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11-01)

作品数:14 被引量:185H指数:10
相关作者:胡泽勇徐丽娇孙俊荀学义吴国雄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青藏
  • 8篇青藏高原
  • 4篇再分析资料
  • 2篇地表
  • 2篇年际
  • 2篇感热
  • 2篇藏北高原
  • 1篇低压
  • 1篇低压系统
  • 1篇地表辐射
  • 1篇地表感热
  • 1篇地表感热通量
  • 1篇蒸散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日数
  • 1篇湿地
  • 1篇台站
  • 1篇台站资料
  • 1篇年变化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研...
  • 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遂宁市气象局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6篇徐丽娇
  • 6篇胡泽勇
  • 5篇荀学义
  • 5篇孙俊
  • 4篇刘屹岷
  • 4篇吴国雄
  • 2篇宇婧婧
  • 2篇谷良雷
  • 2篇郝丽
  • 2篇何慧根
  • 1篇李栋梁
  • 1篇王美蓉
  • 1篇阳坤
  • 1篇周顺武
  • 1篇向纯怡
  • 1篇任荣彩
  • 1篇李晓峰
  • 1篇李剑东
  • 1篇毛江玉
  • 1篇李建平

传媒

  • 5篇气象学报
  • 2篇高原气象
  • 2篇气象科技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冰川冻土

