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0243nm067)

作品数:8 被引量:92H指数:6
相关作者:施斌方超裴元英吴伟洪鸣凰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米粒
  • 5篇纳米粒
  • 4篇隐形纳米粒
  • 4篇长循环
  • 3篇肿瘤
  • 3篇相对分子质量
  • 2篇死因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喜树碱
  • 2篇纳米囊泡
  • 2篇坏死
  • 2篇坏死因子
  • 1篇单核
  • 1篇单核吞噬细胞
  • 1篇单核吞噬细胞...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抑瘤
  • 1篇抑瘤作用
  • 1篇中间体

机构

  • 8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裴元英
  • 5篇方超
  • 5篇施斌
  • 2篇陈红专
  • 2篇吴伟
  • 2篇洪鸣凰
  • 1篇游美羡
  • 1篇王峰
  • 1篇汪杨
  • 1篇陆国椿
  • 1篇高科攀
  • 1篇黄敏
  • 1篇蒋新国
  • 1篇范莉

传媒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药学...
  • 2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聚乙二醇修饰对羟喜树碱隐形纳米囊泡的肿瘤靶向和抑瘤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对载羟喜树碱(HCPT)的聚乙二醇化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纳米囊泡(PEG-PHDCA)在S180肉瘤小鼠体内的肿瘤靶向性及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选用司盘60和PEG-PHDCA为载体材料,制备HCPT的PEG-PHDCA隐形纳米囊泡,进行S180肉瘤小鼠瘤内药动学试验和抑瘤试验。结果PEG相对分子质量为2 000、5 000、10 000的PEG-PHDCA纳米囊泡在S180肉瘤小鼠肿瘤中125I-HCPT的AUC分别为HCPT的9.21、13.82、9.48倍;对S180肉瘤小鼠抑瘤率分别为88%、97.1%、80.8%,普通纳米粒PHDCA组抑瘤率为41.8,而原药组抑瘤率仅为17.3%。结论PEG修饰纳米囊泡明显优于原药和未经PEG修饰纳米囊泡,PEG相对分子质量为5 000,粒径为80 nm左右时,载HCPT的隐形纳米囊泡具有最佳肿瘤靶向作用。
施斌方超游美羡裴元英
关键词:羟喜树碱纳米囊泡肿瘤靶向性
粒径和MePEG相对分子质量对隐形纳米粒体外巨噬细胞吞噬和大鼠体内长循环的影响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考察粒径和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 ethoxypolyethyleneglycol,M ePEG)相对分子质量对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 inant hum a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rHuTNF-α)隐形纳米粒体外巨噬细胞吞噬和大鼠体内长循环的影响。方法复乳法制备3种不同粒径(约为80,170和240 nm)和表面用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 ePEG(Mr为2 000,5 000和10 000)修饰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聚乙二醇化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poly(m ethoxypolyethyleneglycolcyanoacrylate-co-n-hexadecyl cyanoacrylate),PEG-PHDCA]隐形纳米粒。进行不同纳米粒体外巨噬细胞吞噬和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试验,并加以比较。结果粒径相同时,随着M e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巨噬细胞吞噬量减小,血浆半衰期延长;相同M ePEG(Mr=5 000)修饰时,随着粒径的减小,巨噬细胞吞噬量减小,大鼠血浆半衰期延长。粒径和M ePEG相对分子质量与隐形纳米粒体外巨噬细胞摄取和大鼠体内长循环性质间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其中,PEG5 000-PHDCA纳米粒(80.0 nm)体外减小巨噬细胞吞噬和大鼠体内长循环的能力最强。结论实验范围内,粒径和M ePEG相对分子质量对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隐形纳米粒体外巨噬细胞吞噬和大鼠体内长循环有显著影响。
方超施斌洪鸣凰裴元英陈红专
关键词:纳米粒长循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隐形纳米粒的体内靶向性被引量:35
2004年
目的 综述隐形纳米粒经静脉注射后 ,在体内的脾、脑、肿瘤和骨髓的靶向性。方法 查阅文献 ,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 隐形纳米粒经静脉注射后 ,在血液中循环 ,可躲过肝脏枯否氏细胞的吞噬 ,有效地靶向身体其它组织和器官 ,尤其是脾、脑、肿瘤和骨髓几个部位 ,释放药物 ,发挥疗效。结论 隐形纳米粒具有良好的体内靶向性。
汪杨吴伟
关键词:隐形纳米粒网状内皮系统RES
大鼠血浆和脑脊液中甲氨蝶呤浓度测定及其应用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和脑脊液中甲氨蝶呤(MTX)浓度的HPLC法,为脑内靶向制剂及其在动物体内药动学研究提供方法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用C18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甲醇- 0 . 0 5mol·L-1醋酸铵缓冲液(2 3∶77,pH =6 ) ,检测波长313nm。血浆样品沉淀蛋白后取上清液进样,脑脊液样品离心后直接进样。本法应用于MTX纳米粒给药后大鼠血浆、脑脊液中药物浓度测定。结果 该法专属性好,最低检测浓度为16 μg·L-1,血浆和脑脊液样品检测线性、精密度、回收率等指标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标准,在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本法可用于测定大鼠血浆和脑脊液中MTX的浓度。
