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A207)

作品数:92 被引量:331H指数:10
相关作者:才学鹏罗建勋殷宏骆学农李有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9篇农业科学
  • 19篇医药卫生
  • 17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7篇免疫
  • 15篇基因
  • 14篇血吸虫
  • 14篇日本血吸虫
  • 14篇吸虫
  • 14篇克隆
  • 13篇隐孢子虫
  • 13篇孢子虫
  • 11篇疫苗
  • 11篇原核表达
  • 11篇球虫
  • 10篇带绦虫
  • 10篇绦虫
  • 10篇猪带绦虫
  • 10篇免疫保护
  • 9篇蛋白
  • 9篇抗原
  • 8篇猪囊尾蚴
  • 8篇尾蚴
  • 8篇囊尾蚴

机构

  • 58篇中国农业科学...
  • 29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吉林大学
  • 10篇新疆农业大学
  • 9篇甘肃农业大学
  • 7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4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甘肃畜牧工程...
  • 1篇北海道大学
  • 1篇甘肃省医学科...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31篇才学鹏
  • 24篇殷宏
  • 24篇罗建勋
  • 18篇任巧云
  • 18篇骆学农
  • 17篇李有全
  • 17篇关贵全
  • 16篇马米玲
  • 15篇景志忠
  • 15篇刘爱红
  • 14篇刘军龙
  • 14篇林矫矫
  • 13篇贾万忠
  • 12篇牛庆丽
  • 10篇石耀军
  • 10篇张少华
  • 10篇闫鸿斌
  • 9篇郑亚东
  • 9篇窦永喜
  • 8篇郭爱疆

