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9140C08060307ZCZJ16)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吴健黄际英王茂琰李海龙徐彤更多>>
相关机构: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二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等离子体
  • 2篇尘埃等离子体
  • 1篇信噪比
  • 1篇中层大气
  • 1篇探空
  • 1篇探空观测
  • 1篇火箭
  • 1篇个例
  • 1篇个例分析
  • 1篇PMSE
  • 1篇SNR

机构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电子科技...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作者

  • 2篇李海龙
  • 2篇王茂琰
  • 2篇黄际英
  • 2篇吴健
  • 1篇徐彤

传媒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电子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极区中层夏季回波火箭探空观测的个例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仅发生极区中层夏季回波(Polar Mesosphere Summer Echoes,PMSE)现象时的ECT-02火箭探空数据,反演出电子数密度和尘埃电荷数密度。这些典型的极区中层顶的基本参量为研究PMSE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通过分析得出了极区中层顶区域属于弱电离、弱耦合尘埃等离子体的结论。根据电子数密度扰动分析PMSE现象发现,电子数密度的扰动与PMSE有密切的联系,扰动强烈的地方回波就强,扰动弱的地方回波就弱,或者不发生PMSE现象。
李海龙吴健黄际英王茂琰
关键词:尘埃等离子体中层大气
极区中层夏季回波反射特性随频率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极区中层夏季回波(PMSE)是发生在夏季极区中层顶的一种异常强大的雷达回波。在极区中层顶区域存在大量的带电尘埃粒子,并出现明显的分层结构。采用分层介质波传播理论,分别分析频率在53.5 MHz,224 MHz,931 MHz情况的信噪比。结果表明,利用分层介质理论得到的信噪比在53.5 MHz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类似,并且随频率的增加,雷达信噪比明显减弱,与实验统计结果一致,可见利用分层介质理论是解释PMSE产生机制的又一重要理论结果。
李海龙吴健张永黄际英王茂琰徐彤
关键词:尘埃等离子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