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BS2002017)

作品数:18 被引量:70H指数:6
相关作者:兰青张恒柱贡志刚吴臣义董家军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扬州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医学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入路
  • 14篇锁孔
  • 11篇锁孔入路
  • 9篇解剖学
  • 8篇神经导航
  • 7篇神经解剖
  • 7篇神经解剖学
  • 7篇显微解剖
  • 6篇手术
  • 6篇外科
  • 5篇远外侧入路
  • 5篇神经导航辅助
  • 5篇外侧入路
  • 5篇侧入路
  • 4篇乙状窦
  • 4篇颅底
  • 3篇颞下
  • 3篇外科手术
  • 3篇显微外科
  • 3篇迷路

机构

  • 15篇苏州大学附属...
  • 5篇扬州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兰青
  • 3篇贡志刚
  • 3篇吴臣义
  • 3篇张恒柱
  • 2篇朱玉辐
  • 2篇苗增利
  • 2篇董家军
  • 1篇李楠
  • 1篇蔺玉昌
  • 1篇鲁晓杰
  • 1篇江力
  • 1篇汪璟
  • 1篇麻育源
  • 1篇殷力维
  • 1篇徐幸

传媒

  • 4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远外侧入路相关显微解剖被引量:5
2007年
张恒柱兰青武永康
关键词:颅颈交界区显微解剖
远外侧入路被引量:7
2009年
张恒柱王晓东兰青
关键词:远外侧入路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神经血管结构神经外科手术颅颈交界区枕骨大孔
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相关解剖因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索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相关解剖因素在手术暴露中的作用。方法 尸头模拟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手术,对相关解剖因素进行解剖学观测,以矢状位手术角和冠状位手术角为评价指标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与矢状位手术角显著相关的因素有骨窗长度(r =0 .4 6 2 )、骨窗 胼胝体切口间距(r =- 0 .30 0 )和相对位置角(r =0 .2 6 3)、胼胝体切口位置角(r =- 0 .32 0 ) ,同侧/对侧骨窗(r =0 .2 12 )等;冠状位手术角的相关因素有骨窗胼胝体切口间距(r =0 .5 2 3)、胼胝体切口位置角(r =- 0 .197)、同侧/对侧骨窗(r =0 .16 8)。逐步循环回归分析获得矢状位手术角和冠状位手术角回归方程。结论 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暴露水平是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矢状位手术角和冠状位手术角可客观地评价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暴露水平;矢状位手术角和冠状位手术角回归方程为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朱玉辐兰青
关键词:胼胝体侧脑室神经导航
枕下静脉系统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远外侧锁孔入路下所涉及的枕下部静脉系统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8具(16侧)经福尔马林固定、颅内动静脉乳胶灌注的尸体头颅标本,在模拟远外侧锁孔入路的开颅过程中,观察枕下部各静脉的走行及汇入情况。结果枕静脉与枕动脉伴行,枕静脉的汇合方式:二支型占62.5%(10/16),三支型占25%(4/16),单干型占12.5%(2/16)。髁后导静脉收集椎动脉周围静脉丛的血液,髁后导静脉壁薄,管腔直径3.6~6.2mm,平均4.7mm。丰富的椎动脉周围静脉丛包绕椎动脉V3段,静脉丛的组成形式不一,13侧为多个细小静脉互相吻合成"静脉湖"围绕椎动脉周围(13/16),3侧呈"分支状"或"网格状"(3/16)。结论远外侧锁孔入路下所涉及的枕下部静脉系统较为复杂,熟练掌握其解剖及正确处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张恒柱兰青王晓东