传媒

  • 12篇畜牧兽医学报
  • 10篇中国预防兽医...
  • 9篇动物医学进展
  • 8篇中国兽医学报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中国寄生虫学...
  • 5篇中国动物传染...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畜牧与兽医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血吸虫病...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2
  • 10篇2011
  • 24篇2010
  • 35篇2009
  • 24篇2008
  • 4篇2007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毒害艾美耳球虫江苏分离株抗原基因NA4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008年
采用直肠接种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裂殖子方法对毒害艾美耳球虫卵囊进行纯化,用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表面抗原TA4基因特异性引物,以纯化E.necatrix孢子化卵囊总RNA为模板,RT-PCR方法克隆出了一段新基因序列。该基因全长747bp,共编码248个氨基酸,与国外Brothers等(1991)从E.necatrix孢子化卵囊表面得到的NA4基因同源性达99.7%,与柔嫩艾美耳球虫TA4(No.AJ586531.2)基因同源性达到91.4%,拥有与柔嫩艾美耳球虫TA4抗原基因相同序列的一段信号肽。从结果可得出,新克隆的基因为E.necatrix NA4基因。此基因已登录GenBank,登录号为EU523548。
张娜严若峰徐立新李祥瑞
关键词:毒害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
免疫信息学在抗原虫病疫苗研发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陈兆国冯新港米荣升黄燕林矫矫
关键词:原虫病疫苗研发微小隐孢子虫基因组计划约氏疟原虫
隐孢子虫鼠基因型卵囊壁蛋白CP41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为克隆和表达编码隐孢子虫鼠基因型(Cryptosporidium mouse genotype)卵囊壁蛋白CP41基因,以隐孢子虫鼠基因型卵囊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CP41基因,克隆到pMD 18-T载体并进行...
于慧珠陈兆国岳城米荣升夏延富
关键词:克隆原核表达
文献传递
重叠延伸PCR法扩增猪囊尾蚴AgB基因及其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克隆猪囊尾蚴AgB基因并在体外细胞中表达。【方法】采用RT-PCR法分别扩增AgB基因的上半段和下半段序列。采用重叠延伸PCR法(splicing overlap extension PCR method,SOE-PCR)把具有35个相同碱基的上下半段扩增为全长基因,并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将酶切、PCR、测序鉴定的阳性质粒经脂质体转染BHK-21细胞。通过SDS-PAGE、Western-blotting、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B抗原的表达。【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扩增的不同片段大小分别与预期的相同。重组表达载体转染BHK细胞后有荧光出现。表达的蛋白能被猪囊尾蚴病阳性血清所识别。【结论】通过重叠延伸PCR法成功扩增了AgB基因全长并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目的蛋白在BHK-21细胞中表达。
郭爱疆才学鹏贾万忠房永祥乔军刘红霞潘小梅景志忠
关键词:猪囊尾蚴重叠延伸PCR真核表达BHK-21
Tsol18基因密码子优化对其表达及重组蛋白免疫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定点突变猪带绦虫六钩蚴(oncosphere)Tsol18基因的4个碱基,并截去其N端16氨基酸信号肽的编码序列,构建pGEX-Tsol18-sp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产物的SDS-PAGE、Western blot及稳定性分析;取该基因修饰前、后所表达的重组蛋白免疫猪,以ELISA检测抗体水平,并通过屠宰检虫评价、比较免疫效果。结果显示:修饰后的Tsol18-sp基因共有7个碱基发生同义突变,表达产物主要是约38.7 ku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在4℃保存2个月后约降解20.1%,能与猪带绦虫六钩蚴阳性血清反应;TSOL18和TSOL18-sp抗原免疫试验猪后均能诱导高水平抗体的产生,但TSOL18-sp抗原的保护率较TSOL18抗原有明显的提高(100%vs 20%)。表明Tsol18经修饰后,其重组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和稳定性都有很大改善,可作为囊虫病免疫预防的候选抗原。
丁军涛骆学农王颖张少华陈晓宇郑亚东景志忠才学鹏
关键词:猪带绦虫六钩蚴基因修饰抗原性
基于18S rRNA基因测序基础上的锥虫分子分类学被引量:5
2009年
利用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我国湖北、广西、新疆和浙江4省的伊氏锥虫及1株布氏锥虫进行分子分类学研究。用分离的锥虫感染实验动物,自感染小鼠的红细胞或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锥虫18S rRNA序列设计1对锥虫通用引物,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GEM—T载体中,经酶切、PCR确定.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7个锥虫分离株的18S rRNA基因大小为2188bp。利用DNAStar对试验所获得的这7株堆虫和GenBank中部分锥虫的18S rRNA基因进行比较分析,建立2个进化系统发生树。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及系统发生树显示:自我国上述4省分离的伊氏锥虫来源于同一株系,布氏锥虫和广西分离的伊氏锥虫株的18S rRNA核苷酸与其他锥虫分离株仅有较小差异,与国外的6株锥虫的同源性为99%~100%。与另外7株的同源性为62%。
刘光远田占成龚真莉谢俊仁李知新
关键词:锥虫RRNA基因
蜱的生物防治
<正>蜱(Tick)是动物体表常见的一类外寄生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并可作为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给人类健康和动物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随着人们对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关注,加之某些蜱耐药性虫株的产生,人们越来越重视对...
任巧云殷宏罗建勋
文献传递
日本血吸虫天冬酰胺酰基内肽酶编码基因的表达及诊断应用
目的克隆和表达日本血吸虫天冬酰胺酰基内肽酶(Sj32),探索该重组抗原在动物血吸虫病诊断方面的应用潜能。方法用PCR法从Sj32前体编码基因中克隆编码成熟体的基因片段,以pET-28(a)为表达载体,用大肠埃希菌表达,制...
孙帅刘金明宋震宇王素娟邢荣鹤石耀军李浩陆珂林矫矫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文献传递
微小隐孢子虫端粒序列及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2012年
为了探讨我国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的端粒序列,试验根据国外已报道的端粒重复序列5'-CCTAAA-3'设计寡聚核苷酸探针(CCTAAA)5,并用地高辛标记,C.parvum基因组DNA经Bal31-HindⅢ酶切后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鉴定;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法首次对子孢子和卵囊时期C.parvum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parvum基因组DNA与探针(CCTAAA)5杂交,获得了较好的杂交条带,随着Bal31-HindⅢ酶切时间的延长,杂交信号逐渐减弱,说明C.parvum端粒序列定位在染色体的末端,与国外报道的C.parvum端粒序列一致,为5'-CCTAAA-3';检测C.parvum端粒酶活性时发现,子孢子时期端粒酶具有活性,卵囊中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
赵娜刘慧李建华宫鹏涛杨举李赫张西臣
关键词:微小隐孢子虫端粒端粒酶
猪带绦虫10ku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初步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将猪带绦虫六钩蚴10 ku蛋白(TSO10)和囊尾蚴10 ku蛋白(CE10)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4T-TSO10和pGEX-4T-CE10,经测序证明基因序列完全正确。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后诱导表达,用SDS-PAGE、Western-blot和薄层扫描检测表达产物。表达的目的蛋白纯化后用于血清样品ELISA检测。SDS-PAGE、Western-blot和薄层扫描检测结果表明,六钩蚴和囊尾蚴10 ku蛋白基因均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5 ku,并能被囊虫病人阳性血清所识别,具有反应原性,表达量分别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5%和30%。ELISA检测结果显示,10 ku蛋白可用于囊虫病的诊断。
吴国华郑亚东贾万忠张少华景志忠才学鹏
关键词:猪带绦虫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