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200802019)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张静姜红月王志玉李培龙付士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大学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脑炎
  • 2篇乙型脑炎病毒
  • 2篇三峡库区
  • 2篇脑炎
  • 2篇脑炎病毒
  • 2篇库区
  • 2篇病毒
  • 1篇三峡库区消落...
  • 1篇全基因组
  • 1篇种系发生
  • 1篇猪血
  • 1篇猪血清
  • 1篇仔猪
  • 1篇仔猪血清
  • 1篇小兽
  • 1篇流行性
  • 1篇流行性乙型脑...
  • 1篇流行性乙型脑...
  • 1篇抗体

机构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宜昌市疾病预...
  • 2篇重庆市疾病预...
  • 1篇万州区疾病预...
  • 1篇重庆市渝北区...
  • 1篇重庆市涪陵区...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3篇张静
  • 2篇李铭华
  • 2篇王子军
  • 2篇梁国栋
  • 2篇王环宇
  • 2篇郭玉红
  • 2篇付士红
  • 2篇李培龙
  • 2篇杨维中
  • 2篇毛德强
  • 2篇王志玉
  • 2篇姜红月
  • 1篇罗超
  • 1篇刘京利
  • 1篇赵鑫
  • 1篇鲁亮
  • 1篇李洪
  • 1篇杨小兵
  • 1篇常昭瑞
  • 1篇贺圆圆

传媒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三峡库区仔猪血清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抗体调查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掌握三峡库区监测哨点仔猪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IgG抗体达到50%的时间段,为当地乙脑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三峡库区的湖北省秭归县、重庆市万州区、涪陵区和渝北区共4个监测点采集仔猪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仔猪血清乙脑病毒IgG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仔猪血清乙脑病毒IgM抗体。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个监测点中,重庆市万州区和渝北区仔猪在5月初感染乙脑病毒,5月中旬乙脑病毒IgG抗体阳性率达到50%以上;重庆市涪陵区、湖北省秭归县仔猪在5月下旬感染乙脑病毒,6月中旬达到50%以上。其中猪场中的仔猪乙脑病毒抗体阳性率高于散养猪(χ2=43.797,P<0.05)。结论三峡库区监测点仔猪乙脑病毒IgG抗体50%阳转时间出现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之间。
姜红月付士红李培龙苏培学张秀华罗超向宇洪晓军李铭华毛德强李洪王环宇张静王子军王志玉梁国栋
关键词:三峡库区仔猪血清乙型脑炎病毒
三峡库区消落区2010-2014年小兽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了解长江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以来库区消落区小兽分布特征及动态变化,为鼠传疾病风险预测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在三峡库区上、中、下游确立4个监测点,于每年的蓄水前期和退水后期开展小兽监测,对不同区域、不同高程、不同时期小兽密度及其构成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三峡库区消落区平均小兽密度为1.10%,小兽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捕获的小兽分属于6种,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46.55%,其次为四川短尾鼩,占25.86%;退水后平均小兽密度(1.23%)高于蓄水前(0.90%);捕获的116只小兽在3个高程均有分布,由高至低构成比依次减少,分别为46.55%、31.90%和21.55%;不同高程优势种不同,166-175 m高程以四川短尾鼩为优势种,构成比为44.45%,其次为黄胸鼠(18.52%);156-165 m和145-155 m高程以黑线姬鼠构成比最高,分别占72.97%和84.00%。结论 三峡库区消落区小兽密度较低,种类较多,小兽密度及其构成随不同区域、不同高程和不同监测时间而变化。该地区分布的小型兽类可能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及南方家鼠型鼠疫等鼠传疾病,应继续加强鼠等媒介生物的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常昭瑞鲁亮郭玉红毛德强赵鑫刘京利杨维中张静
关键词:三峡库区小兽
湖北省新分离的二株乙型脑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对2008年湖北省新分离的2株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了解当地乙脑病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病毒复苏鉴定后,使用覆盖乙脑病毒全基因组的16对特异性引物,RT-PCR法扩增乙脑病毒HBZG08-09株和HBZG08-55株的全基因组片段,直接测序拼接获得全基因组序列。使用ClustalX 1.83、MegAlign、Mega4和Genedoc3.2等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比对、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及氨基酸位点差异分析。结果新分离的2株乙脑病毒基因组全长均为10965个核苷酸,从97位到10392位为开放阅读框,编码3432个氨基酸,2株间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是98.2%和99.7%。进一步的基因型研究显示HBZG08-09株和HBZG08-55株均属于基因Ⅰ型乙脑病毒。2株病毒与我国近年来在河南及浙江的乙脑病毒分离株进化关系最近。与目前使用的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相比较,HBZG08-09株全基因组共存在82个氨基酸差异,HBZG08-55株存在84个氨基酸差异。但影响毒力或抗原的关键氨基酸位点未发生改变。结论新分离的2株乙脑病毒均属于基因Ⅰ型,与疫苗株相比关键氨基酸位点未见变异。
姜红月李铭华杨小兵李培龙张静孟凤霞郭玉红梅立志付士红贺圆圆王环宇王子军杨维中王志玉梁国栋
关键词:基因型种系发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