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Z026)
- 作品数:18 被引量:76H指数:5
- 相关作者:杨平李乐王勇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政法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习近平创新观的历史底蕴、现实依据和哲学基础被引量:2
- 2019年
- 习近平创新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其他各方面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习近平创新观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它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创新精神、发扬了中国共产党勇于创新的传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品格;习近平创新观具有坚实的现实依据,是建立在对国情的正确判断、对党情的清晰认识、对世情的深刻分析基础上的;习近平创新观具有先进的哲学基础,它坚持了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辩证否定观,坚持了唯物史观,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贯彻了科学的系统论。深入学习习近平创新观,对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杨平罗珍妹
- 关键词:历史底蕴哲学基础
-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的内在逻辑
- 2014年
-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2年,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由社会管理格局到社会管理体制提法的变化,表明我们党对社会管理的认识更加深入、定位更加准确。可以说“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全面准确的概括,五位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在社会管理领域新的成果总结,而且这五个方面是有机联系、密不可分的,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
- 杨平
- 关键词:社会管理体制内在逻辑十六届四中全会党委领导社会协同
-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贡献被引量:35
- 2019年
-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价值。其教育观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高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进行了新定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做出了新规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指引了新方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合进行了新概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优化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新的理论贡献是我们深化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根本遵循方向。
- 杨平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 中国政治学的当代使命
- 2016年
- 中国政治学应该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和政治生活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理论解释力、决策影响力、价值引导力、文化传播力。为此,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问题导向、整合与吸收古今中外的政治理论和思想、为政治学研究者创造更好的研究环境,以此构建中国特色的政治学。
- 杨平
- 关键词:政治学
- 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被引量:1
- 2017年
- 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不断发展,社会治理各重点领域的制度不断完善,社会治理的方式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的机制不断改进。社会治理呈现出的这些良好发展趋势也将成为今后对我国社会治理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要观测点。
- 杨平
- 关键词:社会治理
- 社会治理视阈下的民族习惯法被引量:4
- 2014年
- 社会治理要求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这必然需要多种社会规范共同发挥作用,民族习惯法就是这样一种社会规范体系。习惯法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具有相当程度的价值正当性和实践合理性。民族习惯法在社会治理中具有参与协商、民意认同、灵活变通、成本低廉等优势,但在社会治理中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必须引导习惯法自身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相适应。
- 杨平李乐
- 关键词:社会治理习惯法民族地区
-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的中国化
- 2013年
-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公民政治参与的进程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论述当中,其中,主要对于公民政治参与目的、政治参与主体、政治参与内容、政治参与方式、政治参与条件、党内政治参与以及农民政治参与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从而,把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有机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的中国化。
- 杨平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 五论“双联”行动中的工作机制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机制的创新
- 2014年
- 强基固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甘肃省“双联”行动的重要任务之一。全省40多万省部级、地厅级、县处级、科级干部大规模深入农村,联村联户,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一股暖流,也推动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机制创新。
- 杨平
- 关键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科级干部
- 宪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价值引领、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被引量:6
- 2015年
-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时刻以宪法价值为引领,宪法的保障人权价值引领国家治理追求文明的品格,宪法的法治价值引领国家治理追求法治的品格,宪法的民主价值引领国家治理追求民主的品格,宪法的有限政府价值引领国家治理追求科学和高效的品格;治国理政"总章程"是宪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基本的功能定位,而这一基本功能定位体现在为国家治理提供正当性、为国家治理把握根本原则、为国家治理确立基本制度、为国家治理平衡重大社会关系等四个方面;宪法价值和功能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实现路径必然是整体性和综合性的。
- 杨平
- 关键词:宪法价值宪法功能
- 二论“双联”行动中的工作机制创新——扶贫致富机制的创新
- 2014年
- 甘肃省实现五年基本脱贫、八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最为核心和关键的一个指标,就是全省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以上、每年减贫150万人。在“双联”行动开展过程中,“双联”单位和“双联”干部与当地干部、农户一道深入探索扶贫致富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不断创新扶贫致富机制,在扶贫致富机制创新中表现出四个特点。
- 杨平
- 关键词:扶贫致富全面小康社会人均纯收入农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