关键词:远外侧入路锁孔手术静脉显微解剖
神经导航辅助下远外侧锁孔入路显露岩斜区的量化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量化研究磨除部分枕髁和颈静脉结节在远外侧锁孔入路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在导航辅助下,对6具尸头标本(12侧)顺次模拟枕髁后、经髁和枕髁上锁孑L入路,分别测量术野显露角度、斜坡显露面积和手术操作自由度。结果磨髁前、磨髁1/3和1/2的术野显露角度分别为:(39.20±3.29)°、(51.46±2.45)°和(57.52±2.66)°;斜坡显露面积和手术操作自由度分别为(188.1±32.5)mm^2和(340.2±112.6)mm^2(枕髁后锁孔)、(208.5±28.4)mm^2和(654.6±154.7)mm^2(磨髁1/3)、(236.4±30.2)mm^2和(762.1±182.4)mm^2(磨髁1/2)、(428.6±28.7) mm^2和(983.4±235.2)mm^2(磨除颈静脉结节);磨除1/3、1/2枕髁的术野显露角度均与磨除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磨除1/2枕髁与1/3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磨除颈静脉结节可显著增加斜坡显露面积(P<0.01),而磨除1/3、1/2枕髁和颈静脉结节均能显著增加手术操作自由度(P<0.05)。结论磨除部分枕髁可显著增加术野显露角度和手术操作自由度,磨除颈静脉结节可使手术操作自由度和斜坡显露面积都显著增加。
张恒柱兰青李楠贡志刚
关键词:锁孔神经导航远外侧入路显微外科
乙状窦前经迷路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
2007年
目的将微创锁孔理念融入乙状窦前入路,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设计乙状窦前经迷路锁孔入路,观察入路显微解剖,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8具经福尔马林固定、颅内动静脉乳胶灌注的国人成人尸头,实验前建立术中导航资料。采用迷路后锁孔手术入路的7 cm"C"形切口,分层向前翻开皮瓣和肌筋膜瓣,在神经导航辅助下做耳后约3.5 cm×3.0 cm骨窗,导航下轮廓化乙状窦、骨迷路、面神经管,依次模拟迷路后、经部分迷路及岩尖、经全迷路锁孔入路,观察各步骤显露的结构,测量重要结构长度和术野角度。结果(1)神经导航可辅助精确磨除入路相关骨质,减少盲目磨除造成的重要结构的误伤。(2)同迷路后锁孔入路比较,经部分迷路及岩尖锁孔入路和经全迷路锁孔入路的术野角度、显露的斜坡长度、面神经颅内段长度均有显著增加,但后两种入路的测量值无明显差异。(3)迷路后锁孔入路可保留听力和面神经功能,但对岩斜区的显露有限;部分迷路及岩尖磨除后可广泛显露岩斜区、桥脑小脑角、桥脑前区和海绵窦后部,多角度显露Ⅲ~Ⅺ对脑神经之间的重要结构,且面、听神经功能保有率极高;全迷路磨除后观察角度更多,但进一步增加的显露有限,且需牺牲听力。结论乙状窦前经迷路锁孔入路具有可行性,可良好显露岩斜区等。神经导航可辅助精确完成入路相关的骨质磨除。部分迷路及岩尖或全迷路磨除均可显著增加术野角度和斜坡等重要结构的显露长度,经部分迷路及岩尖锁孔入路可望保留面、听神经功能。
吴臣义兰青
关键词:神经解剖学颅底
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和应用技术。方法神经导航辅助下完成尸头模拟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手术16例,测量并分析解剖学数据。结果小脑天幕面桥静脉对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无影响;Galen静脉系统可被安全解剖;幕下小脑上锁孔手术能充分暴露松果体区的Galen静脉系统、松果体、四叠体等;可经帆间池进入第三脑室;天幕切开能增加向上向前的手术范围。结论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能充分暴露松果体区,为该区域手术的一种有效的微创入路。
朱玉辐兰青
