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092102310069)

作品数:14 被引量:55H指数:5
相关作者:单林娜郭端强廖春丽万亚涛姬晓娜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城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小球藻
  • 3篇有机氮
  • 3篇栅藻
  • 3篇响应面
  • 3篇响应面法
  • 3篇硝化
  • 3篇降解
  • 3篇好氧
  • 3篇好氧反硝化
  • 3篇反硝化
  • 2篇蛋白核小球藻
  • 2篇营养化
  • 2篇诱变
  • 2篇诱变选育
  • 2篇藻菌
  • 2篇植物
  • 2篇溶藻菌
  • 2篇溶藻细菌
  • 2篇溶藻作用
  • 2篇铜绿微囊藻

机构

  • 14篇河南城建学院

作者

  • 14篇单林娜
  • 7篇郭端强
  • 6篇廖春丽
  • 4篇万亚涛
  • 4篇姬晓娜
  • 3篇吴创业
  • 3篇胡继勇
  • 3篇管丽冰
  • 2篇方改霞
  • 2篇陈艳艳
  • 2篇郑瑞
  • 2篇王孝娟
  • 2篇曾建
  • 1篇王莲哲
  • 1篇李冰冰
  • 1篇丁娜娜
  • 1篇佘秋生
  • 1篇侯玉杰
  • 1篇李小卫
  • 1篇许晨

传媒

  • 4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国酿造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城建学院...