年份

  • 1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原地区ERA40与NCEPI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利用ERA40、NCEPI(NCEP/NCAR version I)再分析资料以及高原地区的探空资料和1979年青藏高原地区第1次气象科学试验资料,详细的比较了高原地区位势高度的特征。结果表明,两套再分析资料在高原地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仍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相比较而言,高原北部地区ERA40再分析资料除1980—1990年在200hPa高层优于NCEPI再分析资料外,NCEPI再分析资料在年际变化上更接近探空资料;高原中部和南部地区NCEPI再分析资料除1980—1990年在200 hPa高层优于ERA40再分析资料外,ERA40再分析资料在年际变化上更接近探空资料。与1979年青藏高原地区第1次气象科学试验资料空间相关关系的比较显示,ERA40再分析资料在空间上与试验资料更相似。
荀学义胡泽勇孙俊崔桂凤徐丽娇孙鑫
关键词:青藏高原再分析资料位势高度
青藏高原积雪日数与高原季风的关系被引量:22
2010年
利用青藏高原50个气象台站1960-2004年的积雪日数、NCEP/NCAR再分析资料、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和高原季风指数资料,采用EOF、滑动t检验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60年来青藏高原季风的变化特征和近45年来青藏高原积雪日数的变化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青藏高原季风与青藏高原高度场和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初冬(11月)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强时,隆冬(12月-1月)的青藏高原冬季风弱,次年春季(4-6月)的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弱;当青藏高原夏季风强(弱)时,有利于唐古拉山地区积雪日数的增加(减少),班戈地区和青海东北部积雪日数的减少(增加);当青藏高原冬季风强(弱)时,有利于青海北部和西藏南部积雪日数的减少(增加),喜马拉雅山和唐古拉山积雪日数的增加(减少)。
徐丽娇李栋梁胡泽勇
关键词:青藏高原积雪日数高原季风
藏北高原湿地地表辐射的变化特征被引量:8
2010年
利用位于藏北高原典型湿地的MS3478站1a的实测辐射资料和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了地面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季节平均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总辐射和反射辐射的春季日变化明显大于其它季节,年变化均呈双峰型,但相位不一致。地面长波辐射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均呈不对称变化。地面有效辐射的年变化呈双峰型,两个峰值分别对应于冻土消融的3、4月份和冻结的10月份。净辐射量主要集中在5~7月份,占年总量的40.14%,表明该地区春末夏初地表获得的净能量最多,对地面热源的形成及其对大气的加热具有决定性作用。
何慧根胡泽勇荀学义郝丽谷良雷孙俊徐丽娇
关键词:藏北高原日变化年变化
平流层极涡振荡与ENSO热带海温异常的时空联系被引量:13
2010年
利用一个在等熵位涡坐标下建立的平流层极涡振荡(Polar Vortex Oscillation)指数,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_OISST_V2逐周海温资料,研究了月尺度以上热带海温异常与平流层极涡振荡的时间和空间联系,通过相关、回归以及合成分析发现,两者的显著联系主要发生在3—5年的年际时间尺度上,表现为ENSO型海温异常与极涡振荡年际趋势之间的时空关联。首先,两者的关系并不表现在同期相关上,而是当ENSO海温异常超前极涡振荡年际异常9—11个月时,两者具有最大的负相关关系。当前期热带海温偏暖(冷)时,9—11个月后极涡振荡的年际趋势为负(正)的异常,即极涡偏弱(强)或负(正)振荡事件为主。统计合成结果进一步证实,前期热带ENSO海温暖事件背景下,后期极涡振荡负事件的发生比正事件更多,强度更强,持续时间也更长,反之亦然;另外,前期热带ENSO暖海温背景下,极涡正、负振荡事件的发生均更频繁。研究连接热带ENSO海温异常与平流层极涡振荡的过程发现,热带海温异常不仅可在热带地区引起大气温度的异常响应,而且可以引发从平流层热带到极区的一系列温度异常同时向下和向极区的传播过程,并与9—11个月以后发生在极区的极涡振荡异常相联系。表明与热带海温异常相联系的极涡振荡年际异常,可能存在与季节尺度极涡振荡中类似的全球质量环流的异常变化。
任荣彩向纯怡
关键词:年际异常
青藏高原地表感热通量的近期变化趋势被引量:38
2010年
最近30年,青藏高原气温明显上升,风速明显减弱.青藏高原的地表和大气热源强度在如何变化成为季风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应用青藏高原1984~2006年期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两类计算方法获得的青藏高原地表感热通量的变化趋势.一类是基于微气象基本理论和野外观测资料发展起来的物理方法,考虑了大气稳定度和地表热力粗糙度对热交换系数的影响;另一类是气候学研究常用的经验方法,即设定热交换系数为常数或风速的函数.结果表明:由物理方法估计的年均感热通量以每10年2%的速率在减弱;各季节的感热通量除冬季外,有约每10年2%~4%的减弱趋势.由两种经验方法估计的感热通量的气候平均值比较接近,但变化趋势却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即:当热交换系数设定为常数时,估计的年均感热通量以每10年约7%的速率减弱;当热交换系数与风速负相关时,感热通量则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因此,过去计算感热通量的经验方法不能很好地反映感热的变化趋势.
阳坤郭晓峰武炳义
关键词:青藏高原稳定度
冬季青藏高原大气热状况分析Ⅰ:气候平均被引量:19
2011年