关键词:幕下小脑上入路显微解剖
耳前颞下-颞下窝锁孔入路的设计与可行性探讨被引量:7
2006年
中下斜坡区及其对应的脑干腹侧区域位置深在、解剖学复杂,一直是颅内最富有挑战性的手术区域之一,有“不可接近区域”之称。耳前颞下一颞下窝入路是该部位手术的主要入路之一,该入路从颅底前外侧暴露中下斜坡区及其对应的脑干腹侧区域,具有可以广泛切除中颅底骨性结构、无需面神经移位和迷路暴露、避开众多颅神经的阻挡、避免脑的过度牵拉等优势。但随着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该入路显露出手术创伤大、无效暴露多等缺陷。此外,为显露岩骨段颈内动脉行下颌骨髁突切除,术后遗有颞下颌关节错位咬合、牙关紧闭、慢性疼痛等并发症。本实验将该入路与锁孔理念相结合,对其进行改良,减少入路创伤和无效暴露,同时保留颞下颌关节的完整性,不影响对岩骨段颈内动脉暴露、移位及中下斜坡区、脑干腹侧结构的显露。
董家军
关键词:颞下窝入路锁孔入路耳前神经外科技术
神经导航辅助幕上下乙状窦前经部分迷路锁孔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2007年
目的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设计幕上、下乙状窦前经部分迷路锁孔入路,探讨精确磨除入路相关骨质结构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8具经40%甲醛固定、颅内动静脉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实验前建立术中导航资料。在导航系统中用不同颜色标出重要结构的范围。采用迷路后锁孔手术人路的耳后7 cm"C"型切口,分层翻开皮瓣和肌筋膜瓣,做耳后约3.5 cm×3 cm骨窗,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轮廓化乙状窦、骨半规管、面神经管,磨除部分迷路及岩尖,观察部分迷路及岩尖磨除前后显露结构的差异,测量术野范围和乙状窦前间隙最大术野角度。结果 (1)迷路后锁孔入路的切口完全满足经部分迷路锁孔入路的要求。(2)神经导航可辅助精确磨除入路相关骨质,减少盲目磨除造成的重要结构的误伤。(3)该入路可广泛显露岩斜区、桥脑小脑角、桥脑前区和海绵窦后部的重要结构。(4)部分迷路及岩尖磨除后的水平视野为:左侧(18.8±1.6)mm,右侧(17.7±1.2)mm;最大术野角度为:左侧(59.3±9.2)°,右侧(57.0±11.0)°。垂直术野的增加值为:左侧(10.0±1.0)mm,右侧(10.0±0.8)mm。双侧术野范围和最大术野角度的增加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结论幕上、下乙状窦前经部分迷路锁孔入路具有可行性;磨除部分迷路及岩尖可显著增加术野范围和术野角度。
吴臣义兰青
关键词:神经解剖学颅底
神经导航辅助下远外侧经髁经颈静脉结节锁孔入路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将微创锁孔手术理念融入远外侧入路,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设计远外侧经髁经颈静脉结节锁孔入路,以探讨精确磨除部分枕髁和颈静脉结节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8具福尔马林固定、颅内动静脉乳胶灌注的国人成人尸头,实验前建立术中导航资料。在导航系统用不同颜色标出需磨除的枕髁和颈静脉结节的范围。采用枕髁后锁孔手术入路的“S”型7cm切口,逐层游离翻转肌肉,做枕髁后直径约3cm骨窗,在神经导航辅助下依次磨除枕髁1/3、1/2以及颈静脉结节,观察显露结构的差异并测量显露长度,计算枕髁磨除前、后最大视野显露角度。结果(1)枕髁后锁孔手术入路的切口可完全满足经髁经颈静脉结节锁孔入路的要求。(2)在术前规划的前提下,神经导航可辅助精确磨除枕髁的1/3~1/2和颈静脉结节,从而避免了盲目磨髁造成的颅颈不稳定。(3)枕髁磨除前、磨除1/3和1/2的最大视野显露角度分别为:(39.2±3.3)°、(51.5±2.5)°和(57.5±2.7)°;磨除枕髁1/3和1/2后的最大视野显露角度与磨除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远外侧经髁经颈静脉结节锁孔入路具有可行性;磨除部分枕髁可显著增加术野显露角度,磨除颈静脉结节可增加中斜坡的显露。
张恒柱兰青
关键词:神经解剖学手术入路颅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