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2BA516A-16)
- 作品数:7 被引量:66H指数:4
- 相关作者:钟国辉白优爱巨晓棠李晓林陈清更多>>
- 相关机构:西藏农牧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西藏米拉山区土壤主要养分元素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11
- 2007年
- 研究了米拉山区域土壤常规营养变化情况。该区域位于冈底斯山脉东段,巨大的高差、复杂多样的地势结构与地貌作用过程,以及极为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植被分布等,决定了本区域土壤形成过程的多样化和鲜明的垂直地带性分异特点。按垂直高程变化每100m设一采样点采集各剖面层土样样品,分析其常规营养组成。结果显示:米拉山东坡土壤显弱酸性,西坡土壤从米拉山口至拉萨由弱酸性递变至弱碱性;有机质从林芝八一镇至米拉山口而至拉萨市呈现递减规律变化,而且随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全氮东坡A层高于西坡,B、C两层变化不明显,速效态氮东西坡剖面层次性变化分明,从八一镇至米拉山口递增,从米拉山口至拉萨递减;全磷含量A层高于B、C层,东坡剖面层次性变化较西坡显著,有效磷从八一镇至米拉山口递减,从米拉山口至拉萨递增;研究区土壤中钾素含量变化不明显。
- 钟国辉钟政昌田发益陈芝兰杨爽
- 关键词:土壤主要养分
- 西藏米拉山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被引量:24
- 2003年
- 西藏米拉山区有种子植物71科304属728种,其中裸子植物有3科7属12种。该区植物地理成分复杂,特有现象明显,从科、属和种的分布类型统计分析,均表现为温带成分最多,分别占本层次的比例为43.66%,84.62%和58.72%,反映出典型的温带区系特征和区系的年轻性。依据种的丰富程度和一些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将米拉山区系划分为2个植物区系小区:米拉山东坡小区、米拉山西坡小区。与此相毗邻的色季拉山和墨脱比较,米拉山区系与色季拉山的区系性质更为相似。
- 罗建边巴多吉郑维列
- 关键词:种子植物区系特征植物地理裸子植物植物系统学
- 西藏米拉山植物资源的垂直分异被引量:3
- 2004年
- 通过野外调查和现有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了西藏米拉山东坡不同海拔带内植物资源的构成特征。结果表明:米拉山区有维管植物86科324属765种,其中蕨类植物15科20属37种,裸子植物有3科7属12种。种类组成趋向于集中在少数科内,区系优势现象明显,反映出米拉山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和区系的过渡性。米拉山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地理成分多样性都有随海拔升高而减小的变化趋势。海拔3100~4100m是本山区中植物分布相对集中的高度带。海拔3500~3700m是物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段。海拔3700m以下地段和海拔5100m以上地段的植物物种资源构成与其他各海拔带的相似性较低。
- 罗建郑维列潘刚边巴多吉
- 关键词:植物资源地理成分多样性海拔高度
- 色季拉山野生花楸的种子萌发特性被引量:1
- 2009年
- 在色季拉山野生花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野生花楸的种子繁育试验,初步分析了野生花楸的种子萌发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野生花楸种子存在生理后熟的现象,不宜在当年秋季播种育苗;种子经过冬季120d的露地沙藏层积后,能够促进其完成后熟并有效解除休眠,使发芽时间一致,出苗整齐。春季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野生花楸种子发芽率较低,不同处理方式之间的发芽率差异显著,其中,以60℃温水浸种48h后,再经过10d室外昼夜变温作用的处理方式发芽效果最佳,能达到48%。
- 任毅华薛会英罗大庆
- 关键词:种子处理发芽率
- 西藏米拉山区东坡垂直分布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2011年
- 针对以往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存在人为权重赋值误差,以及简便计算等方面的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投影寻踪等级评价模型对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投影寻踪等级评价模型方法依据标准样本自身的数据特性寻求最佳投影方向,通过最佳投影方向与评价指标的线性投影得到投影指标值,依据投影指标值对样本进行统一评价和分类,并利用最佳投影方向判断各评价指标对综合评价目标的贡献大小。模型日的应用较好地对西藏米拉山区不同海拔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定,并对单一指标对土壤肥力质量贡献大小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将有助于西藏土壤的合理利用,为今后的土地利用分析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 钟国辉关法春贺延国
- 关键词:投影寻踪土壤肥力质量
- 树立绿色产品品牌的策略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夏训峰吴文良王静慧
- 关键词:绿色产品企业农业产业化顾客忠诚度
- 商品有机肥及蔬菜残体在菜地土壤中的氮素矿化研究被引量:25
- 2003年
- 本试验采用好气培养法研究了商品有机肥及蔬菜残体在菜地土壤中的氮素矿化 ,结果表明 :土壤中施入尿素、有机肥和蔬菜残体的处理 ,7- 14天后 NH4 + - N降低到对照水平 ,之后各处理的 NO3- N的累积量具有显著差异 ,35天时 ,NO3- N累积量的次序为 :尿素 +菜花残体≈尿素 +苋菜残体 >尿素+有机肥 >尿素 >有机肥 >0— 30 cm土壤 >30— 6 0 cm土壤。0— 30 cm土壤累积矿化量远高于 30— 6 0 cm,矿化速率也是如此 ,其累积量与培养时间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本研究所用有机肥 C/N比为 2 5∶ 1,其单独添加或与尿素一起添加时 ,前期均表现为无机氮的净固定过程 ,2 8— 33天以后才释放无机氮。尿素 +菜花残体和尿素 +苋菜残体处理的 Nmin(铵态氮 +硝态氮 )都高于尿素处理 ,说明这两种 C/N较低的蔬菜残体都释放了相当量的无机氮 ,表现为氮的净矿化作用。
- 白优爱巨晓棠陈清李晓林
- 关键词:商品有机肥菜田土壤氮素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