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074119633)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3
相关作者:王秋根汪方杨庆唐昊王谦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盆
  • 6篇骨折
  • 5篇盆骨
  • 4篇骨盆骨折
  • 3篇髋臼
  • 2篇生物力学
  • 2篇外固定
  • 1篇信息系统
  • 1篇医师
  • 1篇医院信息
  • 1篇医院信息系统
  • 1篇运输业
  • 1篇置钉
  • 1篇人身安全
  • 1篇生命周期
  • 1篇手术
  • 1篇手术进展
  • 1篇数据库
  • 1篇数据库构建
  • 1篇图像

机构

  • 9篇上海市第一人...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伤骨科...

作者

  • 9篇王秋根
  • 8篇汪方
  • 7篇杨庆
  • 5篇唐昊
  • 4篇王谦
  • 3篇吴佳琦
  • 3篇黄建华
  • 3篇陈豪
  • 3篇李凡
  • 2篇郭晓丹
  • 2篇党瑞山
  • 2篇高伟
  • 1篇陈博
  • 1篇刘瑞
  • 1篇胡小锋
  • 1篇田卫萍
  • 1篇李豪青
  • 1篇石杜芳
  • 1篇陶杰
  • 1篇高堪达

传媒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骨盆骨折计算机辅助手术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CAOS)的发展使骨科手术发生了里程碑式的变化,已成功应用于骨盆截骨、简单髋臼骨折、骶髂螺钉固定等多种骨盆手术中。骨盆复杂的解剖结构,使得现有的空间配准技术对复杂的骨盆骨折存在较大局限,成为CAOS导航研究的难点所在。在传统的CT三维重建基础上进行虚拟手术规划,借助超声测距原理将术中超声图像与术前的多模态医学图像实时配准,通过同步动力化技术跟踪骨折复位情况、确认手术效果,可实现骨盆骨折手术的微创、实时、非X线暴露的三维导航目的。该文就CAOS应用于骨盆骨折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陈豪汪方王秋根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手术骨盆骨折超声图像配准
垂直梯级载荷下人体全骨盆轴向刚度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垂直梯级载荷下人体全骨盆在双腿站立位时的轴向刚度。方法短期福尔马林固定全骨盆标本9具,按测试顺序编号1#~9#;分别在0~500 N、100 N的梯级载荷下对标本进行垂直轴向加载;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横梁传感器所采集的载荷-位移数据计算全骨盆轴向刚度。结果骨盆轴向刚度数值个体差异较大(P=0.815),400~500 N时轴向刚度为(443.6±190.9)N/mm;采用聚类分析法将骨盆分为3组(第1组:1#、2#、3#、5#、9#;第2组:4#、6#、8#;第3组:7#),经方差分析各组间的刚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梯级载荷下骨盆的轴向刚度变化趋势不同,第1组和第3组共6具标本轴向刚度随载荷增加而增大,第2组3具标本轴向刚度随载荷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结论在生理范围内垂直梯级载荷下,人体全骨盆轴向刚度数值和变化规律存在较明显的个体差异,本组防腐骨盆标本轴向刚度总体上随载荷增大而增大。
汪方刘瑞王秋根石杜芳杨庆陈博唐昊
关键词:骨盆生物力学轴向刚度
骨盆骨折损伤控制的回顾及展望被引量:20
2011年
骨盆骨折的诊断及治疗在以往几十年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是,继发于高暴力损伤的骨盆骨折,仍是骨科医师面临的棘手问题。骨科损伤控制(damagecontrolorthopedics,DCO)理念对骨盆骨折治疗具有深远的影响。笔者就此进行回顾与展望。
王秋根王谦
关键词:骨盆骨折骨科医师暴力损伤
骨盆创伤全生命周期临床数据库构建初步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骨盆创伤各流程的主要危险因素,构建适合临床需要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库,为流行病学调查和制定损伤控制预案提供参考。方法对既有医院信息系统的骨盆创伤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临床流程各阶段的主要评估指标和数据类型,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创伤严重度指数、基础疾病、骨折分类、专科治疗、康复和随访信息等。结果在创伤评分系统V3.0的基础上,开发骨盆创伤临床ACCESS数据库,收录2007年11月-2009年5月的588例骨盆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初步分析。结论骨盆创伤临床数据库可作为通用型网络版创伤数据库系统的特定模块,大规模、多中心、标准化的骨盆创伤数据对于形成前瞻性的损伤控制预案具有重要意义。
汪方杨庆王秋根黄建华王谦吴佳琦李凡林英田卫萍胡小锋唐昊
关键词:骨盆数据库医院信息系统
髋臼上方置钉骨盆外固定的应用解剖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为髋臼上方置钉进行骨盆外固定手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参考资料。方法:对20例40侧尸体骨盆的髂前下棘区域进行观察测量,获取髂前下棘与股动脉、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旋髂深动脉等毗邻血管神经的距离。对髋臼上置钉的钉道进行测量.获取钉道的长度、宽度。钉道与髋臼边缘及坐骨大切迹的距离等。所得数据按性别分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髂前下棘为股直肌起始部,表面为髂肌覆盖,缝匠肌由外上至内下斜行越过髂前下棘外下方。男性股动脉位于髂前下棘内侧(27.54±3.53)mm,女性为(27.15±0.81)mm;男性股神经位于髂前下棘内侧(17.61±3.47)mm,女性为(19.26±4.21)mm。男性股外侧皮神经位于髂前下棘外侧(23.24±5.33)mm,女性为(17.82±3.26)mm;男性旋髂深动脉位于髂前下棘上方(16.26±1.77)mm,女性为(14.06±2.16)mm。男性髋臼上钉道长度为(147.76±7.39)mm,女性为(142.75±6.36)mm;男性钉道位于髋臼上方(25.10±4.43)mm,女性为(19.35±3.54)mm;男性钉道位于坐骨大切迹上方(25.01±3.61)mm,女性为(21.34±3.17)mm。结论:髋臼上方置钉骨盆外固定手术,应选取在腹股沟韧带外侧1/14下方约1cm处作一平行切口,采用纵形钝性劈开髂肌的方式,以套筒保护下在髂前下棘处置入固定钉,避免损伤周围组织。由髂前下棘到髂后上棘间的钉道为一完整连续的骨性钉道,可为骨盆外固定提供足够的钉道长度和同定强度。
