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Y0006)

作品数:6 被引量:156H指数:6
相关作者:郭文善封超年朱新开彭永欣李春燕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小麦
  • 3篇淀粉
  • 2篇弱筋小麦
  • 2篇内源
  • 2篇内源激素
  • 2篇小麦品种
  • 2篇理化特性
  • 1篇氮素
  • 1篇淀粉含量
  • 1篇淀粉合成
  • 1篇淀粉理化特性
  • 1篇优质高产
  • 1篇优质弱筋小麦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蔗糖
  • 1篇蔗糖含量
  • 1篇支链淀粉
  • 1篇直链淀粉
  • 1篇直链淀粉含量

机构

  • 6篇扬州大学

作者

  • 6篇彭永欣
  • 6篇朱新开
  • 6篇封超年
  • 6篇郭文善
  • 5篇李春燕
  • 4篇张容
  • 3篇张影
  • 2篇王亚雷
  • 1篇徐月明
  • 1篇姜宗庆
  • 1篇黄联联

传媒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作物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江苏农学院学...

年份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弱筋小麦宁麦9号优质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形态特征被引量:28
2003年
以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宁麦9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密肥试验,分析优质高产、优质、高产3种群体的差异,探讨弱筋小麦单产6 000 kg·hm-2左右的优质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形态特征和栽培技术。结果表明:与中强筋小麦相比,弱筋小麦栽培采取“适度增密,适量减氮,施氮前移”措施,能较好地协调优质与高产之间的矛盾。
李春燕封超年徐月明张影郭文善朱新开彭永欣
关键词:弱筋小麦质量指标栽培技术
宁麦9号花后内源激素和蔗糖含量变化及其与籽粒淀粉合成的关系被引量:12
2007年
为研究小麦花后旗叶和籽粒中内源激素、蔗糖含量及籽粒中淀粉积累的动态变化,以弱筋小麦宁麦9号为供试材料在两种施肥处理条件下分析了花后内源激素和蔗糖含量变化与籽粒淀粉合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氮肥后移的处理旗叶中ZRSi、PAs含量的增加及ABA含量的减少,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合成;蔗糖含量较高,为籽粒合成淀粉提供了充足的碳源物质。籽粒中淀粉及其组分积累量灌浆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积累速率呈单峰曲线,直、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积累速率峰值期均在花后21-28 d,氮肥后移表现为增加趋势。相关分析表明,籽粒中内源激素ABA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GA1/3/ABA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IAA、GA1/3与淀粉积累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籽粒中内源激素IAA对淀粉积累速率有极显著促进作用,直接通径系数达0.9627**,GA1/3主要是通过提高IAA含量间接促进籽粒中淀粉的积累,说明适当提高IAA含量有利于促进籽粒淀粉的积累。
李春燕封超年张容张影郭文善朱新开彭永欣
关键词:小麦淀粉合成内源激素蔗糖含量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理化特性的差异及其相关被引量:16
2007年
选用非糯性强筋、中筋、弱筋小麦品种和糯性小麦品种(系),研究了淀粉理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糯性与非糯性小麦RVA图谱具有明显的差异。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峰值时间、糊化温度等黏度特征值,糯小麦均显著低于非糯性品种,同一类型不同品种间RVA图谱差异主要是在峰值黏度之后的曲线变化;破损淀粉含量为强筋〉中筋〉弱筋〉糯小麦。糯性与非糯性小麦品种面粉的X-衍射图谱均呈现A型特征,晶体结构差异主要表现在峰值的大小,结晶度变化范围为28.97%-36.97%。相关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破损淀粉含量对淀粉黏度特性有重要的影响,而结晶度对黏度特性影响不显著。
李春燕封超年王亚雷张容郭文善朱新开彭永欣
关键词:小麦淀粉理化特性
密度、氮素对优质弱筋小麦宁麦9号旗叶早衰的调控效应被引量:15
2005年
为探讨弱筋小麦植株早衰生理机制及其调控途径,研究了密度及氮素与宁麦9号旗叶早衰的关系。结果表明,密度为240万/hm2、施氮量240 kg/hm2、基肥与追肥比例为7∶3的处理较其他处理能适当延缓旗叶中叶绿素的降解,叶片中保持较高水平的保护酶活性,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M DA含量低,同时增加了叶片内源激素ZR、iPA含量,减少了ABA的累积量,较好地协调了内源激素的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旗叶的早衰,有利于产量与品质协调发展。
李春燕封超年张容张影郭文善朱新开彭永欣
关键词:小麦内源激素
不同小麦品种支链淀粉链长分配及其与淀粉理化特性的关系被引量:15
2007年
以糯性与非糯性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直、支链淀粉蓝值、支链淀粉链长分配及其与淀粉理化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直链淀粉的蓝值和最大吸收波长均显著大于支链淀粉;支链淀粉蓝值和最大吸收波长表现为中筋小麦>弱筋小麦>强筋小麦>糯小麦,蓝值和最大吸收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蓝值和吸收波长越大,说明支链淀粉含较长的支链。经SephadexG75分离支链淀粉的支链,可得到3个组分,非糯小麦长B链(DP≥65.8)组分占支链淀粉百分含量最低,中等B链(29强筋小麦>中筋小麦,且同一类型不同品种间也存在差异;而糯小麦未能洗脱出长B链。相关分析表明,除崩解值外,长B链与黏度各特征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晶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长B链含量显著影响淀粉的理化特性。
李春燕封超年王亚雷张容郭文善朱新开彭永欣
关键词:小麦直链淀粉含量理化特性
施磷量对小麦物质生产及吸磷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4
2006年
在低磷土壤条件下,以中筋小麦扬麦12号和弱筋小麦扬麦9号为材料,研究了施磷量对小麦物质生产和吸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磷量(P2O5)0~180 kg/hm^2范围内,植株对磷的吸收量、吸收速率和磷的积累量随施磷量增加而上升;以施磷量108 kg/hm^2处理的叶面积指数(LAI)、植株茎蘖数、茎蘖成穗率、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子粒产量最高.当施磷量超过108 kg/hm^2时,相关物质生产指标则呈下降趋势,说明即使在缺磷土壤上,施磷量有其适宜值.小麦一生对磷的吸收存在两个高峰,出苗至越冬始期为第一个吸收高峰,拔节至孕穗期为第二个吸收高峰.植株磷素积累量的70%~75%是在拔节后吸收,表明拔节期施磷对满足小麦第二个吸磷高峰和磷的最大积累期需磷有重要意义.
姜宗庆封超年黄联联郭文善朱新开彭永欣
关键词:施磷量小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