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050501)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卢景霄谷锦华孟凡英张丽平刘正新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 3篇电气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异质结
  • 3篇溅射
  • 3篇硅薄膜
  • 3篇ITO薄膜
  • 3篇磁控
  • 3篇磁控溅射
  • 2篇电池
  • 2篇电阻率
  • 2篇直流磁控
  • 2篇直流磁控溅射
  • 2篇椭偏测量
  • 2篇介电函数
  • 2篇非晶硅
  • 2篇分光
  • 1篇电特性
  • 1篇电性质
  • 1篇钝化层
  • 1篇异质结太阳电...
  • 1篇圆偏振
  • 1篇圆偏振光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常州天合光能...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谷锦华
  • 4篇卢景霄
  • 2篇刘正新
  • 2篇冯亚阳
  • 2篇张丽平
  • 2篇薛源
  • 2篇孟凡英
  • 2篇冯志强
  • 1篇胡慧
  • 1篇郜超军
  • 1篇杨仕娥
  • 1篇杨德林
  • 1篇吴晨阳
  • 1篇郭万武
  • 1篇王秀娟
  • 1篇黄强
  • 1篇包健
  • 1篇陈奕峰
  • 1篇刘智
  • 1篇徐晴

传媒

  • 2篇物理学报
  • 2篇光学学报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Chines...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Fronti...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异质结太阳电池中非晶钝化层的分光椭偏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分光椭偏(SE)测试技术研究晶体硅(c-Si)异质结太阳电池用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钝化层的性能。采用有效媒介理论为基础进行分层多相拟合,研究了a-Si:H/c-Si界面层内部的缺陷散射周期(St)、a-Si:H体内孔隙率以及薄膜介电函数峰值随基底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与傅里叶红外转换光谱计算得到的微结构数据对比,发现界面层的St与薄膜内部Si H和Si H2含量相关。依据高分辨率透射电镜(TEM)下呈现的形貌特征、有效少子寿命和异质结的implied开路电压等参数的辅助证明,确定SE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光学表征手段,能准确快速地判断a-Si:H对c-Si表面的钝化性能,继而定量给出适合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高质量a-Si:H钝化层生长的最优参数。
郭万武张丽平包健孟凡英陈奕峰冯志强刘正新
关键词:氢化非晶硅薄膜介电函数光电特性异质结太阳电池
直流磁控溅射技术低温制备高电导和高透明的氢掺杂AZO薄膜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掺铝氧化锌(AZO)透明导电薄膜,通过溅射过程中加入氢气的方法来降低AZO薄膜的电阻率。结果表明:通过加入氢气的方法能有效降低AZO薄膜的电阻率;在衬底温度为225℃的低温条件下,通过优化其它沉积参数,制备了电阻率最低为4.5×10^(-4)Ω·cm、可见光区平均透光率在90%的优质AZO薄膜。这说明在溅射过程中引入一定流量的氢气,H可以起到掺杂作用,提高AZO薄膜的电导率。
刘智徐晴谷锦华卢景霄
关键词:AZO薄膜直流磁控溅射电阻率
射频磁控溅射低温制备ITO薄膜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低温制备铟锡氧化物薄膜,主要研究了氧氩流量比、溅射功率、溅射压强、沉积温度和靶基距等工艺参数对ITO薄膜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在优化的沉积条件即氧氩流量比0.1/25、溅射功率210 W、溅射压强0.2 Pa、靶基距2.0 cm和衬底为100℃的低温下制备的ITO薄膜电阻率为7.3×10-4Ω·cm、可见光范围内平均透光率为89.4%。在氩气气氛中200℃低温退火60 min后,ITO薄膜的电阻率降为3.8×10-4Ω·cm,透光率不变。
王秀娟司嘉乐杨德林谷锦华卢景霄
关键词:ITO薄膜射频磁控溅射电阻率
Indium–tin oxide films obtained by DC magnetron sputtering for improved Si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 applications被引量:1
2015年
The indium–tin oxide(ITO) film as the antireflection layer and front electrodes is of key importance to obtaining high efficiency Si heterojunction(HJ) solar cells. To obtain high transmittance and low resistivity ITO films by direct-current(DC) magnetron sputtering, we studied the impacts of the ITO film deposition conditions, such as the oxygen flow rate,pressure, and sputter power, on the electr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ITO films. ITO films of resistivity of 4×10-4?·m and average transmittance of 89% in the wavelength range of 380–780 nm were obtained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oxygen flow rate of 0.1 sccm, pressure of 0.8 Pa, and sputtering power of 110 W. These ITO films were used to fabricate the single-side HJ solar cell without an intrinsic a-Si:H layer. However, the best HJ solar cell was fabricated with a lower sputtering power of 95 W, which had an efficiency of 11.47%, an open circuit voltage(V oc) of 0.626 V, a filling factor(FF) of 0.50, and a short circuit current density(J sc) of 36.4 m A/cm2. The decrease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olar cell fabricated with high sputtering power of 110 W is attributed to the ion bombardment to the emitter. The V oc was improved to 0.673 V when a 5 nm thick intrinsic a-Si:H layer was inserted between the(p) a-Si:H and(n) c-Si layer. The higher V oc of 0.673 V for the single-side HJ solar cell implies the excellent c-Si surface passivation by a-Si:H.
