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3A1902)

作品数:1 被引量:18H指数:1
相关作者:梁威吴明邵学新叶小齐李文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与中国林科院林业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类型
  • 1篇磷形态
  • 1篇不同植被
  • 1篇不同植被类型
  • 1篇沉积物

机构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1篇蒋科毅
  • 1篇李文华
  • 1篇叶小齐
  • 1篇邵学新
  • 1篇吴明
  • 1篇梁威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杭州湾滨海湿地不同植被类型沉积物磷形态变化特征被引量:18
2012年
研究了杭州湾滨海湿地不同植被类型下0—5 cm和10—20 cm沉积物总磷(TP)、无机磷(IP)、有机磷(OP)及其形态变化特征,揭示湿地植被演替对沉积物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TP,互花米草(MC)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在IP中,可溶性松散态磷(Soluble and loosely bound P,SL-Pi)含量光滩(CK)最小、MC最大;还原态可溶性磷(Reductant soluble P,RS-Pi)含量芦苇(LW)和MC显著高于CK和海三棱藨草(BC);钙磷(Ca-Pi)含量CK和BC显著大于LW和MC。在OP中,活性有机磷(Labile Po,L-Po)含量最低、中等活性有机磷(Moderately labile Po,ML-Po)含量最高、非活性有机磷(Nonlabile Po,NL-Po)处于中间水平。IP是磷素的主要形态、占TP的74%—89%,而Ca-Pi又是IP的主要形态、于湿地沉积物淤积初期通过吸附沉淀作用存留。杭州湾湿地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不同植物生物量积累和营养物质循环过程的变化导致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差异。植被演替初期,BC显著改变0—5 cm沉积物磷形态,对10—20 cm沉积物无显著影响;植物演替后期的LW和MC促使0—5 cm沉积物有机磷快速积累、10—20 cm沉积物有机磷小幅增加,同时促进Ca-Pi向可溶性、活性态磷转变。
梁威邵学新吴明李文华叶小齐蒋科毅
关键词:植被类型磷形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