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B2010324)

作品数:7 被引量:52H指数:5
相关作者:郑惊雷王在国梁力建陈刘镇林志强更多>>
相关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药品检验所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化疗
  • 4篇肝癌
  • 3篇灌注
  • 2篇手术
  • 2篇速康
  • 2篇尿嘧啶
  • 2篇嘧啶
  • 2篇外科
  • 2篇康复
  • 2篇康复外科
  • 2篇快速康复
  • 2篇快速康复外科
  • 2篇灌注化疗
  • 2篇氟尿嘧啶
  • 2篇肝动脉
  • 1篇动脉灌注
  • 1篇动脉灌注化疗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栓塞化疗
  • 1篇血管

机构

  • 6篇东莞市人民医...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广东省药品检...

作者

  • 6篇王在国
  • 6篇郑惊雷
  • 5篇梁力建
  • 4篇陈刘镇
  • 3篇林志强
  • 2篇叶振伟
  • 2篇黄石川
  • 2篇李绍强
  • 2篇胡夏荣
  • 2篇赖佳明
  • 2篇黄文静
  • 2篇彭宝岗
  • 2篇游志坚
  • 2篇王雪丁
  • 2篇李庆贤
  • 1篇赖国威
  • 1篇何润沛
  • 1篇俞武生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肝动脉灌注化疗抑制肝癌血管生成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通过对肝癌大鼠进行肝动脉区域灌注化疗,研究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肝癌模型后,将造模2周后的肝内荷瘤大鼠1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外周静脉组和肝动脉组各6只。大鼠的5-FU给药剂量为20 mg/kg,连续给药4 d。化疗结束后第7天摘取肝脏肿瘤,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和CD3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通过VEGF蛋白染色测定积分光密度(IOD),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对照组VEGF表达(IOD值)为(46351.48±2926.24),明显高于外周静脉组(43678.84±2852.76)和肝动脉组(35518.86±2657.16),且肝动脉组的肝癌VEGF表达明显低于外周静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动脉组肝癌组织CD34蛋白表达和MVD最低(36.26±8.43),均明显低于外周静脉组(62.08±10.77)和对照组(69.74±16.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周静脉组和对照组的CD34蛋白表达和MV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能有效抑制肝癌组织VEGF表达,降低MVD,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郑惊雷梁力建王在国陈刘镇胡夏荣叶振伟
关键词: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
肝癌破裂出血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及其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01-2010-07-31东莞市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77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急诊肝切除术28例(另有6例为介入止血后肝切除,1例保守治疗止血后肝切除),姑息性手术11例,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或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or embolization,TACE or TAE)治疗23例,内科保守治疗15例。分别对各组患者的近期止血效果和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和随访。结果 28例急诊肝切除患者中,共14例采用肝不规则切除(右肝11例,左肝3例),并发症和死亡率较低;2例急诊肝切除后死亡,其余26例抢救成功,再出血和肝衰竭发生率相对较低;1年生存率为78.8%,平均生存时间为(437.2±101.4)d;右半肝切除术后发生肝衰竭和死亡率较高。姑息性手术组11例患者中,7例患者止血成功,4例再次出血;1年生存率为18.2%,平均生存时间为(79.8±48.6)d。介入组23例患者中,21例成功止血,4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其中6例患者介入止血后施行根治性肝切除康复出院;1年生存率为60.0%,平均生存时间为(289.5±92.7)d。内科保守治疗组15例患者中,仅有6例患者止血成功,死亡率为66.0%;1年生存率为15.4%,平均生存时间为(68.8±37.1)d。结论肝癌破裂出血常以突发性腹痛为首发症状,不规则性肝切除成功率高,治疗效果较好,是首选的治疗措施。对无法手术根治患者可采用TACE介入治疗,可有效延长生存期。姑息性手术治疗和单纯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
郑惊雷王在国游志坚陈刘镇胡夏荣叶振伟林志强赖国威何润沛俞武生黄石川
关键词:肝肿瘤破裂出血急腹症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
经不同途径区域灌注氟尿嘧啶在肝癌、肝组织及血浆中的浓度差异被引量:1
2015年
背景与目的:肝动脉、肝门静脉灌注区域化疗是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本研究探讨区域性灌注化疗时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在大鼠肝癌和肝脏组织及血浆中的分布,为临床肝脏肿瘤化疗提供参考。方法:将24只荷瘤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经外周静脉(尾静脉)、肝动脉、肝门静脉或结扎肝动脉后经肝门静脉灌注5-FU,剂量为20 mg/k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癌、肝脏组织及血浆中5-FU的含量,并计算药物在血浆、肝脏和肝癌组织间的穿透比率。结果:结扎肝动脉的肝门静脉组5-FU浓度在肝脏和肝癌组织中最高,分别为(22.1±9.5)μg/g和(16.4±7.2)μg/g;其次为肝动脉组;肝门静脉组5-FU浓度在肝癌组织中的浓度较低,为(8.9±3.7)μg/g;外周静脉组5-FU浓度在肝脏和肝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均为最低,肝癌组织中的浓度仅为(4.3±2.2)μg/g。在血浆中的5-FU浓度正好相反,外周静脉组浓度最高(26.8±12.5)μg/m L,肝动脉组(16.4±9.7)μg/m L、结扎肝动脉的肝门静脉组(15.9±10.1)μg/m L和肝门静脉组(14.9±8.5)μg/m L等3组浓度相近,均明显低于外周静脉组(P<0.05)。5-FU的肝癌/血浆穿透比率依次为结扎肝动脉的肝门静脉组(103.47%),肝动脉组(92.94%),肝门静脉组(59.58%)和外周静脉组(16.08%)。结论:与外周静脉注射全身化疗比较,区域性灌注化疗可显著提高肝癌和肝脏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同时减少化疗药物在外周血中的分布,其中经结扎肝动脉的肝门静脉灌注和经肝动脉灌注是肝癌区域性化疗2种较好的途径。
