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8SJB7100049)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时方张秀萍陈春霞李卫星孙鹏程更多>>
-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南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质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生命线被引量:2
- 2011年
- 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是党在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伴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党员发展数量也明显上升,确保新党员质量,要把培养、教育、考察贯穿于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全过程。
- 洪岑
-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
- 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前大学生生命教育普遍存在课程设置滞后、社会教育理念落后、大学生心理相对脆弱等问题。通过丰富教育内容、典型案例剖析、加强个别交流等,可以在实践中升华生命教育,从真正意义上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并最终达成生命教育的目标。
- 陈春霞李卫星孙鹏程
-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命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 依托党支部建设“红色社团”的路径探析——以扬州大学“清风社”为例被引量:2
- 2011年
- 当前,学生社团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红色社团"是社团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类社团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与主流思想政治观念一致,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学术氛围形成、完善学生人格体系、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红色社团"的党建工作基本处于真空状态。因此要将学生党支部建设与"红色社团"建设有机结合,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高校"红色社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 周超
-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党员教育红色社团
- “90后”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探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90后"大学新生在给大学校园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虽然"90后"大学新生具有善用网络、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思想开放等特点,但入学后,容易在心理、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不适应的问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完善管理工作机制、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等措施,帮助其实现角色转化,增强其对大学学习生活的适应性。
- 张秀萍刘时方
-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