通过诊断3套再分析资料的非绝热加热场,研究冬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的热力特征。结果表明,与夏季为强热源的特征不同,冬季高原上空不是欧亚大陆上最强的冷源中心。冬季高原上空整体是偏弱的冷源,在高原西侧及东南地区上空甚至出现非绝热加热正值区,这一分析对以往研究提出的高原是冷源的特性给出了修正。各种非绝热加热分量的诊断表明,冬季高原上空这种总的非绝热加热分布主要是由于高原主体的长波辐射冷却较周边地区弱,以及西侧至东南地区凝结潜热释放造成的。为了说明再分析的非绝热加热资料对冬季高原上空大气的这种热力特征描述的可信性,文中还利用了地表辐射能量、TRMM及PREC/L降水、垂直速度等资料进一步辅助分析,证实了由于高原位势较高造成大气整层温度偏低,向外长波辐射偏少,以及高原地势的隆起造成局地较强的上升运动,高原西侧至东南角降水大值区潜热偏大,最终造成高原上空总非绝热加热负值偏小。最后理想高原隆起的水球试验结果说明,冬季,高原的存在减弱了陆地上空的冷却效应,因而其上为弱冷源,再次证实了资料分析的结果。
宇婧婧刘屹岷吴国雄
关键词: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冷热源再分析资料
冬季青藏高原大气热状况分析Ⅱ:年际变化被引量:15
2011年
在分析了冬季高原上空气候平均热力特征的基础上,文中继续讨论冬季高原上空非绝热加热年际变化的特征及其与北半球大气环流场异常的联系。结果发现,冬季高原上空非绝热加热的年际异常主要表现为高原西侧至东南侧潜热加热的异常。且与夏季不同,冬季高原上空非绝热加热异常偏大(偏小)时,在高原上空从上至下,出现一致的气旋性(反气旋)性差异环流,表现出相当正压的异常结构;数值试验的结果进一步指出,高原冬季热力异常主要与高原上游的西风环流异常紧密相连,高原西南侧西风急流增强时,因高原阻挡在高原西北部易形成气旋性差异环流,且高原南侧绕流增加,围绕高原主体形成气旋性差异环流,最终导致高原西部及南侧的潜热加热增加,总的非绝热加热变大。高原冬季非绝热加热的异常是大尺度环流异常与高原动力作用的结果,是整个北半球异常模态的局地响应,与北半球一支从西北到东南的遥相关波列密切相关。
宇婧婧刘屹岷吴国雄
关键词:青藏高原年际变化
春季孟加拉湾涡旋形成及其对亚洲夏季风爆发的激发作用被引量:9
2010年
通过利用多源资料对1998年亚洲夏季风爆发过程的综合分析,本文证明北印度洋和亚洲热带区域春季强烈的海-陆-气相互作用是激发孟加拉湾季风爆发涡旋发生及亚洲夏季风爆发的一个根本原因.春季南亚陆面对大气的强烈感热加热形成了陆表的显著的气旋性环流和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北部的反气旋环流,利于那里的洋面升温.这种表层大气流场对海洋环流的驱动作用在北印度洋沿岸产生离岸流,深层冷海水上翻,海表温度下降.4月下旬至5月上旬,随着中南半岛春季降水的增强,孟加拉湾东部的离岸流消失,甚至转变为向岸流,海温上升.自阿拉伯海东南部到孟加拉湾东岸形成了一个西南-东北走向、表层温度大于31℃的春季孟加拉湾暖池.南北的海温差异及非洲大陆的加热在5月初形成了索马里跨赤道气流,它在沿赤道惯性振荡的过程中与位于北部阿拉伯海上空的反气旋同相迭加,惯性槽中的西风激增,海表向大气释放大量感热.其所强迫的气旋涡度迭加在惯性槽上使其急剧增长,大气的惯性运动被破坏.气流以气旋式弯曲偏离惯性路径而转向北部的孟加拉湾暖池,与孟加拉湾北部反气旋南侧的偏东气流在斯里兰卡以东海面辐合.由于该处海洋对大气加热,最后形成了孟加拉湾季风爆发涡旋.该涡旋向北部暖海水区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最终使冬季纬向分布的高压带在孟加拉湾东部断裂,涡旋东部和南部的热带西南风与原高压带北部的副热带西风打通联接,激烈对流在孟加拉湾东部和中南半岛西部发生,亚洲夏季风于是爆发.
吴国雄关月王同美刘屹岷颜京辉毛江玉
关键词:海-气相互作用
青藏高原近地层低压系统移动路径及其特征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ECMWF 600hPa高度场加密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强、弱季风年高原近地层低压系统的移动路径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低压系统于4月在青海省西南部形成,5月沿西南方向移入西藏地区,此后低压系统呈南北向波动西移,直至到达"西至点"后转向东退于10月衰减消散;强季风年低压系统中心强度总体上较弱季风年强。强季风年低压系统移动路径偏北,南北向波动振幅较小,弱季风年低压系统移动路径偏南,南北向波动振幅较大,呈"V"形分布;孕育初生阶段低压系统的形成过程在弱季风年出现"反复"现象;发展成熟阶段高原近地层低压系统南侧印度上空低压系统形成,并且强季风年较弱季风年形成时间偏迟,位置偏南;衰减消亡阶段高原近地层低压系统西北侧的高压系统减弱消散,10月东伸高压脊的脊点在弱季风年较强季风年偏东。
荀学义胡泽勇孙俊崔桂凤徐丽娇张华
关键词:青藏高原低压系统
辐射和积云对流过程对大气辐射通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基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SAMIL-R42L26),研究了澳大利亚气象局研究中心(BMRC)新辐射方案和新Zhang-McFarlane积云对流方案对大气辐射通量模拟的影响。新辐射方案相比原辐射方案在辐射计算光谱分辨率、气体吸收和计算效率等方面作了很多改进,其对大气辐射通量的模拟能力相应提高。在晴空条件下,大气顶出射长波、大气吸收短波和地表入射短波等与观测的偏差较原辐射方案明显减小,尤其是在对流活跃区域。在云天条件下大气辐射通量与观测的偏差也较原辐射方案减小,但其偏差依然较大,这与模式中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模拟能力不足引起的辐射通量偏差有关。为此,换用了新Zhang-McFarlane积云对流方案,其结果表明,对流活跃区水汽含量显著增加,原对流方案中偏强的"双赤道辐合带"现象明显减弱,赤道辐合带地区的大气辐射通量偏差有明显减小,在海洋地区晴空大气顶出射长波和地表入射短波的量值及空间分布均接近观测结果,同时大气顶全球平均能量收支的年变化和观测结果趋于一致,其中模拟的全球年平均大气顶能量收支和观测的偏差不到0.6W/m2。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在未来研究中引入气溶胶分布、调整相关的云物理和陆面过程等物理参数化方案是进一步提高SAMIL-R42L26辐射通量模拟性能的关键。
李剑东刘屹岷孙治安吴国雄
关键词:大气环流模式辐射通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