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NSFC30328020)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明远王岚赵颖杨世忠高普均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吉林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旋毛虫
  • 2篇炎症
  • 2篇炎症性
  • 2篇炎症性肠病
  • 2篇三硝基苯磺酸
  • 2篇小鼠
  • 2篇磺酸
  • 2篇苯磺酸
  • 2篇肠病
  • 1篇幼虫
  • 1篇幼虫期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因子基因...
  • 1篇克隆
  • 1篇克隆及序列分...
  • 1篇干预
  • 1篇干预研究
  • 1篇TH1/TH...
  • 1篇TH1/TH...
  • 1篇CDNA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解放军军需大...
  • 1篇吉林省中医院

作者

  • 3篇刘明远
  • 2篇赵颖
  • 2篇王岚
  • 1篇朴云峰
  • 1篇孙艳
  • 1篇邹洪斌
  • 1篇姚春雨
  • 1篇付宝权
  • 1篇卢强
  • 1篇李莲瑞
  • 1篇王学林
  • 1篇高普均
  • 1篇吴秀萍
  • 1篇杨世忠

传媒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旋毛虫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模型的干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旋毛虫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模型的影响及其免疫作用机制。方法观察感染和未感染旋毛虫小鼠于TNBS诱导肠炎后3 d及7 d不同指标的变化,包括小鼠生存率、疾病活动指数(DM)、结肠大体损伤和病理损伤评分、炎症指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检测,结肠细胞因子IFN-γ和IL-4 mRNA的表达量分析。结果预先感染旋毛虫后诱导TNBS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3 d及7 d与单纯模型组相比小鼠生存率升高(P<0.05),DAI、结肠大体损伤和病理损伤评分及MPO活性下降(P<0.05),结肠中IFN-γmRNA的表达量下调(P<0.05),而IL-4 mRNA的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旋毛虫对TNBS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其免疫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炎症性肠病过度的T_H1型免疫反应、上调T_H2型免疫反应而实现的。
赵颖杨世忠邹洪斌王学林王岚孙艳刘明远
关键词:旋毛虫炎症性肠病
旋毛虫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肠炎小鼠Th1/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旋毛虫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模型Th1/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0%乙醇对照组、旋毛虫(T.spiralis)应用组、TNBS诱导肠炎模型组、预先感染T.spiralis后诱导TNBS模型组,(每组小鼠取材时保证6只以上)。采用RT-PCR方法观察感染旋毛虫和未感染旋毛虫小鼠于TNBS诱导肠炎后3 d和7 d时不同基因的表达变化,包括小鼠脾脏中IFN-γ、IL-4、IL-10 mRNA和结肠中IL-10 mRNA的表达量。结果:预先感染T.spiralis后诱导TNBS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3 d脾脏中IFN-γmRNA的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造模后7 d脾脏中IFN-γmRNA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IL-4 mRNA的表达量于3 d和7 d时均高于模型组(P<0.05)。预先感染T.spiralis后诱导TNBS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3 d和7 d脾脏和结肠中IL-10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旋毛虫对TNBS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外周免疫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炎症性肠病过度的Th1型免疫反应、上调Th2型免疫反应而实现;IL-10既作为Th2类细胞因子又作为Tr1型细胞因子对实验性小鼠的肠道局部和外周免疫均产生重要调节作用。
赵颖杨世忠朴云峰高普均王岚刘明远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2个旋毛虫新生幼虫期特异性相似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利用旋毛虫新生幼虫期特异性 c DNA探针 ,从新生幼虫 c DNA文库中筛选出 2个相似的旋毛虫新生幼虫期特异性 c DNA克隆 ,分别命名为 N5和 N10 ,N5长度为 12 5 0 bp,N10长度为 12 33bp。 NCBI Blast检索表明 ,2个c DNA全长序列均为旋毛虫新基因序列。DNASIS分析表明 ,N5与 N10的开放阅读框架分别为 10 14、10 17bp,编码338、339个氨基酸 ,推导的成熟蛋白氨基酸序列均为 32 1个氨基酸残基 ,相对分子质量推导值分别为 35 30 0和 354 0 0。 2个氨基酸序列中 N端均包含有一信号肽序列 ,可能为分泌性蛋白。NCBI Blast及 Inter Proscan检索表明 ,以上2个氨基酸序列均含有 型核酸酶的功能结构域 ,均编码 型核酸酶 (DNase ) ,且与已报道的旋毛虫包囊形成相关蛋白 P4 3(经鉴定也为 DNase )同源性最高。目前已有的试验结果证实 ,P4 3并未直接参与包囊的形成 ,而是一种与P4 3蛋白同源性非常高的蛋白参与了旋毛虫包囊的形成。由于 N5与 N10为旋毛虫新生幼虫期特异性表达基因 ,也就是在旋毛虫包囊形成的时期表达 ,而且与 P4 3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并均编码 DNase 蛋白 ,因此 N5。
刘明远吴秀萍付宝权卢强姚春雨李莲瑞P.Boireau
关键词:旋毛虫幼虫期CDNA克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