高科攀王峰蒋新国陆国椿
关键词:甲氨蝶呤高效液相色谱法
不同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对包载羟基喜树碱的PEG-PHDCA纳米囊泡 体外释放和体内药动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不同聚乙二醇(PEG)相对分子质量对包载羟基喜树碱的聚乙二醇化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PEG-PHDCA)纳米囊泡体内外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水化超声法制备了羟基喜树碱的PEG-PHDCA纳米囊泡,在研究该纳米囊泡的形态、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冷冻干燥工艺后对其体外释药特征及体内药动学参数进行测定。结果纳米囊泡的载药量、体外释药、体内药动学行为等与不同PEG相对分子质量有关。随着PEG相对分子质量从2000上升到10000,囊泡的载药量从3.04%下降到1.99%;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随PEG相对分子质量的上升,囊泡的释药速率加快;在SD大鼠的药动学实验中,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药动学模型,PEG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5000,10000的PEG-PHDCA纳米囊泡可分别将HCPT的血浆半衰期从0.72h延长到7.17,11.46,6.39h(P<0.001),AUC分别为HCPF的8.40,24.50,6.24倍(P<0.001)。结论在本实验范围内,PEG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的PEG-PHDCA载药纳米囊泡体外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体内具有最佳的长循环效果。
施斌方超游美羡裴元英
关键词:羟基喜树碱长循环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隐形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稳定性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制备 3种不同粒径和表面为 3种不同分子量 (2 0 0 0 ,5 0 0 0和 10 0 0 0 )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 (MePEG)修饰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隐形纳米粒 ,考察纳米粒胶体溶液的稳定性。方法 合成载体材料聚乙二醇化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 (MePEG PHDCA)和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 (PHDCA) ,用FTIR ,1 HNMR ,1 3CNMR和GPC技术对其表征。以均匀设计法优化制备各类隐形和普通纳米粒。将纳米粒胶体溶液在 2 - 8℃存放 4周 ,观察粒径变化。结果 FTIR ,1 HNMR ,1 3CNMR图谱与MePEG PHDCA和PHDCA的结构相符 ,GPC表明两类载体材料分子量分布较窄。纳米粒包封率较高 ,粒径分别约为 80 ,170和 2 4 0nm。 4周内 ,纳米粒粒径未见显著变化。结论MePEG PHDCA和PHDCA合成成功。制备的纳米粒在水溶液中不易发生显著聚集、整体溶蚀或表面溶蚀降解 ,纳米粒稳定性较好。
方超施斌裴元英
关键词: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隐形纳米粒长循环纳米粒均匀设计
粒径和MePEG相对分子质量对隐形纳米粒固着水层厚度和表面MePEG链密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考察粒径和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ethoxypolyethyleneglycol,MePEG)相对分子质量对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rHuTNF-α)隐形纳米粒固着水层厚度(fixed aqueous layer thickness,FALT)和表面MePEG链密度的影响。方法复乳法制备3种不同粒径(80,170和240 nm)和表面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ePEG(Mr=2 000,5 000,10 000)修饰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聚乙二醇化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poly,methoxypolyethyleneglycol cyanoacrylate-co-n-hexadecyl cyanoacrylate,PEG-PHDCA)隐形纳米粒。测定不同纳米粒的FALT和表面MePEG链密度,并加以比较。结果粒径相同时,随着Me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FALT增大,表面MePEG链密度减小;MePEG相同时(Mr=5 000),随着粒径的减小,FALT增加,表面MePEG链密度增大。结论实验范围内,粒径和MePEG相对分子质量对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隐形纳米粒的FALT和表面MePEG链密度有显著影响。
方超施斌洪鸣凰范莉裴元英陈红专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纳米粒长循环
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聚合物及其纳米粒的制备被引量:2
2005年
聚乙二醇氰乙酸酯和十六烷基氰乙酸酯聚合得到两亲性的标题聚合物,通过IR、1HNMR及凝胶渗透色谱法等确证结构。将此聚合物用溶剂-非溶剂法所制得的纳米粒粒径为100~400nm,分布均匀。
黄敏吴伟
关键词:纳米粒中间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