年份

  • 4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溶藻菌对淡水藻的溶藻效果被引量:5
2014年
为筛选高效复合溶藻菌群,分析了NP23、P25、Am11、混合菌a(NP23∶P25∶Am11=1∶1∶1)、混合菌 b(NP23∶P25∶Am11=3∶1∶1)和混合菌 c(NP23∶P25∶Am11=1∶1∶3)对小球藻、栅藻、惠氏微囊藻、蛋白核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果。结果表明:对于以小球藻为主体的富营养化水体,混合菌比单菌 Am11的溶藻效果低6%-14.1%;以栅藻、蛋白核小球藻、惠氏微囊藻和铜绿微囊藻为主体的富营养化水体,混合菌 b 和混合菌 a 比单菌 NP23、P25和 Am11的溶藻效果高7.2%-34.7%;混合菌 b 和混合菌 a 的溶藻效果都高于单菌,且在投菌后6 d 内的溶藻率都能达到90%以上。结论:混合菌对混合藻有较好的溶藻效果,可为混合溶藻菌剂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廖春丽邹亚巍孙宁聪胡继勇单林娜
关键词:溶藻菌小球藻栅藻铜绿微囊藻蛋白核小球藻
1株野生光合细菌溶藻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为筛选出具有较好溶解栅藻功能的高效光合细菌菌株,对分离出的4株光合细菌通过溶藻试验,获得1株溶藻效果较好的光合细菌(PSB-01);经对该菌株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初步鉴定其为红假单胞菌属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该菌株对水华藻中的栅藻有明显的溶藻效果,48 h除藻率达到74.54%。为利用微生物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方改霞单林娜赵志娟费学海郑亚迪
关键词:光合细菌水体富营养化栅藻
响应面法优化好氧反硝化细菌N22′的发酵条件被引量:2
2013年
用响应面法研究了温度、pH值、摇瓶装液量对好氧反硝化细菌N22′反硝化活性的影响,并拟合出了回归方程。利用SA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表明:pH值和摇瓶装液量对菌株N22′的反硝化作用效果有极显著影响。通过岭脊分析寻优得出:在摇床转速120r/min,接种量10%的条件下,菌株N22′发挥反硝化作用的最适温度28℃、pH6.7,250mL三角瓶最适装液量27mL。在此优化条件下,菌株N22′反硝化效率可以达到84.25%,比优化前反硝化效率71.87%提高了14.69%。
郭端强姬晓娜管丽冰曾建孟晓瑜单林娜
关键词:响应面法好氧反硝化细菌
一株溶藻细菌NP23的初步分离鉴别及其溶藻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从水体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溶藻能力的细菌,命名为NP23。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研究了该菌株对湖泊中优势藻的溶藻效果,初步探讨了其溶藻方式及溶藻物质。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小球藻、惠氏微囊藻、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64.1%、53.1%、87.2%和84.4%,而且在10-108CFU/mL菌浓度范围内,藻的去除率与菌液的浓度成正相关;该菌株对小球藻、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是间接溶藻,对惠氏微囊藻是直接溶藻;该菌株对栅藻的溶藻物质是蛋白类物质,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溶藻因子是菌体胞外分泌的具有热稳定性的非蛋白类物质。
廖春丽杨闪闪许晨郭端强单林娜
关键词:小球藻栅藻蛋白核小球藻
河南省白龟山水库下游水体氨化细菌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有机氮条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从河南省白龟山水库下游水体中分离筛选氨化细菌,并研究其降解有机氮的条件。【方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微污染水源水中筛选氨化细菌,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氨化细菌降解有机氮的效果;采用单因子法研究菌株N24降解有机氮的条件;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N24进行鉴定。【结果】从微污染水源水中分离筛选到4株氨化细菌,其中菌株N24培养48 h后氨氮浓度较高,达到138.926 mg/L。菌株N24降解有机氮最适温度为30-35°C,最适初始pH值为6.0,500 mL摇瓶最适装液量75 mL。菌株N24被鉴定为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GenBank登录号:JX291240.1),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基因库中芽孢杆菌属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有99%-100%的相似性,与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 IFO15717T,GenBank登录号:NR024691.1)的遗传距离最近。【结论】菌株N24是一株高效降解有机氮的弯曲芽孢杆菌;本研究丰富了降解有机氮菌种资源,可为该菌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郭端强方改霞段敬霞曾建王曼万亚涛单林娜
关键词:氨化细菌有机氮降解条件系统发育分析
溶藻细菌NP23液体培养基的优化及生物安全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为快速培养高浓度菌液以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藻类水华。【方法】首先用Plackett-Burman(PB)法筛选出影响NP23菌浓的3个重要因素KNO3、MnSO4.H2O和K2HPO4,然后对筛选出的重要因素在最佳值区域里用响应面方法(RSM)来优化NP23菌培养条件,最后用急性毒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对NP23菌液投入水体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优化后菌浓达到1013CFU/mL,比优化前菌浓大4个数量级。NP23菌液即使在大剂量下对鱼类也无急性毒性,对鱼类无致突变效应。【结论】研究结果为NP23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廖春丽李冰冰吴创业胡继勇姬晓娜单林娜
关键词:富营养化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
高效降解有机氮弯曲芽孢杆菌的紫外诱变选育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提高弯曲芽孢杆菌降解有机氮的能力,用紫外线照射法诱变弯曲芽孢杆菌,绘制诱变曲线,确定紫外诱变条件,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NH+-N浓度衡量弯曲芽孢杆菌降解有机氮的效果,并对所选育的高产菌株进行遗传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紫外线照射时间确定为30 s,菌落的致死率为91.17%,选育出NH+-N高产菌株UV-14-7,NH4+-N浓度达到304.61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33.60%;菌株UV-14-7经过7次传代,其产生氨氮的浓度在301.01~304.61 mg/L.菌株UV-14-7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郭端强管丽冰张春红王孝娟单林娜
关键词:有机氮降解诱变
药用植物浸提液溶藻效果和溶藻机理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研究了9种药用植物浸提液对水华藻种小球藻、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的影响,并对筛选出的药用植物对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抗氧化酶体系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连、重楼2种药用植物的浸提液均有明显抑藻效应,当黄连、重楼药用植物浸提液的质量浓度为4g·L^-1时,所产生的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的溶藻率达到70%~80%;对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低于对照组,进一步印证了黄连、重楼药用植物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的抑藻效果。
廖春丽吴创业郑瑞孙宁聪鞠慧丽胡继勇单林娜
关键词:药用植物化感物质小球藻铜绿微囊藻抗氧化体系
响应面法优化降解有机氮细菌N24的种子培养基
2013年
优化降解有机氮细菌N24的种子培养基来提高发酵液对数期末期的细菌浓度。首先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降解有机氮细菌N24菌体浓度的因素进行评估并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素蛋白胨、K2HPO4和FeSO4·7H2O,接着用最陡爬坡试验法逼近以上3个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后,采用Box-Behnken设计以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3个因素的最优水平。优化后的种子培养基:蛋白胨6.55 g,K2HPO40.66 g,FeSO4·7H2O 0.024 g,NaC1 0.3g,MgSO4·7H2O 0.6 g,蒸馏水1 000 mL,初始pH值7.2。优化后发酵液对数期末期细菌浓度达到2.4440×1010CFU/mL,比优化前6.2467×109CFU/mL提高了2.91倍。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相结合的试验方法优化了菌株N24的种子培养基,可大大提高菌株N24的细菌浓度,有望用于大规模生产。
郭端强李轶徽陈艳艳单林娜
关键词:响应面法
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反硝化特性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通过对采集水样进行富集培养,利用溴百里酚蓝(BTB)选择性培养基初筛和活性测定复筛得到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N22',发现该菌在好氧条件下能有效去除培养液中的NO3--N。硝酸盐氮初始浓度为125 mg/L,培养40 h后硝酸盐氮去除率达86.39%;扫描电镜照片显示,菌株N22'为短杆菌,无鞭毛,大小约为(0.75-1.25)μm×(0.5-0.75)μm范围内,菌落表面呈乳白色。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判断菌株N22'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sp.。反硝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菌反硝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30℃,pH值7.0。
郭端强刘海龙万亚涛李小卫陈艳艳管丽冰单林娜
关键词:好氧反硝化不动杆菌RRNA系统发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