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050303-2)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石凤翎高翠萍陈海玲蔡丽艳杜宝红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雄性不育
  • 5篇雄性不育系
  • 5篇苜蓿
  • 5篇苜蓿雄性不育...
  • 5篇不育
  • 5篇不育系
  • 3篇回交
  • 2篇杂交
  • 2篇早代
  • 2篇后代
  • 2篇分子标记
  • 2篇RAPD分子...
  • 1篇性状
  • 1篇育性
  • 1篇杂交后代
  • 1篇杂交制种
  • 1篇杂交制种产量
  • 1篇制种
  • 1篇制种产量
  • 1篇同工酶

机构

  • 5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5篇高翠萍
  • 5篇石凤翎
  • 4篇蔡丽艳
  • 4篇陈海玲
  • 2篇孙静
  • 2篇杜宝红
  • 1篇游国卿
  • 1篇高霞
  • 1篇李泽江
  • 1篇云锦凤
  • 1篇徐健昌

传媒

  • 3篇种子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苜蓿雄性不育系及其回交后代同工酶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对苜蓿雄性不育系及其回交后代进行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1)苜蓿雄性不育系及其回交后代叶的POD同工酶在现蕾期和开花期的酶带数较返青期多。返青期的酶活性较现蕾期和开花期强;MS-4及其回交后代叶的EST同工酶活性变化规律与POD同工酶谱表现相似;(2)在花发育的不同时期,花蕾为绿色时期时的POD同工酶酶活性最强,MS-4及其回交后代小花的EST同_T-酶酶带数较叶的多。刚开过的小花EST同工酶酶活性最强,F1、BC1代不育株都出现了母本MS-4所具有的POD、EST特征酶带;(3)从MS-4回交后代中所选育的不育株的POD和EST同工酶谱明显偏向于轮回亲本MS-4,说明通过回交使MS-4的某些性状在回交后代中进一步得到表现,因此,可以初步认定原不育系Ms4的不育性是可遗传的。
孙静石凤翎高翠萍杜宝红李泽江
关键词:苜蓿雄性不育系回交后代过氧化物同工酶酯酶同工酶
苜蓿雄性不育系的回交改良研究
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种子产量低一直是困扰生产应用的重大课题。在多年研究工作基础上,采用多次回交转育法,改良现有苜蓿雄性不育系Ms-4。回交转育一般需要4-5代的分离和选择,主要性状才可稳定。早代选择可以较早地把不利于继...
石凤翎高翠萍孙静蔡丽艳陈海玲
关键词:苜蓿雄性不育细胞形态RAPD分子标记
文献传递
苜蓿雄性不育系MS-4回交早代雌蕊育性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以苜蓿雄性不育系MS-4为母本,4个具有优良性状的苜蓿材料为父本,进行杂交和连续回交,转育苜蓿雄性不育系。本文对回交早代不育株雌蕊育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C 1 A1-21和BC 1 A1-22雌蕊育性提高且雄性不育性稳定。
高翠萍石凤翎蔡丽艳陈海玲杜宝红姚蒙
关键词:苜蓿雄性不育系
苜蓿雄性不育系Ms—4及其杂交后代不育基因RAPD分子标记
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苜蓿雄性不育系Ms-4及杂乏后代基因组DNA遗传差异,获得了与苜蓿雄性不育育性相连锁的分子标记一个,记为MSS126438。利用此标记对杂交后代进行育性鉴定,共得到不育株17株,其中F1代3株,B...
高翠萍石凤翎云锦凤蔡丽艳游国卿陈海玲
关键词:苜蓿雄性不育系RAPD分子标记
文献传递
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和相关分析法,对7份苜蓿雄性不育材料的单株种子产量及其与7个主要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种子产量与各产量性状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为:生殖枝数>花序数/枝>株高>种子数/荚>千粒重>小花数/花>荚果数/花序。其中对苜蓿雄性不育杂交制种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单株的生殖枝数,其次是花序数/枝和株高,这为提高雄性不育系的种子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蔡丽艳石凤翎高翠萍陈海玲高霞徐健昌
关键词:种子产量农艺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