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XLX001)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曾红叶浩生武晓艳杨文登陈慧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广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成瘾
  • 3篇药物成瘾
  • 3篇药物成瘾者
  • 3篇焦虑
  • 3篇成瘾者
  • 2篇心理渴求
  • 2篇药物
  • 2篇人格
  • 2篇物质成瘾
  • 2篇工作记忆
  • 1篇药物依赖
  • 1篇抑郁
  • 1篇抑制性
  • 1篇易感
  • 1篇应激
  • 1篇应激障碍
  • 1篇症状
  • 1篇女性
  • 1篇去抑制
  • 1篇综合征

机构

  • 7篇暨南大学
  • 3篇广州大学

作者

  • 7篇曾红
  • 2篇叶浩生
  • 2篇武晓艳
  • 1篇杨文登
  • 1篇马绍斌
  • 1篇田唤
  • 1篇罗春花
  • 1篇陈慧

传媒

  • 2篇中国药物依赖...
  • 2篇心理学探新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易感人格的药物成瘾者工作记忆对执行控制功能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解工作记忆在易感性人格对药物成瘾者执行控制功能和抑制性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采用BIS和SSS量表以及连续操作测验(CPT)、2-back任务、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WCST)对150名药物成瘾者和100名年龄、性别及智商相匹配的非药物成瘾者实施冲动性人格、认知控制功能测试。结果发现在2-back任务正确率(工作记忆)高低不同的情况下,注意冲动性人格特质得分对执行控制功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说明工作记忆在冲动性人格对抑制性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
曾红刘翠莎陈慧叶浩生
关键词:药物成瘾工作记忆焦虑
药物成瘾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焦虑症状的调查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调查了解药物成瘾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焦虑抑郁的共病症状,为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自编问卷、DSM-IV、初级PTSD筛查量表(PC-PTSD)、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HADS)对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100例药物成瘾者和98例无任何物质成瘾史的被试测量成瘾状况,PTSD情况以及焦虑抑郁状况,并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成瘾组和对照组在抑郁、焦虑和PTSD得分的差异。结果:成瘾组和对照组在焦虑、抑郁(t=7.17,P<0.001;t=3.01,P<0.01)和PTSD量表(t=-3.39,P<0.001)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瘾组中有抑郁(P<0.01)和焦虑(P<0.01)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17例(17%)呈现PTSD阳性症状,同时还伴有抑郁、焦虑状况,对照组则有10%的人呈PTSD阳性症状并同时伴有抑郁、焦虑,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质成瘾者PTSD症状及抑郁、焦虑共病症状较为严重,提示对药物成瘾需采用多元治疗方法,对多种不同症状同时进行治疗,才可能有好的治疗效果。
曾红
关键词:物质成瘾创伤后应激障碍共病焦虑抑郁
镜像神经系统—研究药物依赖行为的新靶点被引量:1
2012年
镜像神经是近年来认知与大脑神经科学研究中崭新的课题,大量实验证实了镜像神经元(系统)参与到了多种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进化之中。目前有研究发现,吸烟相关线索会激活尼古丁成瘾者大脑相应的动作脑区,而该区域也正是人类镜像神经区域,这意味着镜像神经在相关线索激发的心理渴求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该实验结果有重要的意义,动作计划脑区的神经线索反应为发展可靠的依赖行为的生物学标记提供了另一个新目标,不仅开发了一个新型的依赖行为的理论模型,还为把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运用到实践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曾红
关键词:药物依赖心理渴求
镜像神经在药物心理渴求中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9
2013年
