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xzJ028)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炜文冬妮程芸燕张露露杨姗姗更多>>
- 相关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社区居民满意度研究——以广西桂平西山为例
- 2014年
- 社区居民是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关键因素,其满意度影响着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社区居民视角,以广西桂平西山为研究对象,在构建社区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当地社区居民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影响社区居民满意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当地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若干参考借鉴。
- 陈炜程芸燕文冬妮
- 关键词:满意度
- 西部地区宗教文化资源的特点及其旅游开发研究——以云南佛教为例被引量:3
- 2013年
- 云南是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大省,具有丰富的佛教旅游资源,极具保护与开发利用价值。文章通过对云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其旅游开发的对策,以期为当前西部地区宗教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若干参考借鉴。
- 杨姗姗陈炜
- 关键词:旅游开发
- 西南地区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以西南地区为例被引量:6
- 2015年
-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经过三轮筛选与修正,确定了西南地区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模型,计算出评价模型中每项指标的权重,结果发现:该区域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是一个四层三级指标模型树,由52个指标共同组成,且"遗产条件"是影响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的最关键因素,"利益相关者因素"次之。
- 陈炜张露露
- 关键词:旅游开发
- 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僧人满意度研究——以广西桂平西山为例被引量:4
- 2015年
- 僧人是汉传佛教文化遗产的活化载体,是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当前一些地方的旅游开发实践中,由于僧人的主观感知及其正当权益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引发了诸多矛盾与冲突,给汉传佛教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文章在对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僧人满意度研究意义阐述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筛选、因子分析等方法构建了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僧人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继而以广西桂平西山为例对僧人满意度开展实地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IPA分析,探寻影响当地僧人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以期为实现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 陈炜程芸燕文冬妮
- 关键词:僧人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