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PB20041018)
- 作品数:21 被引量:141H指数:8
- 相关作者:张成武李爱芬黄罗冬王铭张文源更多>>
-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更多>>
-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珠海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微藻中棕榈油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7年
- 棕榈油酸是一种ω-7单不饱和脂肪酸,它具有重要的营养和医药保健价值,同时也是制备生物柴油和1-辛烯的优质原料。棕榈油酸普遍存在油料作物中,但是含量较低,而含量较高的野生植物又存在资源少问题,因此利用富含棕榈油酸且适合大规模培养的微藻是解决棕榈油酸来源的一条新型途径。本文重点介绍了微藻中棕榈油酸来源的优势、棕榈油酸的生理功能、微藻中棕榈油酸的合成途径及分离纯化方法,并且展望了棕榈油酸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王飞飞胡强张成武
- 关键词:微藻棕榈油酸生理功能分离纯化
- 不同培养条件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以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为研究材料,比较了Na NO3、NH4HCO3和CO(NH2)2为氮源的两种培养基(m L1和ASW培养基)对其生长和生物活性成分(岩藻黄素、金藻昆布糖和二十碳五烯酸(C20:5,EPA))时相积累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脂肪酸组成和总脂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以m L1培养基培养时,三角褐指藻的生物质质量浓度明显高于ASW培养基培养时的生物质质量质量浓度,尿素优于其他两种氮源,最大生物质质量质量浓度为3.7 g/L。不同培养条件下岩藻黄素含量的时相变化规律一致,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最高积累量分别为:13.27 mg/g(Na NO3)、13.23 mg/g(CO(NH2)2)和13.89 mg/g(NH4HCO3)(m L1);13.2 mg/g(Na NO3)、14.92 mg/g(CO(NH2)2)和13.6 mg/g(NH4HCO3)(ASW),由此可知氮源对岩藻黄素积累量影响不大。金藻昆布糖含量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其最大积累量分别为9.82 mg/g(NH4HCO3)(m L1)和8.59 mg/g(Na NO3)(ASW)。不同培养条件下其总脂含量变化不显著,均在培养末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18%(NH4HCO3)(m L1)和23.79%(Na NO3)(ASW);其主要脂肪酸组成为: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棕榈油酸(C16:1)、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花生一烯酸(C20:1)、木焦油酸(C24:0)和EPA,其中,EPA含量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尿素最有利于EPA的积累。
- 张文源高保燕李爱芬张成武
- 关键词: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二十碳五烯酸
- 温度光照pH对雨生血球藻CG-11绿色营养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采用BBM培养基,以雨生血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CG-11为研究材料,进行环境因子对雨生血球藻绿色营养细胞生长影响的实验。温度梯度为16℃、20℃、24℃、28℃;光照梯度为30μmoL photons m-2·s-1、60μmoL photons m-2·s-1、90μmoL photons m-2·s-1、120μmoL photons m-2·s-1。初始pH值为6.0、7.0、8.0、9.0,进行单因子试验,测定各组的藻密度及色素含量。结果显示,雨生血球藻H.pluvialis CG-11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20~24℃,光照90μmol photons m-2·s-1,初始pH8.0。
- 董祎婷李福生李涛李爱芬
- 关键词:温度光照PH
- 不同理化因子对雨生红球藻CG-11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以雨生红球藻CG-11为实验藻株,探讨在不同CO2、HCO3-、Zn2+浓度以及pH和氮磷比例条件下,藻细胞的碳酸酐酶活性对这些理化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通入空气实验组的碳酸酐酶活性最高,为(75.20±1.53)U·mg-1(Chla),通入5%CO2条件下的碳酸酐酶活性为(9.96±1.43)U·mg-1(Chla);高浓度HCO3-对碳酸酐酶活性亦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培养液中可溶性无机碳的浓度与碳酸酐酶活性呈负相关;在实验设置的pH范围内,pH9.0时碳酸酐酶活性最高,为(62.32±3.25)U·mg-1(Chla);适当的氮磷比与Zn2+浓度显著提高了雨生红球藻CG-11的生长速率,碳酸酐酶的活性亦有明显提高。
- 王铭桑敏李爱芬张成武杨扬
- 关键词:雨生红球藻碳酸酐酶活性
- 氮胁迫对雨生红球藻色素积累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1年
- 选用雨生红球藻CG-06为试验藻株,以BBM为基础培养基,分别设置了0、13.7、27.5、41.2mg·L-1四个硝态氮浓度梯度,分析并探讨在不同硝态氮浓度条件下雨生红球藻生长、生理特性、细胞内主要色素含量的变化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细胞中色素的积累量和积累速率与初始硝态氮浓度成反比,与抗氧化酶活性呈负相关。缺氮时,培养到第3天的藻细胞中虾青素含量达到4.95μg·mg-1,而对照组在培养到第9天的细胞中才开始产生虾青素,而且在整个培养周期内细胞中的虾青素最大含量仅为4.17μg·mg-1。酶活测定结果显示,虾青素含量较高的红色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明显高于绿色细胞,且GSH-Px活性最高。研究表明,雨生红球藻可能有两种过氧化防御机制,绿色细胞阶段以抗氧化酶作用为主,在培养后期启动虾青素保护机制,两种机制具有协同作用。
- 杨瑾王铭李涛李爱芬张成武
- 关键词:雨生红球藻氮胁迫虾青素抗氧化酶
- 岩藻黄素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制备技术及其生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2015年
