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808004)

作品数:23 被引量:266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素梅郭兰慧王玉银刘界鹏田华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1篇混凝土
  • 31篇钢管
  • 19篇高强
  • 19篇高强混凝土
  • 17篇钢管混凝土
  • 15篇轴压
  • 15篇矩形钢管
  • 13篇钢管高强混凝...
  • 11篇短柱
  • 10篇轴压短柱
  • 9篇矩形钢管高强...
  • 8篇压弯
  • 8篇压弯构件
  • 8篇载力
  • 8篇方钢管
  • 8篇承载力
  • 7篇矩形钢管混凝...
  • 5篇圆钢管
  • 4篇受压
  • 4篇双向压弯

机构

  • 29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贵阳勘测设计...

作者

  • 28篇张素梅
  • 19篇郭兰慧
  • 12篇王玉银
  • 7篇刘界鹏
  • 5篇田华
  • 2篇叶再利
  • 1篇远芳
  • 1篇冉懋鸽
  • 1篇周明
  • 1篇梅洪元
  • 1篇戎芹

传媒

  • 14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工业建筑
  • 1篇建筑结构
  • 1篇钢结构
  • 1篇工程力学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7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矩形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计算
在68根正方形和长方形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轴压实验基础上,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剥离出钢管和混凝土的各自受力情况。分析时假定混凝土处于三向应力状态,而钢材处于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两者符合较好。
叶再利张素梅
关键词:矩形钢管混凝土承载力高强混凝土
文献传递
方形、矩形钢管高强混凝土双向压弯构件承载力的研究
首先分析了双向压弯构件截面上所存在的几种荷载施加路径,然后针对实际工程中存在的两种典型加载路径,以方形、矩形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试验为基础并考虑材料受加卸载作用的影响,编制了非线性数值计算程序,对方形、矩形钢管高强混凝...
田华张素梅郭兰慧
关键词:矩形钢管高强混凝土双向压弯构件
文献传递
受荷方式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影响被引量:18
2005年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IANA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进行理论分析,并用试验数据验证了有限元模型、材料参数和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种典型受荷方式和黏结强度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的影响.三种受荷方式为:1)荷载作用在整个截面上;2)荷载作用在钢管截面上;3)荷载作用在混凝土截面上.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及他人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受荷方式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当荷载作用在整个截面上时,黏结强度对轴压短柱的力学性能没有影响;当荷载仅作用在混凝土截面上时,黏结强度对轴压短柱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
王玉银张素梅郭兰慧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黏结强度承载力
圆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的破坏模式被引量:45
2004年
通过 12根圆钢管普通混凝土和 2 4根圆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的试验 ,观察并研究了钢管混凝土短柱在轴心压力作用下纵向力与纵向应变 (变形 )关系、试件横向变形、宏观变形特征、破坏机理及破坏模式 ;发现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在达到最大荷载前可出现明显的剪切变形 ,最终发生剪切破坏的现象 ,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了钢管混凝土破坏模式由常见的腰鼓形向剪切形转化的原因和内在变化机理。试件的基本参数为 :混凝土强度fcu=42 4~ 70 9MPa ;钢材屈服强度fy=3 2 5 3~ 3 92 0MPa ;含钢率α =8 4%~ 18 6% ;套箍系数 ξ =0 5 68~1 85 5。
张素梅王玉银
关键词: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轴压剪切破坏破坏模式
圆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基本性能研究
基于圆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的试验研究,观察并研究了钢管混凝土短柱在轴心压力作用下轴向力与纵向应变关系、试件横向变形、宏观变形特征、破坏机理及破坏模式;采用剥离分析的方法,首次得到了钢管混凝土在轴心荷载作用下,处于复...
王玉银张素梅
关键词: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破坏模式剪切破坏
文献传递
圆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剥离分析被引量:11
2003年
以36根圆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为基础,采用混凝土处于三向应力状态,钢材处于平面应力状态的假定,根据测定的逐级荷载下试件中截面处钢管外表面的纵向应变和横向应变,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剥离出钢管和混凝土各自受力情况.给出了钢管和核心混凝土的纵向应力-纵向应变关系曲线.把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下的钢管和混凝土综合工作性能分解开来,对钢管和核心混凝土的相互作用依赖关系进行了更明确和全面地阐述.
王玉银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轴压应力-应变关系
钢管填充混凝土后屈曲承载力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研究钢管填充混凝土后钢管的力学性能,同时分析钢板的初始几何缺陷、残余应力及钢板屈曲后强度对填充混凝土后钢管的影响,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分析模型,并通过理论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中钢管的相对宽厚比≤50时,钢板在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前没有屈曲现象产生;当相对宽厚比>50后,钢板会出现局部屈曲从而降低板件的承载力.钢板的初始几何缺陷和残余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宽厚比下钢板的屈曲承载力,钢板屈曲后强度的存在明显提高了大宽厚比下钢板的屈曲承载力.通过分析给出了大宽厚比下钢管混凝土中钢板的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可用于具体工程设计.
郭兰慧梅洪元远芳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屈曲承载力
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破坏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以钢管混凝土的破坏模式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系统分析钢管截面形状、核心混凝土强度、钢管径厚比(或宽厚比)、受荷方式、粘结强度等因素对钢管混凝土破坏模式和基本性能的影响,发现影响规律,分析影响成因.研究...
王玉银张素梅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破坏模式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方钢管高强混凝土偏压构件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被引量:46
2004年
本文进行了8根方形截面钢管高强混凝土单向压弯构件的试验研究,研究构件在不同长细比、偏心率和含钢率下的力学性能,长细比取25.4、50.8和71.6三种,偏心率在0.140~0.288之间变化,含钢率取8.2%和14.3%两种。研究结果表明:构件的承载力随着长细比和偏心率的增加迅速降低,含钢率为8.2%的构件在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前钢管出现了局部屈曲。在进行试验研究的同时,还编制了非线性分析程序BC,用来分析方钢管高强混凝土压弯构件的力学性能,理论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长细比、含钢率、混凝土强度和钢材屈服强度等因素对偏压构件N/Nu(η)-M/Mu(ζ)相关曲线的影响。
张素梅郭兰慧王玉银田华
关键词:方钢管高强混凝土偏压构件长细比偏心受压柱
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性能三参数分析与计算被引量:8
2007年
在深入研究套箍系数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的影响中,发现并用试验证明了仅用套箍系数这一综合参数不能全面衡量和反映参数变化对钢管混凝土破坏模式、承载力、延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试验研究和参数分析,确定了利用套箍系数衡量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合理适用范围;提出了用钢管混凝土3个基本参数(试件含钢率、混凝土强度和钢材屈服强度)来衡量和反映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方法;并通过回归分析给出了基于这3个基本参数的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轴向力-纵向应变关系曲线,复杂应力场中钢材纵向(横向)应力-纵向应变关系曲线、核心混凝土纵向应力-纵向应变关系曲线和紧箍力-纵向应变关系曲线的简化计算公式,简化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
王玉银张素梅
关键词:钢管高强混凝土套箍系数紧箍力应力-应变关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