心理渴求是物质依赖者希望重新感受神经活性药物效应的渴望,其神经机制的早期影像研究,主要集中在前额皮质和奖赏中枢。镜像神经是新近发现的位于动作脑区,能理解、分析所观察动作的目的和性质,并通过内隐模拟,产生直接映射式的情绪和认知的神经。最新的研究发现尼古丁成瘾者在相关线索的刺激下,其镜像神经也能被激活。本研究旨在探索镜像神经参与相关线索下心理渴求形成的机制,为发展更可靠的依赖行为的生物学标记提供另一个重要目标,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药物渴求形成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与过程。
曾红叶浩生杨文登
关键词:物质成瘾心理渴求
药物成瘾者工作记忆在焦虑对抑制性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2013年
【目的】了解药物成瘾者的认知功能状况以及工作记忆在情绪对抑制性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连续工作任务(CPT),2-back任务对150名药物成瘾者和100名在年龄、性别、教育年限以及智商相匹配的非药物成瘾者实施情绪状态,抑制性和工作记忆的测试,然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了解成瘾组和对照组在情绪、工作记忆和抑制性上的差异,相关、回归分析以及中介效应检验探讨工作记忆在焦虑和抑制性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成瘾组在工作记忆(2-back正确率)、焦虑、抑郁和抑制性(CPT虚报率、CPT反应时间)上呈显著差异率(P<0.05);工作记忆在焦虑影响抑制性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的解释率为29.5%。【结论】处于戒断状态的药物成瘾者有工作记忆和抑制性的缺陷,焦虑对2-back任务正确率和CPT虚报率都有影响;药物成瘾者工作记忆在焦虑对抑制性的影响中具有中介调节作用。
曾红武晓艳
关键词:药物成瘾抑制性工作记忆焦虑
药物成瘾者人格和认知功能的去抑制性特征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从人格和认知功能两个角度探讨药物成瘾者的去抑制性特征,试图了解去抑制性在药物成瘾行为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作为影响成瘾行为产生的因素,还是作为成瘾行为导致的结果。方法:采用巴雷特冲动性量表(Barratt Impulsivity Scale,BIS)和感觉寻求量表(Sensation Seeking Scale,SSS),对227例药物成瘾者和100例年龄、性别、智商相匹配的对照组进行去抑制性人格测试;采用2-back任务、连续操作测验(Continuous Performance Task,CPT)、爱荷华赌博任务(Iowa Gambling Test,IGT)对所有被试进行认知神经功能测试。结果:成瘾组去抑制性人格得分高于对照组(BIS,SSS);认知功能测试中,在2-back任务反应时间、漏报率,CPT反应时间、漏报率,两组间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对4组不同成瘾时间长度的成瘾者进行去抑制性人格及认知控制功能的方差分析发现,4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去抑制性人格变量和认知功能各变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去抑制性(人格特征和认知功能)是药物成瘾者的显著特征,且可能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到成瘾行为的发生。去抑制性认知功能与去抑制性人格特征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曾红刘翠莎
关键词:药物成瘾冲动性
正念防复吸疗法对女性戒毒人员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干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正念防复吸疗法对女性劳教人员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劳动教养管理所4个大队的戒毒人员120名,每队30人。以大队为单位,采用掷硬币法将4个大队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成员接受正念防复吸疗法,对照组不参加。用五因素正念量表和阿片类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测量正念水平和稽延性戒断症状,用t检验、x2检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来处理数据。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正念在观察(F=27.87,P=0.000)、描述(F=15.10,P=0.000)维度以及正念总分(F=12.05,P=0.001)上,组间和时间有交互作用,干预组的效果好于对照组。稽延性戒断症状在渴求症状(F=7.53,P=0.007)和睡眠症状(F=4.40,P=0.038)两个维度上,组间和时问有交互作用。干预组的睡眠症状改善好于对照组,干预组干预前(5.7±4.0)分,干预后(3.5±3.1)分;对照组前测(4.3±3.6)分,后测(3.7±3.5)分。躯体症状(F=14.89,P=0.000)在干预前后有所改善。各个指标的组问主效应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正念防复吸疗法能够提高正念水平、改善戒毒者的睡眠症状。隔离戒毒可以改善戒毒者的症状。
田唤范存欣罗春花曾红武晓艳马绍斌
关键词:女性物质戒断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