汪方唐昊王秋根党瑞山杨庆黄会龙郭晓丹
关键词:骨盆骨折外固定支架
骨盆冲击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2010年
随着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伤和高处坠落伤的发生率逐年提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人身安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及保障人身安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许多学者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
杨庆汪方唐昊王秋根
关键词:生物力学骨盆人身安全交通运输业高处坠落伤发生率
髂前下棘的解剖及其在骨盆骨折外固定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对髂前下棘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为骨盆外固定钉直径的选择和微创置钉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2例44侧骨盆的髂前下棘进行观察测量,获取髂前下棘横、矢径,以及体表投影等数据,按性别分组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应用于26例骨盆骨折外固定手术。结果:男性髂前下棘横、矢径分别为(12.23±1.91)mm和(20.09±2.43)mm;女性分别为(11.05±1.56)mm和(19.25±1.85)mm。男性髂前下棘在髂前上棘下方(29.49±7.66)mm,内侧(21.79±6.48)mm;在耻骨结节上方(51.70±9.31)mm,外侧(67.74±5.36)mm。女性髂前下棘在髂前上棘下方(23.74±8.89)mm,内侧(16.86±8.92)mm;在耻骨结节上方(43.93±9.04)mm,外侧(70.16±6.39)mm。依据本研究数据对26例骨盆骨折髋臼上方行外固定手术,有效的减少术中放射学暴露和手术时间。结论:根据解剖学测量数据进行固定钉选择和术中定位,使得髋臼上置钉外固定支架可迅速准确实施,适应骨盆骨折急诊处理的需要。
汪方党瑞山王秋根唐昊黄会龙郭晓丹杨庆
关键词:骨盆骨折外固定
孤立性髂骨翼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孤立性髂骨翼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方法2005年11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38例未累及骨盆环的髂骨翼骨折患者,男32例,女6例;年龄25—87岁,平均47.9岁。开放性骨折7例(均为Gustilo—AndersonI型),闭合性骨折31例。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19例,明显移位骨折19例。髂骨翼骨折患者平均损伤严重程度评分为(14.2±12.0)分(4~43分)。对于开放性骨折予以急诊清创引流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19例无移位或轻度移位患者及1例明显移位而无法手术的患者行保守治疗,其余18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38例患者治疗后获平均13.2个月(6.18个月)随访。骨折复位情况根据Matta标准评定:优30例,良6例。末次随访时X线片示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随访期间无感染、内固定失效、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9例患者髋部劳累后疼痛,2例轻度跛行。26例恢复原工作,6例改变工作,6例仍未工作。根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4例,良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4.2%。结论孤立性髂骨翼骨折临床不常见,但易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对于移位的髂骨翼骨折,良好的复位是获得满意功能结果的保证。
杨庆汪方王秋根高伟李凡黄建华陶杰李豪青王谦吴佳琦陈豪
关键词:骨折
骨盆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骨盆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7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558例患者中的50例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合并损伤、ISS评分、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骨盆合并髋臼骨折发生率为8.5%,平均年龄(33.9±13.3)岁。最常见的致伤原因为车祸伤,最常见的骨盆骨折类型是AO/OTA61A2和61B1型,最常见的髋臼骨折类型是AO/OTA62A1和62B1型。双侧耻骨支骨折是最常见的前环损伤,同侧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是后环损伤最常见的形式。此外,头、胸、腹部以及四肢损伤是常见的合并伤。25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从受伤到接受手术时间为平均6.0d(0~15d),平均住院时间为16d(10~22d)。平均随访时间为14个月(12~14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髋臼复位Matta分级中解剖复位9例(36.0%),良好11例(44.0%),可5例(20.0%);差(0)。术后Majeed评分优良22例,占88.0%。结论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高能损伤类型,在急诊抢救复苏、诊治以及二期手术精确复位方面均存在很多困难。为获得良好的髋臼复位,骨盆后环损伤的早期精确复位是必要的。
杨庆王秋根汪方李凡高伟黄建华王谦高堪达吴佳琦陈豪
关键词:骨盆髋臼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