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4175)
-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郭晓娟吕海涛李强管天冰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etabolomic impact of bacterial secondary compound production in a pathogenic context
- Secondary compounds account for significant chemical diversity among microbes,yet their production is often co...
- 苏乔管天冰刘文虎徐广阙玉梅吕海涛
- 文献传递
- 基于多维质谱-波谱策略的六种肾病的代谢表型研究
- 复杂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会引起多器官和细胞的代谢异常,表现为宿主代谢产物的表达水平的异常改变,其相关代谢通路的活性也会受到显著影响。本研究应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策略,开展肾结石、前列腺炎、良性前列...
- 刘文虎管天冰郭浩郭小娟阙玉梅李强徐广冯孟培苏乔闫乐玉吕海
- 关键词:GC/MS代谢表型
- 文献传递
- 二型糖尿病多维代谢组学研究
- 2型糖尿病是一种典型性代谢类疾病,它的发生发展主要引起机体多器官多系统的代谢紊乱。本研究主要利用基于NMR、GC-MS和LC-MS技术的代谢组学平台对多中心获得的2型糖尿病人群和对应健康人群的尿液和血浆(67例2型糖尿病...
- 郭小娟李强管天冰郭浩徐广苏乔阙玉梅冯孟培贺艳吴霞聂文娜吕海涛
- 文献传递
- 整合代谢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策略在解析中药系统复杂性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中药在化学组成方面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作用方式和作用过程的复杂性。传统研究方法缺乏系统性,使得一系列制约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包括中药化学物质组表征、中药作用机制、中药方剂配伍规律以及中药毒性机制等中药系统复杂性问题。代谢组学作为一门全新的组学技术,秉承了从机体全局系统出发来考量机体内源性小分子物质与外源性干预物质(如药物)的相互作用的理念,与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药作用原理思路一致。近年来,人们尝试将整合代谢组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策略用于解开上述中药关键问题,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在理论挖掘、策略设计、方法开发和实践拓展诸多方面都有很多具体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对整合代谢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策略在解析中药系统复杂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郭晓娟管天冰李强聂文娜闫乐玉吕海涛
- 关键词: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配伍规律
- 基于多维代谢组学策略辨识复杂性疾病的代谢特征
- 内源性功能小分子(代谢产物)直接参与多个重要代谢通路和生物化学过程,这些代谢通路表达模式的改变与修正能够高灵敏地反馈机体对于疾病发生发展的代谢响应。大量研究证实,代谢组学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方法学策略用于重要的内源性...
- 聂文娜闫乐玉郭小娟李强管天冰郭浩刘文虎苏乔徐广冯孟培阙玉梅贺艳吴霞吕海涛
- 关键词:尿路感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