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8JJD840186)

作品数:11 被引量:126H指数:7
相关作者:郭星华储卉娟邢朝国隋嘉滨曲麒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爱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 3篇社会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纠纷
  • 4篇法律
  • 4篇法社会学
  • 3篇纠纷解决
  • 3篇犯罪
  • 3篇暴力
  • 2篇纠纷解决机制
  • 1篇调解
  • 1篇都市
  • 1篇性需求
  • 1篇冤屈
  • 1篇原始部落
  • 1篇正义
  • 1篇正义问题
  • 1篇秩序
  • 1篇中国法
  • 1篇中国法律
  • 1篇中国法律现代...
  • 1篇人类学
  • 1篇人类学视野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1篇爱知大学

作者

  • 7篇郭星华
  • 3篇储卉娟
  • 2篇邢朝国
  • 1篇隋嘉滨
  • 1篇张晓红
  • 1篇曲麒翰
  • 1篇陈伟杰

传媒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2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社会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学术研究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法律和社会科...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暴力的弱者:对传统纠纷解决研究的补充——基于东北某市监狱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民间社会纠纷解决机制是法社会学的重要课题及研究国家—法—社会关系的有力切入点。传统纠纷解决理论重点探讨纠纷如何被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关系模型。东北四所监狱的调查数据显示:存在被既往理论分析长期忽视的一类纠纷,它们无法被例行化的解决手段所消化,最终"溢出"纠纷解决机制之外,成为国家暴力治理的对象。这类纠纷不能被消化往往是出于纠纷解决过程中的原因;其中很大比例属于上行纠纷,发生在"相对经济地位较低"的服刑人员和"相对经济地位较高"的受害者之间;大部分纠纷的行动者对于法律之外的制度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存在普遍的不信任,也缺乏参与感。这一类纠纷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国家—法—社会分析模式提出了挑战。
储卉娟
关键词:社会纠纷纠纷解决机制国家-社会法社会学
从“他者”到“主体”——一项关于犯罪人自我归因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运用在东北某监狱的实地调查资料,对犯罪人的犯罪自我归因进行的研究表明:犯罪人的自我归因可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两种,作出外部归因的多于内部归因。在作出外部归因时,犯罪人强调的是受害人的人格特征以及社会环境;作出内部归因时,犯罪人主要是将犯罪原因归结为自身的人格特征。犯罪人在对自己的犯罪原因进行归因时,是倾向于作出内部归因还是外部归因,与他们是否关心村委会工作、与邻居的交往、与受害者的关系、受教育程度和法律意识相关。对犯罪人的自我归因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改造犯罪人的效果有积极的意义。
郭星华
关键词:犯罪归因主体性
纠纷:从原始部落到现代都市——当代西方法律人类学视野下的纠纷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对纠纷的定义、纠纷的过程、纠纷的解决和话语及意义这几个关键主题的回顾和分析,指出传统法律人类学对纠纷的研究已经逐渐从原始部落社会,转向对现代社会中各种冲突和纠纷的关注,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和融合,既促进了法律人类学的发展,也加强了法律人类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意义,尤其是对当前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张晓红郭星华
关键词:纠纷纠纷解决
法律实践中俗民的“冤屈感”:一个解释框架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是作者在民转刑案件研究中的理论思考。作者在对该类案件服刑人员的访谈中发现,即使司法判决所依据的法律事实清晰,服刑人员仍具有普遍的"冤屈"感。文章认为此类冤屈感产生的根源在于案件当事人对纠纷事件的理解是建立在自身的一套正义观之上,即"俗民正义"。俗民正义与法律正义有着不同乃至对立的判定内容和判定标准,各自有着合法性声称系统。前者溯及既往,关注行为背后的意义是否合理,依据日常生活中共同建构的当然性规则,追求合意的正当性,具有情境性;后者不溯及既往,重视行为本身是否合法,以法条中的规则、程武为理据,追求决定的合法律性,具有普遍性。在司法实践中,冤屈感是以法律正义为基础的案件判决对俗民正义限制甚至否定的结果。
