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2012GXS2D020)

作品数:11 被引量:300H指数:7
相关作者:李林姚艳虹刘志华夏敦杜梦华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科技厅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同创
  • 5篇协同创新
  • 3篇绩效
  • 2篇绩效评价
  • 1篇动因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资本
  • 1篇演进
  • 1篇演进规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员工创新行为
  • 1篇云理论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上级
  • 1篇生命周期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讨价还价
  • 1篇讨价还价博弈
  • 1篇特质

机构

  • 11篇湖南大学
  • 1篇科技厅

作者

  • 6篇李林
  • 4篇姚艳虹
  • 3篇刘志华
  • 2篇杜梦华
  • 2篇夏敦
  • 1篇姜郁文
  • 1篇袭勇
  • 1篇刘佳
  • 1篇傅庆
  • 1篇孙耀吾
  • 1篇杨泽寰
  • 1篇章昆昌
  • 1篇李扬帆
  • 1篇赵小慧

传媒

  • 5篇科技进步与对...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2篇管理学报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经济地理

年份

  • 5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级发展性反馈对下属创新行为的影响:员工特质视角被引量:15
2014年
采用问卷调查,以376名不同单位的在职员工为样本,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和层级回归模型,研究上级发展性反馈、下属特质调节定向和创新效能感在影响下属创新行为方面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上级发展性反馈与下属创新行为呈正相关,下属创新效能感在两者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下属特质调节定向在上级发展性反馈与下属创新行为的关系及员工创新效能感与其创新行为的关系中均起调节作用。
姚艳虹闫倩玉杜梦华
协同创新动因——协同剩余:形成机理与促进策略被引量:19
2013年
协同创新已成为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协同剩余是协同创新的动力来源,影响协同创新的形成与效应。分析了创新资源、创新协同度与协同环境等因素对协同剩余形成的影响,以创新资源边际效应、创新资源禀赋和创新协同度为量标,构建了协同剩余的形成机理模型,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姚艳虹夏敦
关键词:协同创新
基于非恒定影响的技术标准更迭与扩散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一代技术标准的产业化既面临同代标准的竞争,更受到前一代标准的紧逼,其影响因素复杂而且不断变化。基于非恒定影响的技术标准更迭与扩散模型,并以日本的PDC标准和WCDMA标准更迭为样本的实证分析,揭示技术标准产业化过程中的非恒定影响机理,以及促进技术标准更迭和新标准扩散的因素与途径。研究结论显示,在WCDMA标准扩散过程中,非恒定系数越小,WCDMA标准替代PDC标准的速度及其自身的扩散速度就越快,对于促进中国3G技术标准的全面产业化具有重要启示和政策含义。
孙耀吾赵小慧
关键词:WCDMA
科技协同创新演进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创新驱动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协同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深入研究其运行规律对推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科技协同创新活动可以被定性划分为磨合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创新氛围与规制是两组最能体现各阶段差异的特征变量;同时,资源要素完备度、知识共享与流动、制度规范性是影响各阶段演化的关键要素。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建议。
姚艳虹杜梦华
关键词:协同创新生命周期演进规律影响因素
领导者不当督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以400名企业员工作为问卷调研的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与层次回归分析法,探究领导者不当督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员工心理资本、团队-成员交换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领导不当督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心理资本和团队-成员交换在不当督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个体、团队和领导等方面对员工创新管理提出建议。
姚艳虹李扬帆夏敦
关键词:不当督导员工创新行为心理资本
区域创新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以湖南省14地市州为例被引量:21
2013年
区域协同创新度是考量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构建一个较完善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测度和分析区域协同创新能力。从创新主体协作形式与数量、创新机制保障、创新组织协调程度和知识技术流动程度4个层面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度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应用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评价方法。
李林杨泽寰
参与方地位非对称条件下PPP项目风险分配的博弈模型被引量:129
2013年
相对于现有的关于PPP项目风险分配的研究都是基于参与方地位对称的情形,该文利用讨价还价博弈理论,结合项目参与方地位非对称的现实情况,分别构建了完全信息条件下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PPP项目风险分配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并分别得出了对应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该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在理论上有益地补充了PPP项目风险分配研究的不足,而且对保障我国准公共项目的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林刘志华章昆昌
关键词:PPP项目讨价还价博弈
基于合同环境服务的环保产业项目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一种新的合同环境服务模式成为环保产业发展必然。对基于合同环境服务的环保项目协同创新绩效进行评价,根据环保项目协同过程的前后逻辑特点,采用逻辑框架法与文献研究法相结合,综合构建了环保产业项目协同创新绩效指标体系,并选取4个环保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以验证绩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的有效性,从而推动我国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刘佳刘志华李林
关键词:环保项目协同创新绩效评价
产学研主体创新效率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2
2014年
在使用DEA对区域三大创新主体——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创新效率和区域创新效率分析的基础上,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三大主体创新效率、机构间创新效率差异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区域创新效率与企业创新效率关联度最大,与高校、科研机构关联度也不小,表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新效率对区域创新效率均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三大主体间创新效率差异与区域创新效率显著相关,表明缩小三大创新主体间创新效率差异,实现区域内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平衡与共同发展对区域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李林傅庆
攻关项目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在协同创新进入国家战略层面之际,越来越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大型骨干企业强强联合,瞄准国家亟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等重大项目,开展深度合作、资源共享,进行协同创新攻关。从协同创新合作伙伴配合度、协同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机制3个方面出发,建立了一套攻关项目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简明扼要,能够抓住攻关项目协同创新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可为评估攻关项目协同创新水平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以为协同创新主体提高协同绩效提供参考。
李林袭勇
关键词:协同创新评价指标项目绩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