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2002)

作品数:2 被引量:30H指数:2
相关作者:徐伊贾艳滨徐浩徐安定谭星蓉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光子
  • 1篇单光子发射
  • 1篇单光子发射计...
  • 1篇单光子发射计...
  • 1篇单光子发射计...
  • 1篇断层扫描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变
  • 1篇血流变化
  • 1篇乙酰唑胺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脑血
  • 1篇脑血流
  • 1篇脑血流变化
  • 1篇局部脑血流
  • 1篇局部脑血流变...
  • 1篇计算机断层
  • 1篇计算机断层扫...

机构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珠海市妇幼保...

作者

  • 1篇徐安定
  • 1篇黄小燕
  • 1篇徐浩
  • 1篇贾艳滨
  • 1篇周玉球
  • 1篇徐伊
  • 1篇张永良
  • 1篇李宇雄
  • 1篇唐文志
  • 1篇谭星蓉

传媒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血流变化的SPECT研究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用SPECT测定抑郁症患者的局部脑血流(rCBF),比较乙酰唑胺脑负荷试验后脑血流灌注变化,观察抑郁症患者脑血管的调节能力,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缺血灶。方法以18例未经抗抑郁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19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查。抑郁症患者48h后口服乙酰唑胺2g,再行SPECT检查。观察服用乙酰唑胺前后脑内血流的变化。结果抑郁组患者双侧额叶、颞叶的rCBF显著下降(P<0.01~0.05),左顶叶、右基底节rCBF也明显降低(P<0.05);同时,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血流低灌注存在不对称性,左侧灌注更低。服用乙酰唑胺后,原脑内各血流灌注下降部位恢复正常血供,未发现潜在缺血病灶。结论抑郁症患者某些特定部位存在脑血流灌注下降;乙酰唑胺脑负荷SPECT试验未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潜在缺血部位,而且使其局部脑血流低灌注状态恢复正常。
徐伊徐浩贾艳滨徐安定
关键词:抑郁症局部脑血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乙酰唑胺
单管多重PCR快速检测STD病原菌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检测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菌(NG)三种病原体DNA的方法并用于临床标本检测。方法建立单管多重PCR体系,其结果与常规PCR法比较。结果可以一次性检测出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结论该法特异性好,单管多重PCR体系检测3种STD病原菌DNA的灵敏度最低为0.43 fg,与单独的PCR检测的灵敏度相同,将它做成体外基因诊断试剂盒能快速特异性指导单种和多重感染。
唐文志周玉球张永良黄小兰谭星蓉黄小燕李宇雄
关键词:多重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