郑惊雷梁力建王在国黄文静王雪丁
关键词:氟尿嘧啶肝癌区域化疗
肝癌手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措施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肝癌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行性,为临床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1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肝癌切除病例40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将患者分为两组(快速康复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各2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临床监测指标、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前术后肝酶学和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糖等营养代谢指标以及并发症、再入院率、死亡率,统计白蛋白总使用量、平均营养费用和总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快速康复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耐受半流质时间较传统治疗组明显缩短[(44.5±8.3)h vs.(68.6±10.4)h、(74.3±15.6)h vs.(112.4±14.9)h、(85.2±16.5)h vs.(117.1±25.0)h,均P<0.05],术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36.6±5.7)g/L vs.(31.5±5.3)g/L、(182.3±58.5)mg/L vs.(144.2±60.3)mg/L,均P<0.05]。两组之间总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而快速康复组的感染性并发症明显降低(0/20 vs.2/20)。术后两组白蛋白用量相当,而快速康复组平均营养费用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235.8±73.5)元vs.(354.2±76.0)元、(9.8±9.2)d vs.(15.5±11.7)d,均P<0.05]。结论肝癌围手术期应用FTS的初步尝试是可行的,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医疗费用,节省医疗资源。
郑惊雷王在国陈刘镇李庆贤林志强黄石川赖佳明李绍强彭宝岗梁力建
关键词:手术期间肠道营养胰岛素抗药性快速康复外科
快速康复外科在肝癌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肝癌围手术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行肝癌切除患者80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将患者分为两组(快速康复外科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各4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临床监测指标,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前后体重、上臂围(AC)和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术前术后肝酶学和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糖等营养代谢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再入院率、病死率,统计白蛋白总使用量、平均营养费用和总住院时间。结果快速康复外科组术后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耐受半流时间均较传统治疗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也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P<0.05)。两组之间感染性并发症和总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白蛋白用量相当,但快速康复外科组平均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应用在肝癌围手术期安全、有效。
郑惊雷王在国游志坚李绍强赖佳明彭宝岗林志强陈刘镇李庆贤梁力建
关键词:肝癌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肠内营养住院时间
经门静脉途径灌注化疗时5-Fu在肝脏和血液中的浓度和药动学特点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经门静脉途径灌注化疗时5-Fu在肝脏和血液中的浓度和药动学特点,并与外周静脉注射化疗相比较,探讨区域性门静脉灌注化疗的优势。方法 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组后分别经门静脉插管区域灌注及经外周静脉注射5-Fu,剂量均为20 mg/k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两组给药后5、10、20、30、45、60、90、120、180 min不同时间点血浆和肝脏组织中5-Fu的浓度,对比两组5-Fu在肝脏和血浆中的药动学数据。对比两组的穿透比率、穿透指数及治疗优势度。结果经外周静脉注射5-Fu时,肝脏组织中的药物峰浓度(Cmax)和药物时量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3.79±4.56)μg/g及(342.20±108.20)μg·h/ml;血浆中的Cmax和AUC分别为(36.85±5.96)μg/g及(842.00±158.00)μg·h/ml。经门静脉灌注时,肝脏组织中的Cmax和AUC分别为(28.21±4.46)μg/g及(733.60±180.30)μg·h/ml;血浆中的Cmax和AUC分别为(21.02±4.06)μg/g及(529.80±111.50)μg·h/ml。门静脉灌注化疗与外周静脉注射相比的治疗优势度为3.37。结论与外周静脉注射全身化疗比较,区域性门静脉灌注5-Fu化疗可显著提高肝脏组织中的药物时-量作用强度,同时减少化疗药物在外周血中的分布。
郑惊雷梁力建王在国黄文静王雪丁
关键词:5-氟尿嘧啶门静脉化疗药动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