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科技厅工业攻关项目(GY[2012]3055)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杰任方涛吴林毛瑞勇王建蕊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厅工业攻关项目贵州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 金属铁对利用锰渣和铝质岩制备的陶瓷管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通过对锰渣和铝质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矿物成分分析,得出其主要化学成分为Si O2、Al2O3,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是制备陶瓷的主要成分。实验研究了不同金属铁粉含量对陶瓷烧制温度与陶瓷管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对含不同比例金属铁粉(0%、12%、14%、16%)陶瓷管的抗压强度、吸水率、耐酸性进行了测试,得知抗压强度为39.42、45.31、54.83、55.72(MPa);吸水率为8.02%、8.73%、9.11%、9.15%;耐酸速率为0.00067、0.00063、0.00065、0.00061(g/cm2·h)。进一步对最优性能的4#陶瓷管的粉末进行XRD分析,查明主要矿物成分为77%的含铬莫来石Cr0.5(Al3.93Si1.57)O9.79,7%的方石英(Si O2)和16%的赤铁矿(Fe2O3)。显微镜下观察及扫描电镜配合能谱分析赤铁矿与莫来石紧密结合,但也存在独立界面,元素之间互相渗透而形成Al、Fe、O的混合粘结相,使金属铁陶瓷管力学性能等有较大幅度提升。
- 徐旭张杰
- 关键词:锰渣铝质岩
- 铝质岩中锂的浸出富集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采用氢氟酸作为浸出剂浸出富集铝质岩中的锂,进行了探索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75℃、固液比(g/m L)为1∶8、氢氟酸体积分数为17%、反应时间为15 min和搅拌强度为300 r/min的条件下,锂的浸出率高达98.73%;保持其他浸出条件不变,采用常温(25℃)浸出,锂浸出率仍可达83.80%。采用XRD分析原矿和浸出渣的矿物组成,结果表明,氢氟酸与铝质岩的反应主要是氢氟酸选择性溶解锂的主要载体矿物高岭石的过程,锂在反应过程中发生迁出与富集。
- 吴林张杰王建蕊毛瑞勇
- 关键词:铝质岩锂氢氟酸浸出
- 有机物浸渍地聚物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被引量:1
- 2014年
- 为增强地聚物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地聚物材料的性能特点与微观结构特征,采用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有机溶液浸渍经脱水干燥处理后的地聚物基体,然后引发基体孔隙内有机物交联固化的方法制备出一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材料孔隙率与抗压强度测试结果表明:养护3天的地聚物经浸渍固化处理后,孔隙率明显降低,抗压强度明显提高,力学性能具有较明显的增强。采用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法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物质成分进行观测与分析,图像与成分分析显示有机物进入材料的孔隙中,并对复合材料增强机理进行探讨。
- 曹杰张杰
- 关键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地聚物孔隙力学性能
- 从铝质岩提取纳米氢氧化铝过程除铁工艺探讨被引量:1
- 2017年
- 主要对酸浸铝土矿、酸浸铝灰(包括尾矿、赤泥、粉煤灰等其他固体废物)等除铁工艺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用混酸法浸出铝质岩以提取纳米氢氧化铝的方法。混酸法除铁时,用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浸出液的pH,除铁后滤液中铁离子质量分数小于1×10^(-5),从而达到除铁的目的。用混酸浸出铝质岩并调节溶液pH以实现铁铝分离,操作简单,除铁成本低,除铁完全,是处理铝质岩较佳除铁工艺。
- 谭琳张杰
- 关键词:铝质岩混酸氢氧化铝除铁
- 黔中地区铝质岩中锂的化学分离富集研究被引量:20
- 2013年
- 锂在原子能工业中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被誉为"高能金属",它推动着能源工业尤其是电池技术的发展。用等离子质谱仪(ICP-MS)对黔中地区铝质岩进行微量元素测试,测得其中锂含量很高(500 g/t左右),达到提取要求。采用盐酸作为浸取液对铝质岩中锂元素进行了分离富集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焙烧温度为800℃,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与矿粉的体积质量比为4 mL/g,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 h。在最佳条件下锂浸出率达到95.35%。
- 任方涛张杰
- 关键词:铝质岩锂浸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