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2005)
- 作品数:20 被引量:218H指数:11
- 相关作者:江琦王书明李向召高智勤赵军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乙醇羰化Ni-Sn/C催化剂失活机理的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探讨了乙醇羰化反应活性较高的Ni Sn/C催化剂的稳定性及失活机理 ,并利用俄歇电子能谱 (AE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催化剂在高于反应条件温度及长时间反应条件下 ,由于Sn易于富集在催化剂表面上 ,导致积碳效应 ,堵塞催化剂孔道 ,从而使具有活性的Ni0 活性中心数量减少 。
- 冯景贤
- 关键词:失活机理镍活性
- 固体碱催化剂研究进展被引量:59
- 2005年
- 综述了固体碱催化剂的研究情况 ,包括固体碱催化剂类型及各种固体碱催化剂碱位的产生及作用机理 。
- 李向召江琦
- 关键词:固体碱碱催化
- 固体碱催化剂及其催化机理被引量:19
- 2006年
- 介绍了目前固体碱催化剂的研究状况,对固体碱催化剂特别是固体超强碱催化剂从活性中心形成机理、催化作用机理、失活和再生等方面作了探讨,并展望了超强碱催化剂的研究方向。
- 高智勤江琦李向召
- 关键词:固体碱催化剂
- 负载型路易斯酸-超强碱双功能催化剂作用下的碳酸二甲酯直接合成被引量:2
- 2003年
- 利用浸渍-焙烧法制备了负载型路易斯酸-超强碱双功能催化剂,并使用其一步直接由二氧化碳、甲醇和环氧丙烷合成碳酸二甲酯,并研究了催化剂负载量、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原料配比对反应结果的影响。指出了催化反应的机理,实验结果还显示焙烧对催化剂的超强碱活性位的形成有关键作用。
- 江琦王书明
-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双功能催化剂
- 无机非碳纳米管的合成
- 2008年
- 介绍了包括模板法、水热法和化学沉积法等目前无机非碳类纳米管的主要合成方法,总结了合成无机非碳类纳米管的研究进展。
- 雷蕾江琦汪玮明
- 关键词:一维纳米材料
- 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剂的热磁研究
- 2001年
- 用原位的热磁手段对二氧化碳加氢反应的负载型Fe、Ni催化剂的还原行为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负载金属表现出与纯态金属不同的还原行为 ;SiO2 改善了金属Fe的分散状态 ,提高了Fe的起始还原温度 ;TiO2 则有效地提高了Fe的还原程度。过渡金属第二组分对Fe催化剂性能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对其还原程度的改变来实现的。稀土降低了Ni催化剂的还原程度 。
- 江琦
- 关键词:二氧化碳加氢镍催化剂铁催化剂催化活性
- 由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01年
- 对由二氧化碳出发制备碳酸二甲酯的甲基化法。
- 江琦赵军
-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二氧化碳
- 由二氧化碳出发合成有机碳酸酯被引量:15
- 2002年
- 对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有机碳酸酯的环氧路线、酯交换和直接合成方法作了综合评述 ,认为直接合成是最佳的合成路线。碳酸酯的直接合成可在均相及多相催化体系中进行 ,负载金属、金属甲氧基化合物及碱均可作为催化剂。直接法研究的关键在于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由二氧化碳对金属 -氧键插入反应导致的催化循环的构筑及耦合反应的应用。
- 王书明江琦
- 关键词:二氧化碳有机碳酸酯环氧化酯交换
- 碳酸二甲酯与有机胺羰基化合成氨基甲酸酯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1年
- 在CaCl2 ,FeCl3,MgCl2 ,PbCO3,Pb(OAc) 2 等金属盐催化剂作用下 ,碳酸二甲酯与正丁胺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金属盐的催化活性与其路易斯酸性有关 ,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碳酸二甲酯 )∶n(胺 ) =1∶3 ,n(催化剂 )∶n(胺 ) =7∶1 0 0 ,反应时间 7h。
- 赵军江琦
-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正丁胺羰基化氨基甲酸酯有机胺
- 碱性催化剂上由CO_2合成有机碳酸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4年
- 评述了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由CO2出发合成有机碳酸酯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用于该类反应的各种碱性催化剂和超强碱催化剂对合成反应的促进作用。其中,负载型碱金属卤化物和碱金属碳酸盐是性能优异的催化剂,制备过程简单,易于分离,催化剂成本低。
- 黄正兵江琦
- 关键词:二氧化碳有机碳酸酯碱性碳酸二甲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