- 岩藻黄素,又称岩藻黄质或褐藻黄素,是1种脂溶性色素,为胡萝卜素的含氧衍生物,含有1个多烯烃骨架,属于丙二烯型类胡萝卜素。它主要来源于异鞭藻门的褐藻和硅藻以及定鞭藻门的藻类。本文介绍了岩藻黄素的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物合成途径,并对岩藻黄素经典的与现代绿色的提取方法以及多种分离纯化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岩藻黄素的各种生理活性,包括抗炎、抗肿瘤、抗肥胖、抗氧化、抗痘、抗糖尿病、抗疟疾和抗血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性的报道。
- 张文源高保燕雷学青李爱芬吴洁张成武
- 关键词:岩藻黄素生物合成途径生理活性
- 光照、温度和pH对雨生红球藻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9年
- 采用测定光合放氧速率和荧光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光照强度、温度和pH对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 CG-11绿色游动细胞阶段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pluvialis CG-11光合作用的饱和光强为109.1μmol/m2·s,最大光合放氧速率为75.9μmolO2/mg Chla·h;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在25—30℃之间,温度在25℃时光合速率最大;pH在7.5—8.0范围内,光合效率较高,在pH为7.5时放氧速率最大,为75.5μmolO2/mg Chla·h。在实验pH条件下,H.pluvialisCG-11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呈现出相似的趋势,在6.0—7.5范围内,Fv/Fm、Fv/F0、ΦPSⅡ和ETR值随pH升高而增大,pH为7.5时达到最大值,pH超过7.5时,Fv/Fm和Fv/F0值明显下降,而ΦPSⅡ和ETR的下降趋势不明显。
- 王铭李涛李爱芬徐宁张成武
- 关键词:雨生红球藻光照强度PH叶绿素荧光
- 氮、磷营养对雨生血球藻绿色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采用BBM培养基,以雨生血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 CG-11)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细胞生长速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生物量和虾青素含量,探讨氮、磷营养对雨生血球藻营养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H.pluvialis CG-11生长的适宜氮源形式是NaNO3和NH4NO3;适宜H.pluvialis CG-11生长的氮浓度为41.2mg?L-1,磷浓度为5.3~53.3mg?L-1。
- 董袆婷徐宁李爱芬张成武
- 关键词:营养细胞氮磷
- 光径及氮浓度对缺刻缘绿藻生长、油脂和花生四烯酸积累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以缺刻缘绿藻(Parietochloris incisa)为实验材料,采用BG-11培养基,分别在2种氮浓度和3种不同光径(LP)的柱状和平板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培养,并探究其生长、油脂和花生四烯酸(AA)的积累规律。结果显示:在两种光生物反应器中,光径越小,越有利于缺刻缘绿藻的生长。其中,最大生物量均在17.6 mmol/L氮浓度时获得,分别为5.09 g/L(2.5 cm-柱状)和2.98 g/L(3.0 cm-平板);而最高油脂和AA绝对含量则均在1.0 mmol/L氮浓度和最大光径处获得,分别为39.23%、13.21%(6.0 cm-柱状)和40.74%、11.33%(5.0 cm-平板);另外,两种光生物反应器中的最大油脂单位体积产率分别可以达到216.39 mg/(L·d)(17.6 mmol/L; 2.5 cm-柱状)和135.93 mg/(L·d)(1.0 mmol/L; 1.5 cm-平板);而最高的AA单位体积产率均在1.0 mmol/L低氮条件,最大光径处达到最大,分别为21.65 mg/(L·d)(6.0 cm-柱状)和19.42 mg/(L·d)(5.0 cm-平板)。因此,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在1.0 mmol/L低氮条件下,选择6.0 cm光径的柱状光生物反应器或5.0 cm光径的平板光生物反应器,培养缺刻缘绿藻生产AA,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 印尤强黄罗冬胡强胡强
- 关键词:缺刻缘绿藻光生物反应器氮浓度生物量花生四烯酸
- 一株高产淀粉绿藻——标志链带藻在废水中的培养及对氮磷的去除被引量:3
- 2016年
- 为了研究标志链带藻(Desmodesmus insignis strain JNU24)在不同Na NO3浓度和不同废水浓度培养下的生长与代谢产物积累状况,评估标志链带藻对废水的处理能力,本研究利用柱状光反应器对标志链带藻进行培养,分别对4种Na NO3浓度的BG-11培养基和4种废水浓度培养下藻细胞的生物量、蛋白质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和淀粉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BG-11培养基中,氮浓度为9.0 mmol/L时,藻细胞生物质浓度最高,达6.23 g/L;在废水培养下,未稀释的原废水实验组,其藻细胞生物质浓度最高,达10.31 g/L;75%废水培养下,藻细胞的淀粉含量最高(达50.9%),单位体积藻细胞淀粉含量和产率分别为4.86 g/L和405 mg·L^(-1)·d^(-1),且显著高于不同浓度Na NO3的BG-11培养基组。本研究还测定了标志链带藻对废水中氮、磷的去除效率,结果显示不同浓度废水培养下,氮、磷的去除效率最高可达90.8%和98.7%。基于柱状反应器中的最佳培养效果,以9.0 mmol/L Na NO3的BG-11培养基和75%废水于3.0 cm光径平板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室内扩大培养,结果显示在75%废水培养下,藻细胞生物质浓度达9.75 g/L,淀粉单位体积含量和产率分别达到4.75 g/L和230 mg·L^(-1)·d^(-1),且为9.0 mmol/L Na NO3的BG-11培养基培养的3倍。通过沉降特性分析发现,藻细胞收获90 min后均完全沉降,具有较强的沉降性能。本研究标志链带藻能够耐受废水中较高的氮、磷浓度,且对废水中氮、磷有显著的去除作用;该藻能利用废水中的营养成分积累较高的生物量和淀粉含量并且藻细胞能快速沉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应用价值,是一株淀粉生产能力较高和废水处理能力较强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藻株。
- 周芷薇沈丹丹高保燕黄罗冬李爱芬张成武
- 关键词:废水处理沉降速率淀粉生物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