谷锦华司嘉乐王九秀冯亚阳郜小勇卢景霄
关键词:直流磁控溅射法异质结ITO薄膜溅射功率
分光椭偏技术在铟锡氧薄膜光电特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分光椭偏测量技术、并采用Drude和Tauc-Lorentz复合模型,研究了铟锡氧(ITO)薄膜在不同基底温度和退火过程中光学介电函数的变化。通过与霍尔效应以及光学带隙测试的数据对比,发现ITO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和光学带隙变化分别对材料红外和紫外波段光学介电函数有影响。通过分别研究材料在低能端和高能端的介电函数,得到光学介电函数与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和光学带隙的关系。该研究确定了利用非接触分光椭偏技术对ITO薄膜的电学和光学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近似方法。
胡慧张丽平孟凡英刘正新
关键词:ITO薄膜光电性质介电函数
High-quality industrial n-type silicon wafers with an efficiency of over 23% for Si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被引量:3
2017年
展示更长的少数搬运人一生和某些金属污染的更高的忍耐的 n 类型 CZ-Si 晶片能提供最好的基于 Si 的太阳能电池之一。在这研究,在顶与不同晶片被制作的 Si heterojuction ( SHJ )太阳能电池,中间和铸块锭的尾巴位置,展出了稳定的高效率>22%尽管有抵抗力和一生的各种各样的侧面,它表明了n类型铸块锭的高材料利用。为有效地把日光变换成电力,另外,金字塔尺寸,金字塔密度和 Cz-Si 晶片的表面的粗糙被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和传播电子显微镜(TEM ) 调查。而且, SHJ 太阳能电池的依赖表面地形学上的开电路的电压被讨论,它显示表面金字塔的一致性帮助改进开电路的电压和变换效率。而且,模拟表明 SHJ 太阳能电池的最高的效率能被晶片与 100 m 的厚度完成。幸好,有 100 m 的晶片厚度的 SHJ 太阳能电池的超过 23% 变换效率在飞行员生产线基于房间制造过程的系统的优化被获得。显然,两 n 类型铸块锭的大可获得性和更薄的晶片强烈支持了高效率 SHJ 太阳能电池的更低的费用制造。
Fanying MENGJinning LIULeilei SHENJianhua SHIAnjun HANLiping ZHANGYucheng LIUJian YUJunkai ZHANGRui ZHOUZhengxin LIU
关键词:高效太阳能电池硅晶片少数载流子寿命N型
薄膜硅/晶体硅异质结电池中本征硅薄膜钝化层的性质及光发射谱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采用甚高频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VHF-PECVD)制备薄膜硅/晶体硅异质结电池中的本征硅薄膜钝化层,光发射谱(OES)测量技术研究了硅薄膜沉积过程中等离子体发光谱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优化条件下等离子体发光谱很快达到稳定(大约25 s),并且SiH*/Hα*的比值随时间变化较小,避免了生长过程中硅薄膜结构的不均匀性,这主要是SiH4没有完全耗尽避免了SiH4的反向扩散.进一步研究了沉积参数对稳态发光谱和硅薄膜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烷浓度增加,Hα*峰强度减小,SiH*峰强度增加,薄膜从微晶转变成非晶,非晶硅薄膜钝化效果好;随着沉积气压增大,Hα*和SiH*峰强度先增加后减小,高气压下Hα*和SiH*峰强度下降主要是反应前驱物的聚合形成高聚合物,不利于形成高质量的硅薄膜,因此钝化效果下降;随着反应功率密度增加,Hα*和SiH*峰强度增大,当功率密度为150 mW/cm2趋于饱和,硅薄膜的致密度和钝化效果也开始下降,50 mW/cm2的低功率密度下硅薄膜钝化效果差可能是由于原子H浓度低,不能完全钝化单晶硅表面的悬挂键.
薛源郜超军谷锦华冯亚阳杨仕娥卢景霄黄强冯志强
关键词:异质结
椭圆偏振光谱表征单晶硅衬底上生长的非晶硅和外延硅薄膜
2012年
本文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技术在单晶硅衬底上沉积了两个系列的硅薄膜.通过对样品进行固定角度椭圆偏振测试,结果表明第一个系列硅薄膜为非晶硅,形成了突变的a-Si:H/c-Si异质结构,此结构在HIT电池中有利于形成好的界面特性,对于非晶硅薄膜采用通常的Tauc-Lorentz摇摆模型(Genosc)拟合结果很好;第二个系列硅薄膜为外延硅,对于外延硅薄膜,随着膜厚增加晶化率降低,当外延硅薄膜厚度为46 nm时开始非晶硅生长.对于外延硅通常采用EMA模型(即将硅薄膜体层看成由非晶硅和c-Si构成的混合层)拟合结果较好,当硅薄膜中出现非晶硅生长时,将体层分成混合层和非晶硅两层,采用三层模型拟合结果很好.本文证实了椭偏光谱分析采用不同的模型可对单晶硅衬底上不同结构的硅薄膜进行有效表征.
吴晨阳谷锦华冯亚阳薛源卢景霄
关键词:异质结椭圆偏振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