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14ZK2074)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8H指数:6
- 相关作者:李林姚艳虹李扬帆周惠平范方方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湖南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基于协同创新项目整体利益的最优成本分摊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利益分配的方式及比例是影响协同创新项目成败的主要因素,而成本是影响利益的直接因素,通过成本分摊来间接调整改善不合理的利益分配,以期达到提升协同创新的效益。基于此,本文以协同创新最终商业化产品的销售额作为收益来源,提出努力水平影响销售量的线性收益函数,考虑努力成本、显性成本,构建了合作净利润数学模型,研究了协同创新的成本分摊。研究表明:联合决策能够增加双方合作的整体净利润,但同时双方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验证了在双方力求协同创新整体利益最大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搭便车"行为,为实现公平、促进合作有效进行,合理的成本分摊是必要的。合理的成本分摊可以提高协同创新整体的利润。最后给出了成本分摊比例系数的范围,保证了利益分配的有效实施。
- 李信儒冯军红李林
- 关键词:协同创新机会主义行为成本分摊
- 发达国家产业协同创新对中部区域产业创新的启示被引量:9
- 2014年
- 产业协同创新是以产业发展为主导,以企业为中心的一种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通过对中部6省产业特色、基础以及优势的分析,对发达国家产业协同创新举措进行梳理,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部地区产业实际情况,对中部产业协同创新的政策规划、框架搭建、路径选择提出了建议。
- 马丽李林黄冕
- 关键词:区域经济
- 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和团队成员交换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心理资本在二者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团队成员交换在两者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提出伦理型领导通过强化下属的心理资本驱动下属创新行为的观点,以丰富领导效能与员工创新研究;为加强企业领导者的道德修炼和员工心理资本建设,提出促进员工创新活动的实践建议。
- 姚艳虹周惠平李扬帆夏敦
- 关键词:伦理型领导心理资本员工创新行为团队成员交换
-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创造系统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7
- 2015年
- 创新的本质是知识整合与创造。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流动过程分为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转移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创造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各创新主体的知识吸收水平与产学研创新知识增量正相关;知识遗失系数、知识隐藏系数与产学研创新知识增量负相关。最后,提出促进知识增值、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 姚艳虹周惠平
-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创造系统动力学
- 领导者不当督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以400名企业员工作为问卷调研的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与层次回归分析法,探究领导者不当督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员工心理资本、团队-成员交换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领导不当督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心理资本和团队-成员交换在不当督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个体、团队和领导等方面对员工创新管理提出建议。
- 姚艳虹李扬帆夏敦
- 关键词:不当督导员工创新行为心理资本
- 协同创新项目的动态利益分配方法被引量:3
- 2017年
- 利益分配是协同创新项目中关键而又最难协调的问题,它对项目的稳定进行起决定性作用。文章综合运用了合作博弈理论中利益分配的Shapley值法与最小核心法,构建了协同创新项目的动态利益分配方法。并将各参与者的每个阶段的投入和所承担的风险作为参数,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对风险因子进行动态调整。探寻切实可行的协同创新项目利益分配方法。
- 李林刘绍鹤范方方
- 关键词:SHAPLEY值法
- 区域产业协同创新项目的选择评价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区域产业协同创新项目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相配套的基于综合云模型的评价方法。并以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协同创新项目为例,说明了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实用性。为政府科学客观地选择出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主导项目群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方法;也为企业申报协同创新项目时,提供判断项目合规性的评价标准。
- 李林贾佳仪章宜
- 关键词:区域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云模型
- 协同创新项目的动态利益分配方法被引量:1
- 2017年
- 协同创新项目一般都是分阶段进行,且随着项目的进行,合作主体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基于此,以已经取得专利技术的高校寻求企业合作为起点,将之后的过程分为小试、中试和产业化,每阶段招募一家新企业为本阶段进行投资,新进入方会分享项目最终的收益,原有合作方的预期收益就会被稀释。以各合作成员预期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基于努力程度、贡献系数和成本系数的多目标多阶段利益分配模型,利用目标规划求解模型得出各阶段利益分配系数。通过算例分析,分配结果体现了风险补偿原则与投入补偿原则,验证了该分配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 李信儒冯军红李林
- 关键词:利益分配
- 发达国家产业协同创新对中部区域产业创新的启示
- 产业协同创新是以产业发展为主导,以企业为中心的一种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通过对中部6省产业特色、基础以及优势的分析,对发达国家产业协同创新举措进行梳理,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部地区产业实际...
- 马丽李林黄冕
- 关键词:区域经济
- 文献传递
- 企业创新战略与知识结构的匹配性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采用问卷调查法,构建层级回归模型,研究了企业创新战略与知识结构的匹配性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从元素知识和架构知识两个维度将知识结构分为四种类型:高元素高架构、高元素低架构、低元素高架构和低元素低架构。通过SPSS18.0和AMOS18.0对400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知识结构与创新战略匹配度与组织创新绩效正相关。高元素低架构型知识结构下采用利用性创新战略、低元素高架构型知识结构下采用探索性创新战略,均能获得较好的创新绩效。
- 姚艳虹李扬帆
- 关键词:知识结构匹配性创新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