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11-02)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5
相关作者:陈锦年李毅能彭世球王凡陈永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季风
  • 3篇季风爆发
  • 3篇海气
  • 2篇热带
  • 2篇热通量
  • 2篇夏季
  • 2篇夏季风
  • 2篇夏季风爆发
  • 2篇南海夏季风爆...
  • 1篇动力降尺度
  • 1篇汛期
  • 1篇汛期降水
  • 1篇汛期降水预测
  • 1篇中国气候
  • 1篇中国气候异常
  • 1篇同化
  • 1篇统计分析
  • 1篇年代际
  • 1篇年代际变率
  • 1篇年际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陈锦年
  • 2篇彭世球
  • 2篇左涛
  • 2篇李毅能
  • 2篇陈永利
  • 2篇王凡
  • 1篇胡敦欣
  • 1篇黄磊
  • 1篇王长科
  • 1篇刘钦燕
  • 1篇赵永平
  • 1篇姚华栋
  • 1篇孙澈
  • 1篇张林林
  • 1篇冯俊乔
  • 1篇康霖
  • 1篇孙照渤
  • 1篇闫俊岳
  • 1篇刘段灵
  • 1篇王宏娜

传媒

  • 2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预报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2008年南海季风爆发前后西沙海域海气通量变化特征被引量:15
2010年
基于2008年4至5月在南海西沙永兴岛进行的海气通量观测试验资料和NCEP资料,应用COARE3.0通量算法计算了海气通量,分析了季风爆发前后西沙海域天气变化特点和海气通量对南海季风爆发的响应。结果表明:2008年南海季风首先于5月第1候在南海南部爆发,受热带气旋等因素的影响,北部海区季风爆发推迟到5月18日。季风爆发和热带气旋活动对西沙海域的风速和海气通量影响较大,其中热带气旋的影响更强烈。热带气旋来临之前,潜热通量、感热通量以及动量通量均较小;在气旋活动及此后的季风爆发时期,大风使潜热通量和动量通量显著增强,感热通量则在降水期间变化明显;动量通量的最大值出现在热带气旋活动期间,其在此过程中的均值是观测初期均值的3倍以上。在整个观测过程中,潜热通量明显大于感热通量,后者是前者的16∶1。不同类型天气过程中,潜热通量的日变化相似,而感热通量的日变化有差异。湍流交换系数与风速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孙启振陈锦年闫俊岳张秀芝黄磊王长科姚华栋赵学华陈长丘
关键词:南海季风爆发海气通量
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年代际变率及其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利用近50年月平均的SODA海洋同化资料和NCEP大气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SOTA)年代际变率主要分布型以及与之相关的亚洲-北太平洋-北美地区上空异常大气环流场,并揭示了类ENSO模态与中国气候异常之间的联系。得到主要结果:(1)热带太平洋SOTA年代际变率有两种类ENSO模态。第一模为类ENSO事件成熟期热带太平洋年代际SOTA状态;第二模为类ENSO过渡期热带太平洋年代际SOTA状态。二者组合构成类ENSO事件40年左右及其背景下13年左右的周期振荡。(2)类ENSO事件对亚洲-北太平洋-北美上空中高纬和副热带大气系统年代际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类El Ni o成熟期间冬季,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经向型发展,贝加尔湖高压脊加强,西太平洋副高偏强、位置偏西,蒙古高原为较强的异常反气旋环流。类El Ni o衰退期(类La Ni a发展期)夏季,贝加尔湖低压槽加深,乌拉尔山高压脊加强,西太平洋副高偏弱,新疆-河套地区为较强的异常反气旋环流距平。类La Ni a事件时相反。(3)热带太平洋类ENSO事件通过影响中高纬和副热带大气系统,造成中国北部地区上空南风距平的年代际变化,进而导致东亚季风和中国气候异常。类El Ni o事件成熟期,中国北部地区上空多异常偏北风,东亚季风弱,华北少雨,长江中、下游多雨;类El Ni o衰退(类La Ni a发展)期,中国北部地区上空亦为异常偏北气流,东亚季风较弱,华北少雨。中国气候异常型主要取决于类ENSO第一模态,而第二模态主要视位相异同来加强或减弱第一模态。两个类ENSO模态的共同作用导致1978年前后中国气候跃变和华北地区持续20余年的干旱。近期类ENSO模的振荡从1998年左右开始转为类La Ni a模态,大致在2018年左右结束。在此期间,华北降水有望增加,长江中、下游降水可能减少。
陈永利赵永平王凡冯俊乔
关键词: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年代际变率中国气候
印度洋潜热通量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利用OAFlux热通量资料和ERA-Interim高度场资料,分析了热带印度洋区域潜热通量的变化与南海夏季风爆发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了热带印度洋潜热通量变化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影响过程。结果表明,2月热带印度洋区域的潜热通量与南海夏季风爆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当2月热带印度洋区域潜热通量较常年偏多(少)时,当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晚(早)。当2月热带印度洋的潜热通量异常偏多(少)时,海洋向大气释放更多(少)的潜热,潜热通量通过对流凝结作用对大气加热形成大气热源,再通过大气环流逐渐影响2—4月的高度场,使得南海上空的850 hPa高度场出现异常偏高(低),即副热带高压偏强(弱)。异常强(弱)的副热带高压结合孟加拉湾弱(强)的异常西南风,造成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晚(早)。因此可以认为热带印度洋2月的潜热通量变化是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的重要因素。
