2000~2010年)国内外文献报道,对中国7大流域地表水体15种PAHs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总结,并基于可利用的毒性数据,利用安全阈值法(Margin of Safety,MOS10)评价了8种单体PAHs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和∑PAH8混合物对水生生物的联合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中国地表水体15种PAHs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09~38139.00ng/L,几何均值为474.93ng/L,高于国外水体PAHs的含量水平;北方地区水体PAHs含量显著高于南方水体(p<0.05).单体PAHs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地表水体Ace,Ant,Flu,Bap,Flua,Nap,Phe和Pyr的MOS10分别为5.75,0.17,2.33,0.30,0.57,1.74,1.05和0.11;Nap,Ace,Phe和Flu的暴露浓度超过影响10%的水生生物的概率分别为6.06%,2.07%,9.51%和4.82%,说明Nap,Ace,Phe和Flu的生态风险较低;BaP,Ant,Flua和Pyr的暴露浓度超过影响10%的水生生物的概率分别为19.49%,25.46%,15.15%和30.50%,说明Bap,Ant,Flua和Pyr对水生生物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8种单体PAHs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大小依次为Pyr>Ant>Bap>Flua>Phe>Nap>Flu>Ace.联合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PAH8等效浓度超过影响10%的水生生物的概率为34.31%,大于任何单体PAHs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除海河流域,辽河流域、淮河流域、松花江流域、珠江流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水体∑PAH8的MOS10均小于1,具有潜在生态风险;七大流域∑PAH8的生态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辽河流域(65.58%)>淮河流域(57.15%)>松花江流域(46.49%)>珠江流域(38.41%)>长江流域(25.98%)>黄河流域(15.92%)>海河流域水体(5.22%).
郭广慧吴丰昌何宏平张瑞卿李会仙冯承莲
关键词:PAHS生态风险评价地表水体
太湖典型植物氨基酸组成特征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在太湖两个不同湖区(东太湖和贡湖)各选择了8种不同类型的典型水生植物和1种陆生植物全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15种氨基酸的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植物来源氨基酸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太湖区域植物体中总可水解氨基酸(THAAs)的平均含量为861.6±182.96μmol/g,贡湖区域植物体中THAAs平均含量为700.0±232.3μmol/g;不同类型植物体中THAAs的含量大小依次为: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陆生植物;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和赖氨酸是THAAs的主要组成部分,这5种氨基酸的摩尔浓度占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太湖植物中THAAs所含的氮元素对植物总氮的贡献在30.7%~94.7%之间,是植物体氮元素的主要组分,也是内源氮输入的主要来源.东太湖区域采集的植物样品中各氨基酸的浓度比例与东太湖水体氨基酸组成差异较大,但与沉积物氨基酸组成较吻合,表明东太湖植物来源的有机质和氨基酸是沉积物中有机质和氨基酸的重要来源.
刘丹白画画朱元荣林樱吴丰昌
关键词:太湖典型植物氨基酸
Sb(Ⅲ)与腐殖酸络合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平衡透析法和Dom(浓度分配系数)研究土壤提取的HA(腐殖酸)与Sb(Ⅲ)的络合特征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Sb(Ⅲ)与HA络合过程中,4 h左右透析管内外ρ〔Sb(Ⅲ)〕达到物理平衡,72 h左右达到络合平衡状态.当pH为4.0时,Dom最大达7.33 Lg,Sb(Ⅲ)与HA络合能力最强;当pH为2.0~4.0时,Sb(Ⅲ)与HA的络合能力几乎不受pH影响;当pH为5.0~8.0时,Sb(Ⅲ)与HA的络合能力随着pH的增大而显著减小;当pH为4.0时,Sb(Ⅲ)与HA之间的络合能力随着HA溶液中ρ(DOC)的增加而加强.红外光谱表征反应物的研究结果证明,HA与Sb(Ⅲ)的结合点主要发生在羧基和酚羟基之间.
鄢元波孙福红吴丰昌吴珊林樱朱元荣谢理
关键词:络合作用平衡透析法
太湖蓝藻对Sb(Ⅴ)的生物吸附作用被引量:10
2012年
利用富营养化湖泊的藻类——太湖蓝藻,对Sb(Ⅴ)的生物吸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藻类经0.1 mol/L盐酸处理后,对Sb(Ⅴ)的生物吸附效率大大提高.原藻和经盐酸处理的蓝藻在1 h左右对Sb(Ⅴ)的吸附量达到平衡;Sb(Ⅴ)在原藻和经盐酸处理的蓝藻表面的吸附能力均随着pH升高逐渐减弱;原藻与经盐酸处理的蓝藻对Sb(Ⅴ)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不同离子强度的Cl-、NO3-、SO42-、PO43-对Sb(Ⅴ)在原藻表面的吸附影响较弱,而对Sb(Ⅴ)在经盐酸处理的蓝藻表面的吸附影响显著.
吴珊孙福红鄢元波常明吴丰昌
关键词:生物吸附蓝藻盐酸处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