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SH036)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袁小平沈新坤刘敏华张必春李先艳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韶关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社会工作
  • 2篇女教
  • 2篇女教师
  • 2篇专业社会工作
  • 2篇教师
  • 2篇高校
  • 2篇高校女教师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素质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化
  • 1篇挣扎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购买
  • 1篇职业心理
  • 1篇职业心理素质
  • 1篇少年
  • 1篇社会工作服务
  • 1篇社会工作者

机构

  • 4篇南昌大学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韶关学院

作者

  • 2篇袁小平
  • 2篇沈新坤
  • 1篇张必春
  • 1篇杨颂平
  • 1篇万仁德
  • 1篇刘敏华
  • 1篇李先艳

传媒

  • 3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教育评论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东莞理工学院...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韶关学院学报
  • 1篇社会工作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是其职业效率的关键性影响因素。文章以南昌大学为例,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对南昌大学女教师的个体心理健康、社会心理、职业意识和性别角色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分别比较了各类因素对职业心理素质的影响,以期发现高校女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袁小平
关键词:高校女教师职业心理素质影响因素
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宗教渊源
2019年
西方专业社会工作最早源于基督教慈善活动,而基督教慈善活动源于人道慈善活动。不过,基督教对人性善进行了改造与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基督教义下的助人实践逐渐实现了从神圣化向世俗化的转变。由于世俗化宗教助人实践涉及信仰问题,因此很难对其救助行为进行定性,即是利己还是利他,而且使得救助双方主客体身份模糊化。进一步而言,不仅基督教的神圣教义对专业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基督教的慈善实践也直接推动了专业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即个案法、小组法和社区法的形成。
沈新坤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宗教基督教
青少年边缘人格障碍的社会工作介入路径被引量:2
2015年
青少年处于人生中最活跃最敏感的阶段,人们在此阶段由儿童逐步向成人转变,其发展对于人的一生具有关键性的影响。青少年边缘人格障碍涉及情感、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等多个方面,阻碍个人的健康成长、破坏家庭和谐、妨碍社会运行。青少年边缘人格的形成受到个体、家庭、学校、社区以及同龄群体等多个社会化主体因素的共同影响。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自助的专业性服务,应当在边缘人格障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加强个人认知引导、弥补家庭功能缺口、营造良好的学校与社区氛围,为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万仁德李先艳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适应性调查——以深圳、东莞为例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对深圳、东莞两地民间社工机构的社会工作者的统计调查数据分析,定量描述当前两地社工机构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适应状况和职业适应水平。随后,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社会工作者职业适应水平的主要因素,并运用相关分析、均值分析等统计检验方法进行进一步地补充说明与解释。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适应水平一般,具有较明显的不适应倾向。
沈新坤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社会支持
选择与竞争:优化政府购买残障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初探——以武汉市的实践为主被引量:1
2015年
已初步建立的政府购买残障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尚存在服务主体供给不足、服务主体竞争、服务受益主体表达不足和服务购买主体监控不足等"目标-手段"不匹配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武汉市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为基础,提出培育助残社会组织,增加助残服务供给,保持服务提供主体之间的良性竞争,增强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服务受益主体的主体性,建立贯穿购买始终的评估机制等优化政府购买残障社会工作服务机制的路径。
杨颂平
关键词:社会工作服务政府购买
人本主义视角下的高校女教师生存状况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对高校女教师生活、工作、心理、价值实现与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实证调查发现:高校女教师身心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但职业压力较大;婚姻满意度较高,对家庭较依赖,交往网络不宽泛;工作能力强和职业认同感较强,但对公共性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根据以上特征,高校应关注女教师的身心健康与权利保护,提升她们对学校公共事物的主动参与性;创造公正的工作环境,帮助女教师提升自身人力资本以实现其职业理想;成立各类自愿团体,拓展女教师的关系网络。
袁小平
关键词:女教师
绝望与挣扎:失独父母夫妻关系的演变及其干预路径——独生子女死亡对夫妻关系影响的案例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孩子是维护夫妻关系的纽带,但同时也可能是摧毁家庭的爆发点。独生子女死亡使得曾经的"完整家庭"沦为"失独家庭",父母从"正常父母"沦为"失独父母"。除了家庭性质和身份的改变外,独生子女死亡也可能给失独父母的夫妻关系带来严重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两性分工消失,其次表现为感情和性的阻碍,最后表现为失独父母权力意识的淡薄化趋势。通过这些表现可以发现独生子女死亡后,一些失独父母的夫妻关系出现形式化、空心化和躯壳化的趋势——虽有夫妻关系的"名",但夫妻关系的"实"已荡然无存。此外,这种形式化的趋势还容易导致他们形成失望型家庭价值观,也促使个体易出现原子化倾向及离婚率升高。鉴于此,应采取促进失独父母的自我认知调整和社会认同改变、重新寻找失独父母之间的交集、培育失独父母组织来化解失独父母的原子化困境等措施,降低独生子女死亡对失独父母夫妻关系的影响,提高失独父母夫妻关系的稳定性。
张必春刘敏华
关键词:夫妻关系原子化
社会工作的本源性问题探讨
2018年
"社会工作"词源意义饱含了利他精神或人道精神。从人性善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实践就是在这种精神支配下的助人实践。作为一种专业的利他主义的助人实践,社会工作源于并承载自下而上的慈善的社会道德实践和自上而下的福利或保障的政治道德实践。
沈新坤
关键词:社会工作利他主义人道主义慈善福利
本土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的互构演化——“1+3”组合实践模式的学理阐释被引量:2
2009年
"1+3"实践组合模式的学理研究表明:虽然两种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截然不同,但二者既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也非简单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因为在这些表象背后深藏着文明的冲突与整合;两种社会工作在相互对立的同时,也在相互建构,展示出互构演化发展的前景。
沈新坤
关键词:本土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