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0BS1003)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李素英常英王冉樊强武晓霞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典型草原
  • 2篇草原
  • 1篇大针茅
  • 1篇大针茅草原
  • 1篇典型草原区
  • 1篇羊草
  • 1篇针茅
  • 1篇针茅草原
  • 1篇生态影响
  • 1篇坡向
  • 1篇稳定性
  • 1篇内蒙古典型草...
  • 1篇净第一性生产...
  • 1篇海拔
  • 1篇补偿性
  • 1篇草原区
  • 1篇初级生产力

机构

  • 2篇内蒙古大学
  • 2篇内蒙古工业大...

作者

  • 2篇常英
  • 2篇李素英
  • 1篇杨理
  • 1篇刘钟龄
  • 1篇王秀梅
  • 1篇任丽娟
  • 1篇武晓霞
  • 1篇樊强
  • 1篇王冉

传媒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地形对典型草原区净第一性生产力的生态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修正的CASA模型模拟了锡林浩特典型草原区的区域生产力,从研究区的DEM中提取了三种主要的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分析了研究区这三种地形的特征,进而研究了三种地形的各自分级类型上的NPP;随机提取了研究区的1000个点,用Pearson相关来检测分级地形的NPP分布结果。两种研究均表明,地形因子对NPP有明显的生态影响,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均有利于NPP的增长。
李素英常英王秀梅杨理
关键词:净第一性生产力典型草原海拔坡向
内蒙古典型草原初级生产力的补偿性与稳定性被引量:15
2014年
降水量引起草原群落生产力的年际间波动,而典型草原系统又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生产力,其稳定的机制如何,是目前草原生态研究急需探讨的问题。文中研究根据中国北方广泛分布的羊草大针茅草原24年的定点监测数据,分析草原地上生物量与研究区10类气候因子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4-8月的累计降水量对草原生物量的影响最大,降水量仅能解释生物量的13%左右。草原地上生物量随降水量年际间变动而波动,其波动幅度不如降水量波动幅度大,说明群落生物量具有相对稳定性。进一步分析24年样方中出现77种植物的相对生物量,结果表明相对生物量大的物种,其生物量的变异系数小,就是说草原群落优势种年际间的生产力波动性较小,这有利于维持系统的稳定性;相关分析显示31种植物之间存在着负相关,这些种之间可能存在着生物量的补偿性。通过分析这些植物种间的补偿性,可以看出优势种与亚优势种,优势种与其他非优势种,非优势种之间均存在着补偿性,这表明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当一个物种由于水分的限制使其生产力低于其平水年的生产力时,其他物种的生产力相对的增多,弥补了由于该物种生产力波动引起的群落总生产力的波动,从而相应地维持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总而言之,典型草原生物量随降水量的波动性较强,而其生产力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性依赖于群落中植物种类之间的补偿性。
李素英刘钟龄常英任丽娟王冉武晓霞樊强
关键词:稳定性补偿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