王宏娜陈锦年左涛
关键词:海洋气象学季风爆发统计分析潜热通量
概率统计分析在青岛汛期降水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对青岛地区多年降水量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相关分析发现青岛地区汛期降水与前期黑潮区域海气热通量变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前期(超前20个月)黑潮区域海气热通量出现较常年偏多(少)时,后期青岛地区汛期降水将会出现偏多(少)的趋势,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对青岛地区2012年汛期降水进行的预测结果表明,青岛汛期降水为正常略偏少。
陈迪陈锦年左涛
关键词:概率统计汛期降水海气热通量
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南海热含量异常特征的相关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利用1958—2007年SODA月平均海温资料、1958—200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1974—2008年NOAA卫星月平均OLR资料,分析了南海季风与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之间的可能关系,发现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与前冬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当冬季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偏高(低)时,次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进一步对南海夏季风爆发异常年前期及前冬南海东部热含量异常年的相关大气环流特征分析后发现,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和偏晚年前期的OLR特征、对流层环流特征及位势高度场分别与前冬南海东部热含量异常偏高和偏低年相一致。得出冬季南海东部热含量偏高(低)时,OLR在赤道东印度洋至我国南海及菲律宾以东为负(正)距平,南海地区对流加强(减弱);在纬向方向上,大气环流特征表现为正(负)的Walker距平环流,低纬Walker环流发展(减弱);在经向方向上,南海地区南北向局地Hadley环流加强(减弱);次年初春(3—4月)500hPa位势高度场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区总体为负(正)距平,副热带高压偏弱(强)。因此有(不)利于南海夏季风的早爆发。南海和西太平洋暖池区热含量异常都通过对流作用影响其上空大尺度环流异常,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呈反相关。不同之处在于南海热含量异常可能激发南北向局地Hadley环流异常,促进或抑制西南季风向北延伸,从而影响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时间。
赖志娟彭世球李毅能刘钦燕
关键词:大气环流副热带高压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2年
本文扼要回顾了海气耦合模式的发展历程,然后介绍了国内外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并对发展区域海气耦合模式所涉及的一些核心技术和科学问题进行论述,其中包括耦合技术、侧边界处理、海气与海浪(海冰)的耦合和资料同化等问题.另外,文中还讨论了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在数值模拟和动力降尺度中的应用.文章最后指出当前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发展中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并就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想法.
彭世球刘段灵孙照渤李毅能
关键词:区域海气耦合模式耦合器资料同化动力降尺度
基于卫星高度计的南极绕极流强度年际变异规律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20年的卫星高度计绝对动力地形数据在流函数坐标中研究了南极绕极流(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ACC)强度的年际变异规律.流函数坐标投影方法能够把ACC从副热带和副极地环流中分离出来,考虑了其纬向不对称性而不是简单地将其作为一支纬向流.研究表明ACC强度具有很强的年际变化,其在2000和2009年前后增强.这种年际信号主要出现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扇区,而最强信号位于澳大利亚以南.西风在1998和2008年的增强可能通过斜压动力过程导致了ACC在2000和2009年前后的增强.
张林林孙澈胡敦欣
关键词:年际变化高度计西风
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NMK)的时空特征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高分辨率的长时间序列海洋模式资料OFES(OGCM for the Earth Simulator),对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ENSO循环的联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在季节尺度上,整个NMK系统都表现为春强秋弱,而在年际尺度上,NEC和KC主要为2-7年的ENSO周期;MC主要表现为准两年周期振荡。另外,整个NMK系统与ENSO循环密切相关,当ElNio发生时,NMK系统流量增大,流系加强,而当LaNia发生时,NMK系统流量减小,流系变弱。整个过程大约为6-10个季节,是一个准ENSO过程。
康霖王凡陈永利
关键词:ENSO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