邢朝国
关键词:法律正义正义问题司法判决案件判决纠纷事件
纠纷金字塔的漏斗化——暴力犯罪问题的一个法社会学分析框架被引量:7
2011年
社会秩序如何建立是法社会学关注的一个本质问题,其中纠纷解决机制是讨论这个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基于对东北D市四所监狱的田野调查,以法社会学视角,立足于农村民间纠纷解决的实践逻辑,研究中国乡土社会中的纠纷以及暴力事件,考察这种纠纷的生成机制以及暴力事件发生的社会场域和文化脉络,探究纠纷演变为暴力事件的社会原因,并试图通过与纠纷金字塔理论的对话建立一套符合中国情境,能够有效解释中国乡土社会暴力现象的理论体系。
郭星华曲麒翰
关键词:民间纠纷
从暴力犯罪看乡村秩序及其“豪强化”危险 国家法/民间法视角反思被引量:13
2012年
对东北四所监狱"民事转刑事"暴力犯罪案件的调查显示,现代乡村社会存在一类特殊的纠纷:第一,它的广泛存在,标志着民间秩序整合力量在特定情境下的失败;第二,它也没有被国家法系统处理和吸收。本文通过对结构性访谈中7个案例的详细剖解,检视了这类纠纷背后乡村秩序的可能图景。与传统的民间法理论的预设相反,国家法秩序的"外来性"是地方性社会中日渐增多的"陌生人"获得保护的可能途径。然而,国家法的实践依赖于基层政治运作,其调整功能取决于民间秩序的配合,民间秩序整合的失败迫使国家法直接面对个人的实质性需求,而其调整无力反过来增加了个人对国家法的失望,并可能将失望导向对国家法独立性的质疑。在此背景下,"豪强化"的危险可能在乡村社会出现:"强力人士"依赖国家对社会的渗透力和控制力,向下瓦解传统秩序的力量;借助国家法和国家政权在权力来源上的同一性,向上瓦解国家法秩序的合法性。
储卉娟
关键词:乡村秩序暴力犯罪国家法民间法
法律的差序利用--以一个宗族村落的纠纷调解为例被引量:6
2009年
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处理法律的现代性与地方性之间的关系。从地方性的一面来看,需要关注的是本土文化如何影响法律的运作。文章通过对江西省一个宗族村落中三个纠纷案例的分析,揭示在民间纠纷调解过程中,存在对法律的差序利用,即随着纠纷当事人血缘关系的疏远,运用法律的强度逐渐增强。这种情形反映了传统在当代中国农村的生命力。因此,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应寻求包括传统价值在内的多种价值的相互融通。
陈伟杰郭星华
关键词:纠纷调解
从送法下乡到理性选择——乡土社会的法律实践被引量:35
2010年
乡土社会的法律实践是一个法律逐渐"祛魅化"的过程,即从基层司法建设魅化法律到农民法律参与下的法律脱魅。法律的祛魅化使农民对法律有一个更为理性的认知和选择。法律实践和法律参与的"知情祛魅"逻辑从主体角度抑制了农民对法律的需求,而基层司法体制的诸多弊端和缺陷则从外在限制了农民的法律需求。由此可见,结构混乱虽然使乡土社会产生了法律需求,但这种需求的扩展性和持续性存在问题。因此,当下乡土社会的法律实践并非简单地从"送法下乡"向"迎法下乡"转换。
郭星华邢朝国
关键词:送法下乡乡土社会法律实践
徘徊在情理与法理之间——试论中国法律现代化所面临的困境被引量:26
2010年
中国人遵循基于情境的"情理"取向的行为模式。"情理"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对一般性社会规范、双方的特殊关系、双方过去的交往经历、对将来交往的预期,以及双方自身情况都进行整体权衡的行为模式。中国传统纠纷解决注重基于"情理"对情境困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权衡,以恢复或调整双方原有社会关系为目的。现代性法律的"法理"以形式理性为特性,是具体事实通过法律逻辑适用法律原则的过程。在法律运行中"情理"式的行为模式与"法理"式的司法过程发生冲突,是中国法律现代化所面临的困境。文中对如何解决这种困境进行了探讨。
郭星华隋嘉滨
关键词:法律情理法理
基层暴力与纠纷解决过程的法社会学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在追求社会稳定的大背景下,基层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性成为重中之重。研究发现,传统上被视为文化因素的消极行动——"忍",常常伴随着积极寻求纠纷解决的行动,反映出被忽略的"实体性需求"。随着基层纠纷解决过程向后推移,当特定的纠纷解决机制出现失效情形时,往往会激发产生针对纠纷解决第三方的"伦理性需求",个体性怨恨跃迁为对解决机制及背后权威的怨恨,而纠纷解决机制失效的渐进过程,也正是新的怨恨加强的过程。这构成了当前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来源。刑罚可以压制实体性需求,但伦理性需求并未随着国家强制力的到来而疏解。丧失对所有经历过的纠纷解决机制和第三方的信任,人们可能退缩回个体独立面对强力社会的世界里,而寄希望于忍耐、权威的保护或者依赖强力,从而导致信访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因此,现实利益冲突引发的实体性需求必须得到妥善解决,才能阻止个体化的怨恨跃迁为对各种体制的怨恨,从而阻绝人们理性地选择看似非理性的解决方式。
储卉娟
关键词:基层社会纠纷解决机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