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414)
- 作品数:21 被引量:143H指数:8
- 相关作者:冯辉王玉刚王超楠李承彧周英更多>>
-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忠南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春结球黄心大白菜小孢子胚诱导和植株再生被引量:7
- 2009年
- 以引自韩国和日本的14个春结球黄心大白菜优良杂交种为试材进行小孢子培养,对影响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春结球黄心大白菜小孢子胚诱导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对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反应不同;40r.min-1低频振荡培养对小孢子胚诱导有促进作用;适宜的小孢子胚生芽培养基为MS+2.0mg·mL-16-BA+0.1mg·mL-1NAA+3%蔗糖+0.8%琼脂。
- 潘洪艳冯辉
- 关键词:大白菜小孢子培养胚状体植株再生
- 大白菜显性核复等位基因雄性不育恢复基因Ms^f的SSR标记被引量:7
- 2010年
- 为筛选大白菜核复等位基因遗传的雄性不育恢复基因Msf的SSR标记,用基因型为MsfMs的雄性不育两用系‘AB01’的可育株自交,得到恢复基因型纯合个体MsfMsf。再用其与基因型为msms的自交系‘a20’杂交和连续回交,获得BC4分离群体。筛选了104对SSR引物,获得3个与雄性不育恢复基因Msf连锁的SSR标记syau_m13、syau_m14和BRMS-040。经群体验证和连锁分析,Msf基因位于R07连锁群上,3个标记位于Msf基因的同一侧,距Msf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6.7、6.7和8.6cM。
- 王丽丽魏鹏刘志勇李承彧王玉刚冀瑞琴冯辉
- 关键词:大白菜恢复基因
- 无蜡粉型青梗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为选育叶面无蜡粉型优质青梗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用于杂种优势育种实践,以叶表有蜡粉的复等位基因遗传的小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GMS107为不育源,叶表无蜡粉的青梗菜自交系华-101为转育目标品系,在探明蜡粉有、无性状遗传规律及与雄性不育性遗传关系的基础上,采用连续回交转育性状的同时测交筛选基因型的方法,结果表明:育成了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植物学性状与华-101相近的无蜡粉型青梗菜雄性不育系,并用其配制出杂交组合。证明了本项研究采用的"定向转育方法",可以实现不育性及其他性状的同时转育,首次获得了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的无蜡粉型青梗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
- 冯辉杨晓飞辛彬赵鹏涛王玉刚
- 关键词:青梗菜雄性不育系转育
- 平头型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被引量:5
- 2010年
- 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直筒型大白菜雄性不育系"两用系"为不育源,采用连续回交转育性状的同时测交鉴定基因型的方法,向平头型大白菜小孢子DH系S50中转育雄性不育基因,育成了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植物学性状与S50相近的平头型大白菜雄性不育系。
- 张俊李承彧王丽丽杨皓宁李强冯辉
- 关键词: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选育
- 圆叶型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解决圆叶型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难题。【方法】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柳叶型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系"GMS201"为不育源,在测交鉴定基因型的基础上,采用回交法转育性状,向圆叶型菜心品系"奇2"中转育核不育基因。【结果】育成了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且园艺学性状与"奇2"相近的新核不育系"GMS202";新不育系克服了不育源材料"GMS201"花蕾条纹状白化和结籽不良的缺陷,并用其配制出2个强优势组合。【结论】用本试验设计的核不育系转育方案,可以实现菜心雄性不育性和其他园艺学性状的同时转育。
- 周鹏冯辉王慧王玉刚
- 关键词: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
- 奶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被引量:3
- 2013年
- 为解决奶白菜杂交种生产中的杂交制种手段问题,配制优良杂交种。以核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为指导,以青梗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00S107作不育源,采用连续回交转育同时测交鉴定基因型的方法,定向转育奶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并利用转育成的不育系与奶白菜优良自交系配制杂交组合,进行了杂种优势分析。选育出园艺学性状与目标品系相似,具有100%不育株率和不育度的奶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GMS3,筛选出2个产量高、整齐度高的优异杂交组合GMS3×B1、GMS3×B2。定向转育模式兼顾了不育基因和园艺学性状的转育,解决了奶白菜核不育系转育和利用的难题。
- 徐巍冯辉
- 关键词:奶白菜定向转育核基因雄性不育系杂交组合
- 青梗菜优异DH系的创制与利用被引量:16
- 2009年
- 【目的】创制多样性的青梗菜DH系,应用于杂种优势育种实践。【方法】以15个优良青梗菜杂交种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建立高效培养体系。【结果】获得了373株小孢子植株;鉴定出251株双单倍体;筛选出7个优异DH系;配制出2个优良组合。【结论】建立了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创制青梗菜DH系及其杂种优势育种的技术体系。
- 冯辉杨硕王超楠付颖
- 关键词:青梗菜游离小孢子培养DH系杂种优势育种
- 菜薹和乌塌菜核不育位点基因频率被引量:1
- 2008年
- 冯辉覃兴王玉刚
- 关键词:菜薹乌塌菜核基因雄性不育
- 小白菜花药培养胚诱导和植株再生被引量:6
- 2008年
- 以10个小白菜杂交种为试材,采用花药培养方法,研究胚状体发生及其再生植株的诱导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小孢子胚状体发生频率有明显差异,有10个基因型诱导得到胚状体,最高的出胚率达到18.31%;适宜浓度的活性炭可以促进胚状体的诱导,培养基中添加谷胺酰氨可以提高胚状体的诱导率;1.0%的琼脂浓度为胚状体继代培养最适宜的浓度,MS+1.0%琼脂为小白菜小孢子植株再生最适宜的培养基。不同透性的封口膜对小白菜生根有很大的影响。
- 刘如娥冯辉王超楠李丹周英
- 关键词:小白菜花药培养胚状体植株再生
- 橘红心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方法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以白色球心大白菜雄性不育甲型两用系AB01的可育株MsfMs为母本,以橘红色球心大白菜自交系北京-1和山东-1为父本,配制F1、F2及BC1,鉴定各世代叶球颜色和雄蕊育性,分析球色遗传规律,以及球色、花色及雄蕊育性的遗传关系,探索橘红心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方法。结果表明,球心颜色由一对基因控制,橘红心为隐性,白心为显性;橘红心与橘红花性状为完全连锁或一因多效;球心颜色与雄蕊育性独立遗传;橘红心大白菜自交系北京-1和山东-1在核不育基因位点上的基因型均为纯合隐性可育msms。提出了利用普通白心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转育橘红心大白菜雄性不育系的遗传模式。
- 冯辉姜楠李承彧
- 关键词: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